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原生态农耕文化在初中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活动研究

2020-12-23陶学强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3期
关键词:农耕文化

陶学强

摘 要:“农耕文化、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主要贡献,是乡风文明的根和魂,而乡风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主要纽带。”学校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前沿阵地,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诗歌”的传承是弘扬文化自信的成功尝试活动。

关键词: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诗歌;校园文化传承

2018年,国家领导人在两会时指出:“农耕文化、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主要贡献,是乡风文明的根和魂,而乡风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主要纽带。”

中华先民“逐水而居”,冰雪融化、草木荣枯、燕来雁飞的自然现象,反映的是自然时序的客观变化。先民遵循这一自然规律,调整自身生产、生活节奏,以便农作物的生长过程顺应自然气候的变化。到了农耕时代,先民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掌握得更加娴熟,也更深切地体验到农耕活动必须顺应自然时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于是便有了“与天地合其德,与日夜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先民将农耕和自然时序相结合,并对生产生活中的经验进行总结,通过口述和“结绳记事”代代相传,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农耕文化,而且直到今天,它仍是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的实用指南。

2016年,由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标志着中华先民五千年的农耕文化的智慧结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也是中华文化自信的见证。

二十四节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传统节日及其相关的丰富诗词,使中华农耕文化更加纯朴醇香、辉煌灿烂,前悠悠五千年,后悠悠无尽载!

课题《西部原生态农耕文化在初中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活动研究》的立项成功,说明农耕文化的传承的确是弘扬文化自信的成功尝试活动。学校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前沿阵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背景而设计的“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活动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根据参与课题研究的初中学生年龄特征、生活背景和课题研究活动的内涵,对学校校园文化“二十四节气”传承活动做如下推进安排。

一、全校每一个同学都熟记“二十四节气”时序,全校师生共同咏诵二十四节气诗歌

“传于口,铭于心”,在每天课前候课时间,由班长领读,全班共咏二十四节气诗词。让学生在咏诗的同时,理解诗词中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体验父母在家农耕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让孩子们联想二十四节气诗词中的内容与父母亲做农活的生产情境,体现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让音乐老师以校本课程形式,在一至两周内让学生学会二十四节气歌

在咏唱的过程中传承农耕文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道德内涵,以及“遵规守序,应时而行”的规矩思想。

三、语文老师讲解二十四节气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是语文老师应当传承的主要内容,但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二十四节气诗词,还需语文老师作详细讲解,初中学生自己理解其中的写作背景和诗词思想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在讲解二十四节气诗歌的基础上,语文老师编辑出以二十四节气为创作背景的诗歌,如《诗经》《唐诗》中的农诗,也可以直接选讲《农诗三百首》,每一个节气对应一首诗,拓展延伸二十四节气诗歌的内涵,在农诗中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悲憫于“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体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四、在美术活动中感悟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在校园的传承活动,不是静态的生成,而是师生动态的生成活动,在师生的活动中构建校园文化就比静态的呈现更加体现活动的生态性,更加体现文化在校园的传承就是将农耕文化印刻在学生的“基因”中。通过活动,体验农耕文化的智慧和农耕文化诗词的悲情壮美,喜悦欣兴。美术老师将二十四节气以中国画或水粉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交由学生临摹,选出优秀的师生作品进行装裱展览。书法教师在六尺对开宣纸上方题二十四节气及中国传统节日诗词,下方由美术老师指导学生绘出诗情画意。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装裱,在学校的文化长廊、楼道走廊和教室内部进行展览宣传,最主要的是让师生沐浴在师生共同生成的作品和农耕文化的气息中,彰显农耕文化的魅力的同时,体验西部地区原生态二十四节气时序智慧的内涵。

以二十四节气为根,农耕诗词、传统节日诗词为枝干,师生活动呈现农耕文化为花叶,农耕文化这棵大树“嫁接”了校园文化。师生畅游在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沐浴在农耕文化中,弘扬农耕文化生成校园文化,在学生的成长中生成文化基因,衔接农耕文化的智慧和五千年文明的“根”和“魂”,使生态的校园文化育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命脉与思想沃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与传承传统思想精华和文化智慧的基础上,必须深刻把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思想基因,深藏着中华民族最丰富的道德资源,在学校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张红星.校园文化的构建与引领[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09.

[2]夏学禹.论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播途径[J].古今农业,2010.

注:本论文系甘肃省十三五规划课题(GS[2019]GHB1884)《西部原生态农耕文化在初中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活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农耕文化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红塔区发展农耕文化休闲旅游农业的思考
衡阳市弘扬农耕文化与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民间美术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