APP下载

口腔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研究

2020-12-25顾永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7期
关键词:牙髓炎口腔疾病牙髓

顾永海

(长春市中心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1)

0 引言

口腔为人体重要器官,是人体摄入营养的主要途径,因此产生疾病的几率相对较大[1]。口腔疾病多由病原的侵入,代谢紊乱,外界物质的刺激及微量元素缺乏等产生。口腔疾病种类繁多,其中龋齿和牙周病较多,牙髓病和口腔黏膜病次之。口腔内科常见疾病的正确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是对口腔内科医师的基本要求。在如今口腔医疗技术和诊疗设备领域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口腔内科医师应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有效的诊疗方法,为患者更便捷的减轻折磨和提供服务。因此临床也越来越重视口腔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效果。本文主要针对龋病、牙周病、牙髓病与口腔黏膜病,这四种口腔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方法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在某院进行口腔检查与处理的100例患者列入研究组,针对不同类型口腔疾病的诊断与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男50例,女50例,年龄6-68岁,平均(28+8.26)岁,比较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口腔疾病的患者,如龋病,牙髓病等;②口腔内科诊断明确,未转入其他科室行多科室协同会诊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对象,需与内分泌科联合诊断;③患者知晓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误诊漏诊;②未完成疗效评价,未获得随访。

1.2 方法

1.2.1 龋齿病诊断方法:龋齿,俗称蛀牙或虫牙,该病初期病损症状与牙齿完整性改变不明显,较难诊断。临床诊断时应先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家族史以及既往史;了解有无食物嵌塞等;观察牙齿表面色泽和形态的改变,龋齿初期,可见牙釉质呈白垩状或浅褐色,表面粗糙;检查龋坏的部位、深度和类型,龋坏的程度分为浅龋、中龋、深龋;注意邻面或牙龈遮盖部位的龋洞;必要时可做X线辅助检查。

1.2.2 牙周病诊断方法:牙周病的类型较多,如牙龈出血、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病主要指损坏牙龈及牙齿支持组织的炎症或感染性疾病,是由经常粘附在牙龈沟及牙颈部内的细菌引起的。对患者进行诊断时,除问询外,还要判断患者口腔卫生情况,有无口臭、牙结石、菌斑等,牙龈的色,形,质,龈缘位置,检查牙齿松动度以及咬合功能有无明显改变,必要时可测量患者舌温,或做血常规及细菌培养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牙周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牙周探诊是最重要的牙周病检查方法。使用牙周探针检查,目的是了解有无牙周袋或附着丧失,并探测其深度和附着水平,还可看根分叉病变。

1.2.3 牙髓病诊断方法:牙髓炎是指细菌或毒素侵入位于牙齿中心的牙体而引起的炎症,以自发性、阵发性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则可能发展为牙髓化脓或坏死。其中龋病是引起牙髓炎的常见原因。进行诊断时要对患者的症状初步了解,可进行温度试验,发生牙髓炎时,敏感度增加,可在患牙上滴注冷水或用加热的牙胶尖接触患牙,会引起疼痛,这是判断患牙是否已发展为牙髓炎的重要方法。牙髓炎初期预冷或热均可使疼痛加剧,但是当牙髓化脓或坏死时,口中含冷水可缓解疼痛,这可能是与牙髓化脓坏死产生了气体,气体遇热膨胀,压力增高,而遇冷收缩,压力减轻所致。诊断牙髓炎时应将此病与深龋,三叉神经痛,龈乳头炎区分开来。深龋,一般不会出现牙髓炎的自发性剧痛;三叉神经痛,一般夜间发作,且疼痛间歇期不会随病情发展而发生明显改改变;龈乳头炎,虽有自发性剧痛,但温度对其影响不大。

1.2.4 口腔粘膜病的诊断方法:口腔粘膜病指的是口腔内某一部位黏膜的正常色泽、外形、完整性及功能发生改变的疾病,多见口腔溃疡病。诊断该病时,不仅要观察病变部位的情况,同时还要了解患者是否有疼痛、发热等不适感,并借以组织病理辅助检查,以明确患者的病因和病情。口腔溃疡种类很多,如复发性阿弗他性口腔溃疡,创伤性溃疡,癌型溃疡,结核性溃疡等。

1.3 处理。①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牙间隙,或使用牙线,餐后漱口,刷牙等方法有效去除菌斑、牙垢、牙结石,亦可行洗牙术,超声洁治术,必要时行手术开放髓腔,拔除患牙等。②药物治疗:即使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抗生素抑菌抗感染,维生素主要是补充微量元素,而激素则起到增强免疫治疗。联合用药可改善口腔内科疾病,有效控制感染,减轻痛苦。③填充修复:根据不同患病类型,对牙齿进行相应的填充技术。如窝沟封闭是早期窝沟龋的有效防治方法,通过对牙齿表面的窝沟的封闭,减少细菌及食物残渣的进入;牙髓病变轻者,制备洞形,去净龋坏组织,消毒窝洞,进行树脂填充。④饮食指导: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等食物,少进食糖类食物,戒烟戒酒,多补充维生素。⑤其他: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餐后漱口,及时清除口腔内残渣,定期检查口腔情况等。

2 结果

100例口腔内科疾病患者中,龋齿病32例,占总数32%,且大多数为儿童;牙周病29例,占总数29%,其中牙龈出血患者10例,占总数12%,牙周炎患者8例,占总数10%,牙龈炎患者7例,占总数7%,其他患者4例,占总数4%;牙髓病21例,占总数21%,其中牙髓炎患者10例,占总数10%,尖周炎患者8例,占总数8%,其他3例,占总数3%;口腔粘膜病18例,占总数18%。经过诊断及针对性处理后,95例痊愈,治愈率95%。

3 讨论

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压力的改变,口腔疾病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同类型疾病却有着相同的表现,如疼痛、肿胀等,因此在口腔疾病面前,要灵活做出判断[2]。医生进行诊断时,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生活习惯等,掌握发病原因,进而询问患者初期症状以及伴随症状,通过对患者的全面了解,进一步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并做鉴别,最后辅助以组织病理检查等手段做出最终明确诊断。

明确患者的诊断和疾病类型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针对性处理方法,为患者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尽早减轻痛苦。因为口腔疾病种类繁多,不同疾病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些疾病仅需单纯药物治疗,有些疾病可行手术治疗,而有些疾病则需要多种方式联合治疗。此外部分疾病与其他疾病有所关联,如糖尿病、血液病等,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联合其他学科的相关治疗方法,协同会诊,共同为患者治疗疾病[3-4]。

科学合理用药。药物治疗一直是临床上最简单可行,最保守的治疗,也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针对不同疾病,药物治疗可能效果并不显著,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因此,积极推广新药,减少临床复发率,减少对激素的依赖性,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对疾病以及医护人员的信任,在临床上也是有积极意义的[5]。

加强口腔方面相关知识宣教。口腔清洁对口腔内科疾病起着决定性作用。做好口腔清洁方面的知识宣教,例如龋齿患者,指导其少食糖类,餐后漱口,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等;口腔黏膜疾病的患者,嘱其均衡饮食,多食维生素类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精神放松,减少生活的压力等。口腔疾病不容忽视,要及时复诊,定期复查,因预后和复发几率会伴随生活习惯而来,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好生活习惯,不引起重视,很容易病情恶化,最终给身体以及心灵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口腔内科常见疾病多且杂,临床表现亦相似,加强诊断可以明确诊断,并给予针对性治疗,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减少病发率,保证患者的口腔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牙髓炎口腔疾病牙髓
牙髓可以再生吗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小儿急性牙髓炎对其疼痛的改善探讨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根管治疗术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