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科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2020-12-23陈玉珍

文理导航 2020年28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课程改革高中历史

陈玉珍

【摘 要】隨着我国课程改革,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学科素养的培养成为改革的关键内容。教师需要明确历史学科素养的内容,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形成有效课堂,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实施符合学生学科情况的教学。以下是围绕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学科素养培养策略进行的探究。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

高中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而是加强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历史知识。但是历史学科素养包括的内容抽象,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不知道怎么样有效的去进行培养,而且学生对历史学科素养的认知也处于懵懂状态,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去掌握历史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历史分析能力和历史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内容

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历史学科素养一般被分为以下几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价值观等内容。唯物史观指学生全面客观的认识历史,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提高学生学习历史方法;时空观念是学生在历史特定的时间、空间下分析当时的历史事件的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基础;史料实证是指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保留自己的疑问,通过历史资料分析,获得真实历史,是历史学习的必备能力;历史解释是指通过对历史的分析与重演,反映出学习的成果,是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关键素养;价值观是指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理论道德品质。通过以上几方面可以看出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将历史教学的目标变革到学生能力、方法和价值观等方面,在学习历史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具体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实现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目的

教师应设计教学目标,更好地进行知识了解和体验,目标的设立关系到学科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学生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日渐深入的过程,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遵循:一目标要具体,目标的设立要细化、多层次,可操作;二目标要准确,要符合我们的实际教学内容、学生目前的心理发展和知识水平,可以进行检测;三目标符合学生的需求,要适合学生目前的思维水平和能力;四目标要实施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讲百家争鸣和儒学的兴起等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儒家早期的情况,我们可以对早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进行介绍,之后再提出:孔子、孟子和荀子三人在思想主张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让学生自己思考,通过对课本内容的深入理解找出答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对历史人物生出一种仰慕之情,也会对仁、礼等思想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跟现代社会结合,找出儒家思想对人们的影响,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利用教学模式的创设,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

在教学中,各高中学校应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继续教育,教师要不断开创新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构建出一种多角度的具有启发性的新型教学模式;明确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意识到培养学科素养的重要性。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实施,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体验、联想、分析,从而提升学生积极的课堂参与性,提升了教学质量,从而将学科素养的培养落实到位。比如,在进行“西周政治制度”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假设西周一位天子的妃子比皇后先怀孕,妃子所生的儿子早于皇后的儿子,排行老大,按照宗法制,天子的皇位应该谁继承?引出学生对分封制度中宗法制的思考,请同学们看书,讨论这一问题。上述问题情境涉及宗法制的根本内容,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深入了解,回答问题,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实现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目标。所以说教学活动是培养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三)为学生创造情感体验

要培养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沿着历史事件发展的路线来经历历史、看待历史,让学生在历史的体验中提高思想认识,更好地审视自己。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视频等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展现出来,学生感同身受。如在教材中不乏“社会主义道路”“红军长征”等具体事例,我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在岁时节气、历史事件纪念日等特殊意义的日子,进行相关主题的参观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去体验情感,感受历史的熏陶。教师可以与家国情怀教学联系起来,在参观后组织学生交流探索,使学生带入到更好的学习状态、过程以及情感。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发展学生学科素养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学历史课程教学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有助于提升历史思维品质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一定程度上担负着“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历史使命,开阔学术视野丰富教学智慧,自觉提高自身的史学素养,并将之渗透于历史教学中,勇于探索与实践,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才能“落地”真正实现历史教育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何英.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74-75

[2]马少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J].科教导刊(下旬),2017(2):122-123

[3]尹泽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2):43-44

(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中学,甘肃    嘉峪关    735100)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课程改革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