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生态环境型经济下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

2020-12-23佘鹏刘伟林欧雅琪

山西农经 2020年16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佘鹏 刘伟林 欧雅琪

摘 要:基于生态型经济的概念,分析了贵州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贵州农村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为贵州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態环境型经济;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6-000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贵州省地形以喀斯特地形为主,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相对较少,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并不多。贵州省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农业用地面积不断缩小,土层厚、肥力高、水利条件好的耕地占比也比较低。目前,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正确处理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成为重大问题。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成为转化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经济建设的关键。

1  生态型经济的概念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内,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去影响与改变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发展高效、节能环保产业。构成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要将经济、社会、自然看成一个可以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生态经济是经济快速发展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环境保护、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达到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状态[1]。

2  贵州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过去,贵州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与促进经济发展,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在使生态环境更趋向脆弱的同时,还伴随着水土流失加剧的情况,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严重制约了贵州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保意识增强,人们意识到了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取得了良好效果。政府在意识到水土流失、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土地生产力下降等问题后,使用“3S”技术,实行小流域为单位的治理方法。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核心,在小流域内定点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界定出“高效产出区”“适度产出区”“生态涵养区”,推行全省统一编制管理、轮耕休耕、荒漠治理等工程[2]。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持续深入,贵州农村经济收益得到了很大提升。2018年贵州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为9 716元,相比于1949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48.3元来说,增长了将近200倍。2019年贵州农业总产值2 535.68亿元,目前贵州农村新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农村生态旅游、农村特色农业、庭院循环经济、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复合发展等。

3  贵州农村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为了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破坏生态环境,忽略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虽然在短时间内提升了经济,但是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无组织、无规律、大面积随意排放污水,已经在很多农村区域造成了水体污染问题。农村对固体垃圾排放没有规划造成日常垃圾乱堆乱放,没有实行分类管理与缺少处理设施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由于没有因地制宜的开垦计划,随意开垦山区荒地种植农作物,使土壤更加稀疏松散。在坡度较大的山区不合理种植,容易造成山区水土流失,受暴雨天气影响容易造成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水土流失造成岩石裸露的面积越来越大,导致石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3.2  农村资源损耗大

贵州是一个资源种类丰富的省份,但是农村资源长期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资源损耗较大,造成资源浪费[3]。

一方面,水资源不足。贵州水资源利用率低,开发技术较落后。人们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日益提升,相当一部分地区用水已经超过合理承载量,甚至部分农村地区连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都难以承担。

另一方面,农业投入资源要素匮乏。适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日益减少。贵州具有喀斯特地貌的省情,石漠化土地不宜耕作,生产力低下,用于农业生产种植的土地面积较少。近年来贵州人口不断增多,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不断缩小,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制约了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贵州对于农业的资金投入也较少,农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占全社会固定投入总额的比重小。投入农业生产的资产不足,直接导致农业技术水平较低,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数量少之又少,农产品加工水平低,农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慢,先进的农业技术匮乏。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地形错综复杂,山区面积大,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教育水平不高,限制了劳动力的质量,劳动资源虽然多但素质普遍不高[4]。

3.3  原因分析

3.3.1  农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普遍不高

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对生态环境进行强制性保护,加之政府未及时对农村居民进行教育、引导与培训,导致部分农村居民没有环境保护的意识,使贵州农村地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方式都没有合理、科学规划。

3.3.2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更为开放,更加具有技术性,必须要打破传统农业的封闭式产出模式。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应用新技术,如太阳能及生物能源。但是目前来看,生态农业技术并没有大规模地在贵州农村地区进行推广,大部分地区还是以传统耕作模式为主,存在生产力落后、农业市场不规范、生产结构单一、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等问题。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政策落地效果不佳,制约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

3.3.3  农业体制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和谐

农业体制转变支撑着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当前形势下我国农业体制和农村经济发展依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情况,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应目前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长沙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京郊建成70家生态农业园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