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探究

2020-12-23蒋雯

锦绣·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人力资源管理高职

摘要: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背景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成为重要课题。文章从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当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不足之处、职业能力定位、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改革策略几个方面展开讨论,探究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

一、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职教20条》新政落地必然要求

职业教育是深化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就目前来说,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特色还不够鲜明,吸引力不强,对社会的认识上还存在偏差,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针对职业教育此种状况,为办好职业教育,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职教20条》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机遇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领会“职教20条”精神,推动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改革,契合高职发展目标,是聚焦“1+X”证书制度的应有之意,是推行“三教”改革、夯实“双高计划”,落地《职教20条》新政的必然要求。

(二)课程性质

人力资源管理是各项管理的基础,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前沿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理论性学科,其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使学生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需要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获得,而传统教学往往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违背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规律,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偏差。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性质定位决定了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三)顺应职业岗位需求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要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反映了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职业胜任力是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应顺应职业岗位,针对市场需求,增强学生职场适应能力,深化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更好地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缩短毕业生能力素质与职场需求的差距,为其走上社会经营管理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是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职业能力定位

目前,有关于职业能力定位的不同解释,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应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塑造,职业能力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专业能力[1]。即掌握某职业的基本专业素养的能力,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领域理论基础,能够熟练地运用专业技能和知识,用专业能力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发挥自身价值;第二,人际能力。人际能力在职业能力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沟通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在人力资源相关职业要求中,对工作人员人际能力的要求是极高的,无论处在何种职位,在从事某个职业活动中都必须具备最基本的人际能力。第三,胜任能力。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往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培养的人才往往缺乏实践能力,无法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出现无法胜任岗位的现象。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中,应重视实践功能,注重对学生环境适应力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期在后期提高学生对岗位的胜任能力。

三、当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不足之处

1、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的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要求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所培养的是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在当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侧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照本宣科、文本式的教学理念依然广泛存在,缺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科学教学理念。

2、师资队伍来源单一,成长困境凸显。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师资来源上,绝大多数来自国内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学术研究性比较强,基础理论知识扎实。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定位一般是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师必须兼备深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直接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缺乏去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的技能训练,无法把握实践教学的力度及深度,这就弱化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实用性。另外,高职院校对直接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缺乏一套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培训体系,因此,教学团队的成长困境凸显。

3、实践性教材匮乏

教材的选择是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的重要环节,目前人力资源管理教材仍沿袭普通教科书的经典范式,过于规范性,更新周期较长,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及时修正,且以学科化的理论为主,因此不利于培养复合型高技能技术人才目标的实现。在甄选教材的过程中,不仅应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專业技能,增强教材实践性。教材只侧重学术理论研究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4、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质量评价不完善。

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依旧以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为主,“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手段未广泛运用,教师始终是课堂的唯一主角,导致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学习效果和质量。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只重视对教师的评价,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成长与不足未纳入评价范围,强调结果导向,忽视学生的内在发展,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改革策略

1、更新教学理念,理论与实务并重。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性较强的现代管理学

科,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中应杜绝照本宣科,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紧密联系人力资源管理职场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树立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并重的教学理念,将应用性和实践性融入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将人力资源理论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职业能力。

2、改革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方法。

多元化教学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统一实现,

从而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能力。现代科技对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呈现多元化,从黑板、粉笔传统教学手段发展到以多媒体、计算机等为一体的现代信息化教学体系。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式上,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融入多媒体,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实践性和有效性,推动信息技术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可以运用讨论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2],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

3、创建实践基地,增强职业适应性。

实践缔造高技能人才,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体系很大

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建立人力资源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最终教学目标,加强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形成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补充的教学局面,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运用,锻炼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和基本技能,实现教学内容与能力培养、岗位需求的对接;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运用,让学生融入职业环境,训练学生的职业规范,使其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岗位能力[3]

4、优化教师队伍,以强化职业引导。

就目前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的来源上都存在

着师资来源单一的问题,主要是通过直接招聘普通高校毕业生。这些执教教师不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在教学中难免会偏向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达不到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操能力,帮扶教师发展。建设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采用教师定期去企业“挂职”锻炼或对教师采取实战专家针对性、时效性的培训形式,弥补实践操作能力欠缺的短板,实现教师培育的最优化。

5、对接职业需求,开发实践性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为企业为社会培养

符合要求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当前,教材内容陈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质量。因此,应当以教材改进为抓手,坚持创新和实用的编写原则,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照岗位需求,贴合职教特色,契合教学标准,编写教材。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改进,确保教材内容与时俱进,助力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教学方式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陈炳生.从职业能力培养角度谈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J].教育经济,2020,2:235-235.

[2]陈倩.基于职场需求导向为视角人力資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探析[J].科研论坛,2016,307(5):32-34.

[3]郭桂义,胡孔峰,孙慕芳.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学生职业技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1:28-30.

作者:蒋雯(1994—),女,贵州江口人,讲师,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要从事管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培养人力资源管理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精益管理理念的汽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