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2020-12-24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旅游专业能力

(北部湾大学,广西钦州 535011)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根基”“核心要素”。2018年,国家旅游局和文化部合并组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文旅融合”“智慧旅游”“互联网+旅游”等领域快速发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文旅行业造成重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行业去无效产能、产品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提升等新的发展。

时代变革对文旅行业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一是具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有远至全球、大至引领新的文化旅游发展的抱负;二是不仅掌握旅游专业知识,更要具备深层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领导力;三是具有人文情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四是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传统局限,突出“+旅游”融合。

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文旅产业面临的是新产业、新技术、新市场和新消费者。结构链条的调整、市场需求的变化,社会急需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旅游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和习惯于创造思维的人才,创新能力则是预见能力、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创新思想的孕育地,在旅游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随着社会发展,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快速提升,实践教学的知识认知价值和学习功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扩展。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推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学生竞争力与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大多数高校比较重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在校内建设模拟导游、酒店综合实验室、旅游规划设计、咖啡茶艺室等实训平台,供学生进行模拟实训;在校外与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博物馆等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供学生进行3至6个月的顶岗实习。相对于其他学科专业而言,旅游本科专业实践环节较多,实习时间也较为充裕,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涉及面比较广、环节多、影响因素复杂,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以下问题:

(一)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现阶段国内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习多以传统意义上的单项技能训练或顶岗实习为主,个别高校的实习内容较单一,难以实现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深层次融合,不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层次。加之实践经费投入少、专业不受重视等原因,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体系脱节,全面素质教育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没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实践教学中缺乏主动性

国内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平台学分占比一般设置在15%~20%,但个别高校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仍表现出不足。“被动实践”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被动实践是指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都由学校制定,学生在学校规定的框架中,沿着既有的路线去完成任务。学生参与实践仅为获取学分,缺乏积极主动性。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影响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产教研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目前个别高校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中的产教融合仅限于针对“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和培养模式,如何实现培养更具有社会和行业标准的宽口径人才,而不是仅仅对接单一企业,是现阶段旅游人才培养的关键。个别高校教学和科研也未能有效整合,科研优势不能转化为教学优势。个别教师缺乏对前沿问题的解读及批判质疑精神,案例教学、创新项目、探究性内容设计不足,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项目较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被忽视。

三、北部湾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北部湾大学作为一所应用技术型大学,其办学理念为“为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旅游管理专业立足于北部湾城市群的经济合作,依托广西,面向东盟,专注于旅游服务行业,形成了鲜明的产教融合办学特色。通过近1 0年的实践教学探索,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目标,践行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从“产业需求和能力培养”的角度构建了“全程浸润、多维协同”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社会责任、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具备一专多能的旅游专业素质,能够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管理、经营、咨询、策划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构建“全程多维”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立足于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借鉴BTEC国际化应用型商科人才培养理念,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全程设计实践教学各类项目,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构建了“全程多维”旅游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1.全程即全程浸润。在4年的本科教学活动中,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从入学开始到大学毕业,循序渐进地形成专业体验——课程课内实践——专业综合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过程,对应各阶段能力培养的不同要求,全程分段设计不同类型和难度的实践项目,不同维度的实践项目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融合,强化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系统性。第一阶段包括专业体验和课程课内实践等;第二阶段开设各类实训课程和专业见习;第三阶段开设专业综合实践和专业实习等;第四阶段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真题真做等。其中,第二和第三阶段辅助设计了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项目、参与科研项目等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多维即多维协同。遵循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整合社会多方资源,多主体协同,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突出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一,三课堂协同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如图2所示,第一课堂为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课内实践、专业体验、专业综合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采用模块化教学开展,在掌握充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第二课堂为专项实践教学,包括学生社团、学科竞赛、学术讲座、科研能力训练等,采用任务驱动法开展,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拓展能力;第三课堂为专题实践教学,包括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专业学习与了解社会实际相结合,主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三课堂中第一课堂是中心,第二课堂是检验教学活动效果的载体,第三课堂是培养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二,校内校外协同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学校成立了北部湾政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建立了行业企业参与的理事会制度,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和评价培养质量。通过业界专家参与教学活动、修改培养方案和双导师制等形式,由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将实地教学、专业培训和综合实践引入校内课堂教学。学生以毕业设计或科研项目的形式参与企业的项目设计。

第三,教学与科研协同创新实践体系设计。作为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教学和科研既相互独立,又具有紧密的联系,科研引领创新教学的实践,教学则协同科研的提升。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实现课程体系建设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形成专业特色,也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撑。教学环节通过理论课程、实验等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科研实践环节通过社会调研、创新创业训练、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把课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转化为科研的主攻方向。通过名师引领、专家带教、学科带头人领衔、团队攻关等形式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把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运用于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有机融入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能够更加深刻地分析、回答和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

第四,教与学协同优化教学模式。教学协同,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向学生单向流动的状态,解决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教师灌得多、学生想得少的问题。在教师充分掌握学情的前提下,以问题为切入、抓手和导向,在课堂上采用对话式、启发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生态、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利于师生平等对话、学生相互论辩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进行自主思考,让教师的“独角戏”变为学生广泛参与的“众人秀”和“互动剧”。

第五,虚拟与现实场景协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旅游实践教学中一些综合性实验项目成本较高,还有些项目涉及高危或者极端环境,现实实践活动难以实现,建设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是对旅游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

(三)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开展“真题实练”

“全程多维”实践教学体系不仅有全程设计的框架,还有多维实践项目这样丰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该体系倡导在培养过程中让学生尽早、更广、更深地接触来自业界的真实项目和任务,可以说后者才是该体系的“灵魂”。因此,须高度重视实践类课程和实习的精心设计,大力推行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1.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方式嵌入实践。模块化教学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能力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边学边练地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训练的教学任务。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开展,每一个课程模块下都有1~2个实践(实验)学分,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充足的前提下,训练专业技能。

2.专业课程项目驱动方式嵌入实践。项目驱动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处理,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课前下达工作任务,学生分组先行实地调研,查找资料,制定计划,设计方案,课堂发言汇报。将传统的“教师讲在前”变为“学生做在先”,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教师手把手教变为学生想在先、创在先,学生由无兴趣变为学有乐趣、学有成效。项目驱动推动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推动创业项目的孵化,同时也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毕业论文真题真做方式嵌入实践。毕业论文写作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强调实际应用型论文和调研报告类的数量和比重,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集中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理性表达和独立探索能力,是创新教育成果的集中呈现环节。

(四)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保障实践教学体系有效运转

1.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发动机”。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内外结合、相互学习”的方式。一方面鼓励专业老师紧跟行业发展趋势,通过专业培训、企业挂职锻炼、课题研究、社会服务等形式深入行业和企业,积累丰富的真实项目和任务带进课堂,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建立企业高端人才引入机制,把企业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引进来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建设“企业讲师团”。形成校内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

2.加强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加强旅游管理综合实验室、创新创业实训中心、滨海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保障各类实验实训课程的开设效果。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与企业展开合作,建成一批较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提供良好条件。

3.加强实验教材的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引进优秀的实验教材的同时,鼓励本校专业教师根据专业建设和教学实际需要,进行实验教材的编写,形成一批内容新颖、贴近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验教材。

结束语

北部湾大学契合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导向,主动适应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综合素质要求高的特点,通过“全程浸润、多维协同”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项目运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促进了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旅游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