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显隐智慧

2020-12-23曾倩云白祥志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3期

曾倩云 白祥志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显隐智慧。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使学生从语文学习中获得显隐智慧,利用优美的诗歌培养学生澄净的心灵,敏锐的感觉,培养学生的灵感与直觉。将诵读作为学习诗歌,培养直觉与灵感的重要途径;利用古人的优秀散文名篇,寻找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智慧与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显隐智慧

在中学所有科目中,语文可以说是最具有人文性、智慧性的学科,这主要是由语文学科的内容特点决定的。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文章,这些文章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学习这些文质兼美的优秀之作,不但要欣赏其文之精美,更要学习其文之精神血液,更重要的是要从语文的学习中获得显隐智慧。

所谓显隐智慧,顾名思义,就是外显智慧和内隐智慧。外显智慧是指在具体情境中处理所发生事情时的行动方式、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显示的智慧,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应激反应能力等。外显智慧包括现实生活中一系列能体现人的智慧、能力的各个方面。内隐智慧是指隐藏在内,暂时并未显现在外的智慧,包括个体的灵感、直觉,反映在对周围人、事、物提前的准确判断等方面,在各科学习中表现为对学科知识学习的高效记忆、理解和运用。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范文,都是培养学生显隐智慧的极好范例。

一、优美的诗歌可以使人心灵更澄净,感觉更敏锐,通过这些诗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灵感与直觉

如王维《过香积寺》中有“泉声咽危石,月色冷青松”之句,潺潺的山泉水在山中流动,发出呜咽之声,日光透过青松的缝隙照射下来,发出冷寂的光辉。作者将山泉、山石、日光、青松四个意象进行巧妙组合,用一个“咽”和“冷”字使画面显得清幽古寂。

作者如何能寫出这样看似信手拈来,实则高超优美的诗句呢?表面看来是作者善于观察周围事物,实际是诗人当时的心境处于宁静、无思无虑的状态,故而能将外界的泉、石、日、松自然显现,如桴落钟响,发出清越之声。这两句的得来自然而然,妙语天成。不像我们写一句诗,搜肠刮肚,苦思冥想,得一字都难如登天。眼前极常见的景象,别人看不到,偏偏王维就能看得到,写得出。写出之后,我们觉得很简单,但我们自己却往往有眼而无目,视之不见,待诗人这两句一出,才不得不叹服。诗人心灵之澄澈,目光之如炬,由此可见。

那么,诗人是如何将这些普通的景象化腐朽为神奇,化普通为精妙呢?

原因就在于诗人有一颗宁静、澄澈、明亮如镜的心,凡所有相,一入其心,皆成镜像,自然现象。我们一般人,心绪纷乱,如波涛翻滚,同样之景,进入心中,但也如泥牛入海,即时沉入海底,杳然不见,自然难以显现。所以我们虽有眼而实无目,正如古人所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都是因为我们耳目闭塞的缘故。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细细品,细细读,体会诗人诗句的精妙,体会诗人心灵的沉静。反复吟咏,玩赏品味,要将自己的心慢慢静下来,空下来,直到空无一物,一切都放空,什么都不要保留,只留下空灵虚静的心。这时,我们的灵感就会慢慢恢复。这时写诗也好、读诗也好,生活中各种杂乱的干扰也好,统统都是镜前花,水中月。

以这种方式读诗,所读虽少,而收获甚大。持之以恒,假以时日,灵机就会随时显现,而不必苦心焦思,耗费精力。

二、灵感直觉的培养,诵读是核心

通常认为,诗歌通过反复阅读,可以品味到其中的深意,但究竟反复到何种程度?我们却很少探索。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学习的最低标准。读一百遍,诗中的含义确实就会有一定理解,但要真正领会,悟到诗中的真意、真趣,没有三百遍的功夫是难以领略诗中的真实意蕴的。我们把诵读诗文的标准定在三百遍的标准,才可能做到《易经》里所说的“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感通,就是灵感的显现,这就是内隐智慧的恢复。

诵读诗文,恢复灵机,不是随便拿起来读读就可以完成的。诵读经典诗文,要用真诚心,恭敬心,如同面对经典作者,接受其教诲,以这种心态诵读诗文,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进步才会神速。如果把诵读这些世间最好的诗文当作消遣,带着玩乐心,骄慢心,这就不是学习经典诗文,而是亵渎人类智慧,自然就难以收到效益。

古人每次读书,都要焚香沐手净面,这不是迷信,而是对古代圣贤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的恭敬之心。我们今天虽然做不到古人那样的虔诚,但内心的恭敬、真诚还是要有的,古人说,“一份诚敬,一分收获,十分诚敬,十分收获,没有诚敬,就没有收获。”

三、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丰富稳定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图像思维,提高学生的显隐智慧

显隐智慧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想象,要在学生的大脑中,将客观事物的表象清晰稳定地呈现在孩子的头脑中,就像照相机一样,具有图像性,这种图像性越稳定,越清晰,就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显隐智慧。

诗歌教学,最便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要把诗歌的学习,充分利用起来,培养学生显隐智慧,而不仅仅是背背诗句,领会领会而已。

具体来说,第一要将诗句中的意象,在大脑中形成一幅画面。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我们先要在头脑中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意象,并把这些意象在头脑中进行呈现,形成图景。这些呈现的图像只是表象,可能只有模糊的、不稳定的图像。

第二,要将这些意象清晰化,稳定化。诗句中这些意象要在大脑中清晰、稳定地呈现。意象的每个细节都要呈现出来,包括事物的外形、颜色、温度、质地等都要具体化。比如“大漠”这个意象,要在头脑中有大漠的具体场景,如大漠的空间感,宽度、广度,沙土的厚度、颜色、质感等等。一句话,大脑中呈现的景象,一定要有原初事物的画像的特点。这就是图像性思维,当我们大脑具有图像思维时,我们就会具有灵敏的感知空间事物的初步能力。而这种图像型思维,是显隐智慧必需的思维能力。

第三,图像思维以内心阳火为助力,以观想为核心。获得图像思维最重要的原则是清空大脑,让大脑处于彻底放松、宁静的状态。只有内心处于高度的清净状态,才能在体内产生光明,所谓心明眼亮,指的就是心中有心阳火的照射,眼睛才能有神,有光。如果心中不清净,心猿意马,心中的阳火无法升起。代之而起的就是心阴火,阴火如同灌木湿柴,点燃之后,也是烟熏火燎,刺鼻呛人。在阅读诗歌,培养想象力、培养图像思维的过程中,要专门抽出时间,采用端正静坐、闭目垂帘的方式,呼吸调整到最自然、最缓慢的状态,将内心所有杂念摒除,细心观想大脑中的图像。先观想最简单的事物,如一只乒乓球,一只红色的圆圈等。每次观想三五分钟,等到大脑中观想清晰,再观想其他较复杂的事物。以稳定清晰,与实物相符合为标准。只有坚持下去,图像思维的恢复还是不难的。

四、在古人的优秀散文中寻找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智慧

智慧的直接体现就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处理好现实生活中各种难题,是智慧的表现。我们要从古人的优秀文章中学习智慧、领悟智慧。

《鸿门宴》记载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博弈,文章用清晰流畅的笔触,展示了刘项两大军事集团不同的人物的种种表现,为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刘邦集团的特点是积极应对当前的困难,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如将项伯拉过来,约儿女亲家,这就等于在敌人内部安插了自己的眼线,至少在敌方内部,有替自己说话的人。谦卑有礼,勇于示弱,解除對手疑心。当机立断,铲除内奸,毫不犹疑等等,从刘邦集团来说,这些都是成功具备的条件。

项羽集团的表现则为主帅刚愎自用,缺乏远见,当断不断,不肯听取谋臣正确的意见,反而被刘邦甚至樊哙的一番说辞打中命门,改变原定计划,不肯下手除去与自己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下属项伯则私通敌方阵营,在宴席上阻挠项庄刺杀刘邦。项羽集团的种种表现,为未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我们要善于总结王安石文章的深层含义与中心观点,这就是“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实现人生理想”。具体来说,要“坚持五步原则”,才能更快实现目标。这五步原则是“有目标,有志气,有恒心,有能力,有帮助”。如果我们能按照王安石的这五步原则严格落实,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诗经·氓》中,诗人用一句比喻告诉我们:男子沉迷于爱情,还可以醒悟,女子沉溺于爱情,就很难自拔,原文是“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千万不能为爱情所困,更不能因为爱情做出傻事。

《荆轲刺秦王》是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记述了荆轲刺杀秦王的前因后果,如果我们仅仅只把它当作一篇历史散文来学,收获就很少,如果能激发我们的智慧,那么我们的学习就有了新突破。

在战国时代,燕国面临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太子丹制定了荆轲刺秦王这一计划,认为可以扼制秦国进攻燕国的步伐,制造秦国内部大乱,进而趁乱谋求改变现实。纵观太子丹对整个事件的主持、策划,安排实施,可以看出,太子丹对当时的国际形势,国家局面的判断与处理,缺乏高瞻远瞩的远见卓识。太子丹在刺杀秦王这件事的过程中,出现了三大致命失误。这三大致命失误是战略性失误、战术性失误以及技术性失误。

战略决策的失误表现在选择刺杀秦王为最下之策,并非良策。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来看,刺杀强国首脑,不管成功与否,都不能解决当前的危机,反而会加速燕国的灭亡。战术性失误主要表现为确定荆轲为刺秦选手,这是第二大失误。太子丹对荆轲刺杀秦王的能力以及智慧没有任何质疑,这是做重大判断的大忌。第三大失误,荆轲刺杀秦王事先没有进行精心准备,这是技术性失误。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荆轲刺杀秦王在当时根本就是一个错误的决策,这反映了燕国集团最高领导阶级对当时形势缺乏高度认知,根本没有较好的对策。如果燕国集团能够学习春秋时期勾践卑事夫差的做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运用外交途径,用最大诚意,委曲求全,我们可以想象,出现的局面一定不会比刺杀秦王的局面更差。

总之,在语文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显隐智慧,是一个新的思路。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灵感,也要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智慧。学习这些文章,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辩证的高度,将自己的精神、心灵,不断洗涤,用自己智慧心灵、眼睛,思考、观察现实。我们就会发现,历史上曾经的难题,也可能是今天的难题,如果我们能深思慎取,就会不断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智慧,成为新时代的智慧型人才。

作者简介:曾倩云,1971年9月出生,女,工作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恩玲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白祥志,1971年8月出生,男,工作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恩玲中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广。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