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线上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

2020-12-23王宜先

文理导航 2020年28期
关键词:线上教学道德与法治

王宜先

【摘 要】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比,学生多了几分松懈,教师多了几分无奈,如何在线上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回归我们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以提高线上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线上教学;道德与法治;有效

由于今年特殊原因,广大的一线教师不得已,都开启了“主播”的历程,在线上开展教学工作,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实践,对于线上教学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做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老师如何有效的开展线上教学?那么,针对线上教学出现的这些变化和特点,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老师,就更需要我们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与我们互动,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去。

一、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挺简单的

作为道德与法治的老师,在线上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感觉到:其实这门课程还是挺简单的,老师讲的我能听懂,知识点也不是那么难掌握,作业数量不多,略花点时间就能完成。只要形成这样的共识,学生的畏难情绪会减轻,也就会愿意坐在电脑前听课,会愿意在一堆作业中先完成道法课程的作业。

(一)难度要降低

课堂中,老师们面对的是电脑而不是学生本人,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老师们无法掌控,而且时常由于网络问题会发生师生的卡顿、掉线,会出现老师在讲某个题或某个事例时学生刚好“不在线”的现象。因此学生的听课效率不能完全得到保障,这时老师们在课堂内容设置方面就应该降低难度、放慢语速,以方便学生能听清听懂。

(二)课前功课不可少

线下课堂教学我们就特别强调课前准备对于上课的重要性,在网课中,则更加需要进行课前准备,提前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对课本知识有个基本认识,这样上课才更事半功倍。而让学生提前对书本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也有利于他们阅读归纳能力的提高。

(三)训练需简短、有实效。

经过實践我们发现,线上练习以复习巩固为目的就好,形式尽量以选择、填空为主,可进行短材料的对应,但大型主观题不建议。且因为是线上答题,学生在网络上可搜到原题和答案,因此对于答案设置、学生答题时间及教师阅卷时间等方面需要另外单独进行设置,试卷组成和批改的平台有很多,如阅卷星、QQ作业等。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我们教学目标中是三维的,那么线上教学我们又如何隔着屏幕让我们的课程引起学生的共鸣,达成情感价值观的目标?线下授课时,如何让学生在线上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感兴趣、愿意学、愿意参与,从而达成三维目标?本人结合教学经验做出以下探讨:

1.语言要风趣。任何一档成功的节目除了节目内容设置精彩之外,更离不开主持人的“妙嘴生花”。同样,作为线上教学的“主持人”,老师的语言是否风趣、是否平易近人,是否能抓住人心,学生是否愿意去听,也都是网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2.课堂实例结合时事。本次线上教学期间报道新闻最多的应该是有关全球性的新冠病毒感染,而这些新闻报道很多和我们学科中许多知识点都是有联系的,如责任、创新、奉献、珍爱生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民族精神、打击违法与犯罪等等,那么我们在授课时就可以运用这些时事,通过对时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相对线下教学,学生的时间较宽裕,我们可以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丰富的网络资源,设定主题,学生可独立可组队,自主搜集、整理、并汇报,从而提升他们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参与感。这样的作业,学生的参与度明显高于其他作业。

三、改变评价反馈方式,拉近师生距离

线下教学时,教师是1对n,有些学生尤其是成绩中等且较乖的学生,会被较少关注,而线上教学,最大的不同是,虽然教师还是1对n,可对于学生而言,却是1对1了,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受到教师的关注,自然师生距离也会拉近许多。而当学生愿意和你说话,和你交流时,你所进行的教育他也会乐于接受。

1.线上教学不可能像线下课堂一样通过学生的表情、动作来判断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去推断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是否掌握,我们只能通过课堂的提问、作业的质量来进行反馈,但课堂提问较耗时间,且还要受学生的麦、网等硬件的限制,从点名到学生开麦再到学生回答,有时会耗费原本的三倍还要多的时间,这时我们可以设置简单的答案,让学生回复消息,这样答题相对较快,还能对某些易错知识点及时进行讲解和巩固。

2.线上交作业是一个难题,因此网络上便盛传各种花式催作业。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老师,首先布置什么样的作业让学生参与进来尤为关键,之后学生不做又该如何?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两字决”——磨、聊。找学生聊天,各种聊,从最近的状态,到学习强度,到家里人的态度,再到未来的梦想,从古到今,从国内聊到国外,当基础打下了,再找他要作业就好很多了。

3.花式表扬。线下教学的表扬可以口头,可以实物,而这段时间的线上教学,我们开启了作业花式表扬的方式。含蓄的就单独对话表扬;愿意公开的就拍照发学生群、拍照发家长群,让学生及家长觉得倍有面子;总之,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看到了他的优点、他的进步,学生高兴了、有兴趣了、愿意参与了,老师也就达到效果了。

四、结束语

线上交流,缓和了师生原本相对突出的焦虑,老师焦虑没有用,因为线上教学更多的是依靠学生的自觉,自然而然少了些“压”,多了些“哄”;老师“压”不到,学生自然也就更不焦虑了。这时学科优势也就体现出来了,因势利导的运用学科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参与社会生活,原本在线下主科教学重压下不能实施的许多做法,反而在这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发挥了优势。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行知分校,江苏 南京 210007)

猜你喜欢

线上教学道德与法治
高职英语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工艺美术设计情境驱动教学方法探索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