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教育资源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0-12-22张虹郭恩雪冉争锋倪川

价值工程 2020年33期
关键词:区县教育资源重庆市

张虹;郭恩雪;冉争锋;倪川

(①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401331;②重庆高校市级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

0 引言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资源是教育事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明晰教育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是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促进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教育资源相关研究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宏观角度讨论政策、社会保障体制、经济状况等因素对教育资源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教育资源均衡化、可达性及空间配置等测量和评估,主要方法有:①GIS 空间分析法,如Caro 等提出了基于GIS 的学校配置方法;Ghosh 等分析了学校分布在空间上的依赖关系;陈芸芬等采用分布类型点格局指数与FSAC 模型,定量分析了兰州市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布局效率;②综合指数法,如Singleton等构建了综合指数,测算英国某街区中学服务范围及可达性,谢婷婷等基于网络分析技术,构建空间分布公平指数,计算了兰州市市区教育设施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公平性程度。综上,教育资源相关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相对成熟,但研究中的空间测算以市域、县域、街区中小尺度主,且对数据要求较高,而省域尺度研究较少,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的教育资源空间差异研究较为鲜见。

重庆地处西南地区,独特的地域特征导致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随着城乡相对分离和功能的划分,教育差异显著,优势教育过度集中在发达的城镇地区,教育需求与供给失衡。本文以重庆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数据,运用改进的TOPSIS 模型,测算重庆各地区教育资源综合水平,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和影响教育资源分布的原因,有助于准确判别重庆教育资源空间配置差异,为教育扶贫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面积8.24 万km2,辖38 个行政区(自治县),是中国行政辖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2018 年,重庆市常住人口2991.4万人,城镇化率为59.6%,幼儿园4669 所,普通小学4586所,普通中学1179 所,学前毛入学率86.06%,义务教育入学率为99.87%,高中毛入学率92%。全市普通中小学师生比0.06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67),各区县中师生比最大为渝中区(0.096),最小为垫江县(0.051)。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源

以重庆市38 个行政区幼儿园、小学、中学(含初中、高中及中等职业教育)代表区域教育资源。统计数据来源于《重庆统计年鉴》(2019),《重庆教育年鉴》(2019),第三方调查数据,部分数据参阅重庆市教委官网(http://www.cqjw.gov.cn/);1:25 万重庆市各县级行政区划矢量图来源于国家地球系统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geodata.cn)。

2.2 指标体系

以教育资源均衡,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框架为基础,考虑数据可获取性,并结合重庆实际情况,从教育资源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教育服务水平等四个方面,选取17 个指标,综合反映重庆市教育资源水平,利用极差法对指标进行归一化,并运用熵权法[10]确定各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重庆市教育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3 评价方法

2.3.1 改进的 TOPSIS 模型

TOPSIS 模型称为“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评价结果能够集中反映事物总体情况,对样本资料无严格要求,具有普适性。研究应用改进的TOPSIS 法[2]实现具体计算。

2.3.2 空间自相关

通过ArcGIS 平台空间统计模块实现空间自相关分析。重庆市教育资源水平的空间自相关分析选用全局Moron's I 指数反映重庆市域范围内教育资源指数空间自相关的整体趋势和差异性[3];局域关联指数Getis-Ord Gi*表征教育资源指数在局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即重庆市教育资源热点区及冷点区空间分布特征。

3 重庆市教育资源空间特征分析

基于改进的TOPSIS 模型,计算重庆市各区县教育资源综合指数(Cj),并采用数据自然断点法对其进行分类,具体划分为:富裕(>0.454)、中等(0.288~0.454)、较贫困(0.182~0.287),贫困(<0.182)等 4 类,评价结果如图 1,表 2。

3.1 教育资源极差化分异特征明显

重庆市教育资源指数平均值为0.269,总体处于贫困状态。渝中区教育资源指数最高达0.811,远高于市内其他区县,而武隆县教育资源指数最低,仅为0.097,区县间高低最大值差异达8.36 倍。另外,从高低评价等级来看,重庆市教育资源富裕地区,综合指数均值为0.56,是低水平地区(0.135)的4.13 倍,具有明显极差化。

3.2 教育资源空间分布差异大

从空间格局看,重庆市教育资源指数空间差异大,总体呈现:渝西城市区>城市周边地区>渝东北>渝东南。重庆城市区(主城区),除巴南区、渝北区以外,均属教育资源富裕地区,该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发达,社会文化发展水平高,城镇化速度快,市域50%以上的市级重点、示范学校等优势教育资源集中于此,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育人环境、教育机会等软硬件条件明显高于其他区县。重庆渝北区、巴南区、万州区及城市周边璧山区、永川区、江津区、涪陵区等区县,受核心城市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作用影响,教育资源处于中等水平;而渝东北、渝东南教育资源水平总体偏低,多数处于较贫困和贫困类型。贫困区包括渝东北城口县、巫溪县、云阳县、丰都县、石柱县,渝东南武隆县、酉阳县、秀山县、彭水县等地,该区域经济欠发达,办学条件有限,人力、物力、财力等教育资源及教学服务水平低,师生比、生均教育经费及人均受教育年限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图1 重庆市各区县教育资源综合指数空间分布图

表2 重庆市教育资源综合指数统计表

3.3 各类教育资源差异显著

通过计算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及教育服务水平等4类指标的综合值显示,重庆西部各类教育资源均优于东南、东北部。其中,城口县、忠县、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彭水县、酉阳县等7 个区县有三类以上资源为贫困等级,属于教育资源极度贫困地区,应为重庆市教育扶持的重点地区。教育人力资源贫困地区主要包括重庆东南、东北大部,区域地处山区,远离主城,且人口众多,专业教师数有限,对高学历教师吸引能力有限,师生比均小于0.066,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35.83%,远低于西部城市地区(75.23%)。物力贫困地区主要集中于重庆中部及东南大部分地区,该区地处三峡库区河谷地带,区域人口众多,公共基础设施落后且集中分布于县城,人均校舍面积8.134m2/人,仅为全市平均水平(15.25m2/人)的一半,生均教学仪器数量为0.05 台/人,生均图书册数不到10 本。财力资源贫困区主要分布于渝东南、东北两翼,区域地处中、低山区,生态环境脆弱,以农业发展为主,经济社会欠发达,人均GDP 2.63 万元/人,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29 万元/人),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生均教育经费较少(0.87 万元/人·年),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教师流动大。重庆市各区县教学服务水平差异大,教育服务水平最富裕的地区为渝西城市区,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学前毛入学率96.5%,平均受教育年限大于12 年;最为贫困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渝东南,义务教育入学率未达到100%,学前毛入园率(72.4%)和高中入学率(87.51%)均低于重庆市平均水平(85.6%,93.53%),平均受教育年限9 年。

3.4 教育资源总量空间趋于集聚,但冷热点分布不均衡

重庆市教育资源总量空间分布的全局Moron's I 指数估计值为1.003,呈聚类趋势,且正态统计值Z 为13.146,结果检验显著,置信度99%。表明重庆市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在区县尺度下,教育资源总量分布相似地区在空间上呈集聚状态。通过计算重庆市各区县的局部关联指数Getis-Ord Gi*,得到重庆市教育资源空间热点分布图(图2)。教育资源空间热点及次热点位于重庆西部都市区及周边城市扩展区,冷点区主要分布于重庆北部城口县、巫溪县和南部秀山县、彭水县,总体呈西部热,南、北冷的空间格局。

图2 重庆市各区县教育资源热点分布图

4 重庆市教育资源空间差异成因分析

以重庆市教育资源综合指数(Cj)为因变量,以人力、物力、财力及教学服务水平为自变量,利用SPSS 21.0 软件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到R2为0.98,调整R 系数0.95,表明模型对总体变异的解释程度高,指标数据对选用的线性回归模型拟合较好。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将影响重庆市教育资源空间差异原因分为师资力量不平衡(人力),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政策倾斜(物力、财力、教学服务水平)等3 个方面。

4.1 师资力量不平衡

人力因素与教育资源综合指数之间的pearson 相关系数为0.834,呈显著相关。随着城镇化发展,大量农村小孩随父母进城务工,导致相对发达的渝西地区义务教育压力增加,生师比有所下降,而渝东北、渝东南农村地区生源不断较少,师生比不断增大,各区县义务教育阶段数量差异小。随着进修、国培计划等各项举措的实施,使得落后地区的教师受教育机会不断增加,教师素质有所提高,但城乡教师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发展机会不均衡,导致落后地区优秀教师不断流失,高学历、高素质、高职称的教师比例低,各区县教师素质差异大。

4.2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差异大

物力、财力因素与教育资源综合指数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72,0.924,呈显著相关。重庆既有大范围的农村地区,又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发达城镇,呈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渝西地区地势平缓、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理优势明显,以城市发展为主体,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而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地处大巴山区和武陵山区,生态环境脆弱,以乡村为主体,多数区县属于国家级扶贫重点县,教育科技落后。

4.3 政策倾斜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尝试在不同地区建立不同层次的政策区,地方政府将资源要素进一步集中于政策区,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实现效益最大化,进一步造成地区内部经济差异,从而导致教育贫富两极化,致使一些贫困地区因经济基础薄弱而无力支撑相应的教育,使得区域教育服务水平偏低。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选取重庆市教育资源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教育服务水平等数据,运用改进的TOPSIS 模型,测算各区县教育资源综合水平;选用全局Moron's I 指数和局域关联指数判别重庆市教育资源在全局和局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并剖析区域教育资源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发现:①重庆市各区县综合教育指数均值为0.269,总体处于贫困状态,且区县间高低差异达8.36 倍,贫富评价等级间高低值差异4.13 倍,具有明显极差化。②重庆市教育指数空间差异大,总体呈现:渝西城市及周边地区>渝东北>渝东南。③从人力、物力、财力及教育服务水平等四类教育资源指数上看,渝西各类教育资源均优于渝东南、渝东北。④教育资源总量全局Moron's I 指数估计值为1.003,呈聚类趋势,教育资源空间分布冷热不均,呈西部热,南、北部冷的空间格局。⑤师资力量、经济发展差异及政策倾斜对重庆市各区县教育资源贫富影响较为显著。研究中,基于统计年鉴选取各类指标数据,可操作性较强,但指标代表性和适宜性有待于进一步斟酌;另外,区域教育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文章以某一个时间节点分析区域教育资源水平,缺乏基于时间序列的纵向动态分析。今后,还需在区域教育资源差异的关键因子识别,区域教育资源动态变化特征及规律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区县教育资源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天津市2013上半年各区县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立足区县抓创建 着力创新促提高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