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理解的儿童教育思想研究及启示

2020-12-23孔亚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7期
关键词:儿童教育理解关系

[摘 要]人生活于关系之中,有何种世界观就与世界建立何种关系。儿童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对儿童和教育的理解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的性质。建立适应现代儿童教育发展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寻找实现理解的可能途径则成为所有教育者的责任。想往童年,寻回失落的童心,从自身的童年记忆中汲取养分,可以帮助教师更贴切地理解儿童,实现儿童教育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理解;关系;儿童教育

[基金项目]2020年度宿迁市社科研究课题“新冠疫情对宿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影响及应对研究”(20SYB-27)

[作者简介]孔亚梅(1990—),女,河北邢台人,硕士,宿迁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1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7-00-03[收稿日期] 2020-09-24

一、理解与关系的建立

在儿童教育中探究师生关系的性质,首先要探究理解的存在方式。

(一)人际关系:为什么要理解

人生在世,无时无刻不是生活在关系之中。所谓“关系网”,既形象地表现了人被裹挟、包含于其中的状态,又暗含关系之错综复杂和广阔庞大。以每一个独立的人为原点,从出生起,他就与周围世界建立物我关系,与父母建立亲子关系,这些关系依次延伸,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向外辐射交织,逐渐形成一个关系网,明确人的社会属性。谈及关系的建立,有的是因为客观因素,如血缘关系,天然如此,属于不可选择和改变的范畴;除此之外,更多的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自主建立,如师生关系、朋友关系等。与周围世界建立怎样的关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他如何看待和解释这个世界。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为的存在造就了人對经验的理解和解释,这种理解和解释,就是事物的意义。换言之,人与世界建立怎样的关系,要取决于他如何理解世界;人与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要取决于他怎样理解对方。比如在奴隶社会就不能奢望奴隶主与奴隶们平等相处,因为在奴隶主眼里奴隶们作为“物”而存在,他们是一种如同牲畜、粮食的私有财产,理应为其所用。

同样的道理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周围环境不停变化,“人生活在危险的世界之中,便不得不寻求安全”[1]。基于此,个体更倾向于同周围的人建立安全的关系。至于何谓“安全”,就要看个体如何理解“安全”,如何理解周围的人。如果将身边某个人视为自己的对立者,即使表面上与之和平相处,以维持稳定的局面,本质上却是建立了一段缺乏友爱的不真诚的人际关系。但如果将身边人理解为“与我同在”,便更容易对其言行处境产生共情,更倾向于表现出友好的态度。心理学上认为,对同一个事件,不同的心理暗示,会引导人做出不同的反应。由此可见理解对于人际关系性质的影响。

(二)儿童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尤其在儿童教育阶段,很大程度上师生关系决定了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建立平等对话式的师生关系有时比钻研教学技能更有效。中国古代讲,“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在感情上亲近教师,则更容易接受教师所传达出的教育内容。这也就是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常常发现的有趣现象: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哪一科成绩就相对较好;反之亦然。

在儿童教育中,教师与儿童建立怎样的关系,要看教师具有怎样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而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形成都源于教师自身的理解:他如何理解儿童和教育。孩子是什么?是和自己一样平等独立、正在成长的人,还是幼小无知、急需教化的存在?如果向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相信绝大多数的回答都是前者。但也不难听到这样的声音:“道理是这样,可现实就是没办法!”于是在真正的教育实践中,看似掌握最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其本质上依然是知识的掌权者,儿童则是有待填充的“容器”;教师树立权威,儿童则服从权威。当然,许多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们正承担着沉重的教学任务,不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促使教师无暇顾及儿童的细微感受。但不可忽略的是,之所以如此,也因为一些教师并不真正理解儿童。所谓“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2]。知行合一,行动是思想的直接反应。教师对待儿童的方式,就是他看待儿童的方式,是他对儿童最真实的理解。不可否认,儿童在系统知识占有方面确实不如成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无知。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质朴而纯真的,其学习方式和表达方式都体现出一定的年龄特征,这些看似粗浅、幼稚的思想,却往往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闪耀着人性最绝假纯真的美。教师如果不能理解儿童,理解童心,便很容易对其言行举止表现出不屑,师生关系也就在这一点一点的不屑中变质。

二、基于理解的儿童教育

在儿童教育实践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要重新思考儿童是什么,教育是什么。理解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只有在理解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对意义的解释,才能无限接近本质。从教育史来看,儿童教育的每一次飞跃,都是儿童观和教育观更新的结果。如果没有思考的进步、观念的改变,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儿童教育。

(一)理解儿童

“儿童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命题,可以说是见仁见智。在不同的人眼里,儿童也是不一样的形象,但这些形象又都可以从侧面反映儿童的特点。例如在商人眼里,儿童可以带来无限的商机。这一方面因为儿童生理上未成熟,身体柔弱,需要成人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以保障他们健康成长、充分发展。加之激烈的社会竞争,孩子作为“未来的希望”,备受期待。另一方面,儿童天真无邪的形象更容易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喜爱,从而为商品本身增值。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最独特的存在,有着和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性格特点、行为习惯,又或者在某一方面具有惊人的天赋和潜能。从国家的角度看,儿童作为集体的存在,承担着社会进步的希望,是一个民族未来的栋梁。所有这些关于儿童的理解,都从不同角度指向儿童的本质。归根结底,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是将天性不断展现为能力的独立的个体。

儿童除了在身体发展状态上与成人不同,还具有独特的精神特质。儿童的精神凝结于童心。“代表‘如小孩般的精神特质,‘像儿童似的心情性格,某种‘纯真童稚的存在状况,是广义的孩子。如常谓的赤子之心可能讲的是位‘鹤发童颜,‘天真烂漫的老画家。这个含义下的童稚,与普通关怀意义下的儿童或孩子也不是没有关系,因为对这种社会认定与文化心态而言,这种泛义的童心稚情,是孩子‘本质的一种升华和抽离。”[3]教育者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就不会对儿童的种种看似荒谬的言行产生鄙夷的情绪。成人对儿童的误解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一种遗忘。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也曾对这个世界充满疑问。成人理解儿童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理解是人存在的方式,正是儿童的存在提醒了我们—我们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

(二)理解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一点毋庸置疑。无论是中国古代对“教育”一词的释义,还是西方“教育”的形成,都与人相关,再具体一点说,都与儿童相关。教育始于儿童教育,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教育为了培养儿童,使之成人。至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解释。原始时期,教育是为了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求生存,为了种族延续;封建时期,教育则是为统治者培养治理国家所需的人才;进入现代文明,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得到重视,教育在实现其社会目的以外,更要促成人的自我实现。虽然社会赋予儿童以诸多期待,但我们不应忘记:儿童不是可供人利用的资源,社会自身的问题也不应该强加给教育去解决。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从更长远的意义上来看,“未来所需要的并非是成堆的知识分子,而是大量受过教育的人—会感觉、会行动也会思考的人。”[4]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相比于教授系统知识,教育更重要的责任在于培养人思考的能力和求知的热情。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是一种环境,或者说为每一个人创造出这样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人的天性能够得到充分發展,人将实现他自己的全面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人空谈‘完整的人或者‘完人,这些名词在这种语境里唤起的只是一些惬意的神往,以为只要参加补习课程、培养有益嗜好或积极参与社会运动,就可以知书达理,拓展自我。但是,完整的人若是没有诸如死亡、焦虑、罪过、恐惧和颤抖以及绝望之类很煞风景的事,也就不再完整了”。[5]因此,教育在使理性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非理性也是人的一部分,并且可能成为人进步的动力。这一点在儿童教育阶段尤其重要,一方面,由于儿童的思维更倾向于情境化和情绪化,在非理性方面表现得更敏感,教育者应该有意识地察觉并进行引导,用儿童可以理解方式鼓励其体验世界;另一方面,教育在致力于培养“理性人”的同时,也应给予儿童建构精神世界、表达切身感受的机会。

三、儿童教育中理解的可能

“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这句话反映了一个人不被理解的无奈和由失望而产生的淡漠。那么,人与人之间究竟能否互相理解?作为已经成人的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怎样的方式理解儿童?

(一)从纵向思维到横向思维

哲学上关于人与于世界的关系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客关系,即“我”为主体,世间万物为客体,这种关系外在于“我”,为“我”所认识,为“我”所用。由此产生的人际关系通俗来讲便是“你是你,我是我”,他人是外在于“我”的个体。另外一种是“天人合一”的结构,即“我”与世间万物相通相融,他人与“我”同在,“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也即马丁·布伯所谓的“澄明的世界”。与此相应的也有两种思维方式:以主客关系为前提的纵向思维追问“世界是什么”,追求相同;以“天人合一”为前提的横向思维追问“怎样与世界相融”,追求相通。儿童教育的发展需要“是什么”的追问,也需要“怎么样”的探索。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不可能“返老还童”,但思维方式的转变却能够使我们理解儿童,在教育中尝试儿童式的思考。

理解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精神世界不断建构的过程。对于认识的主体而言,事物的含义即本质不可能被确切理解,但意义却是主体加工的结果,在于个体如何理解经验、解释经验,反映了理解的可能性。“理解不是追求对象的原意,而是通过‘视界融合去扩大和丰富意义的范围。这个过程,是人的经验的基本模式。”[6-7]因此,这里需要做一个思维的转变,即从追求相同转向追求相通。在儿童教育中,理解更需要表现为对“怎么样”的思考: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作为教育者应做出怎样的回应?教师与儿童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在与儿童的相处过程中,教师通过理解儿童探索世界的方式和表现,帮助儿童理解他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就是通过理解在经验的生活中获得意义,经验在理解的生活中不断增长,每一经验的变化作为理解的出发点,构成理解的视野又在进行新的理解,从而又产生新的意义关系,又扩大着人生的经验。”[6]在这种动态的相互作用中,个体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教育的意义便在此实现。

(二)想往童年,理解童心

如果将儿童视为外在于“我”的存在,那么,对于一个“外人”的情绪我们是很难做到“感同身受”的。但如果将其视为自己,或转化为自己曾有过的经历和记忆,那就很容易引起共鸣。成人理解儿童的关键在于唤醒内心深处共通的回忆。童年,便是成人与儿童的共通之处。每一个成人都曾是孩子,每一个孩子的此时此刻都可以从我们自己的童年经历中找到相似体验。想往童年,是成人理解儿童的途径。

童年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幼年时期,它是人的自然天性逐渐展开的时期,是童心与世界交互影响的过程。童年中包含着成人入世之初的体验,蕴藏着人对于外在事物最本真的感受。想往童年的意义不在于幻想和怀念,而在于从自己内心深处发掘“最初一念”,那是善意,是惊奇,是生命萌发的力量。“克服正规教育的不良影响意味着唤醒你对万物的自然而天真的好奇心,并随时跟随这种好奇心的引导;意味着认识到你无须再为分数而与他人竞争,你完全可以自由地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习更多的东西”。在儿童教育中,许多优秀的教师往往自身也具有天真的品性,能够以整体的开放的心态理解儿童、看待世界,能够超脱于非此即彼的权利主义思维,善于发现并利用儿童天生的好奇心以提高教学质量。想往童年是自我理解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寻回失落的童心,进而更贴切地理解儿童。在布约克沃尔德看来,人们对待人类本能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将实施何种性质的教育。只有真正理解了儿童和儿童的本能,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的。

參考文献

[1]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M].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

[2]王阳明.传习录[M].阎韬注评.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8.

[3]熊秉真.童年忆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

[4]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3.

[5]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M].段德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297.

[6]金生鋐.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

[7]韦恩·W·戴埃.无限度的人[M].杨立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209.

Abstract: People live in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world outlook decides what kind of relationship they have with the world. The same is true for children's education.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 and educa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natur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hat adap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all educators to find possible ways to realize understanding. Trying to find lost childlike innocence and draw nutrients from one's own childhood memories can help teachers understand children more appropriately and realize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children's education.

Key words: understanding; relationship; children's education

猜你喜欢

儿童教育理解关系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浅论文庙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形式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