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区域活动推进幼儿课程游戏化的现状及策略

2020-12-21陈欣茹

家长·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游戏化

陈欣茹

【摘要】对于孩子而言,玩耍是一种天性,而游戏更是必不可少的成长过程。作为游戏的主体,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上学阶段后,很少有自己自由游戏的时间,更多的则是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导。幼儿的学习大部分都是通过游戏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整合区域活动对幼儿课程的改进至关重要。

【关键词】整合区域活动;幼儿课程;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2-0170-02

Integrating Regional Activities to Promo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ies of Gamifi‐cation of Children's Curriculum

(Central Kindergarten,Yonghong Street,Zhonglou District,Changzhou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CHEN Xinru

【Abstract】For children,play is a kind of nature,and play is an essential growth process.As the main body of the game,children have little time to play freely after entering the kindergarten,and more passively follow the teacher's guidance.Most of the children's learning is through games to gain more knowledge,so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activities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improvement of children's curriculum.

【Keywords】Integrated regional activities;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Gamification

为了更好地在幼儿课程中实施游戏建设,教师应充分了解并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更适合幼儿的课程教学,将课程正确游戏化,利用区域活动让幼儿健康成长。教师应保持课程游戏化的理念,积极开创更利于幼儿自主发挥的游戏环境,主动构建课程游戏化的资源。整个幼儿园应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儿童观与课程观,整合区域活动进一步做到整体提高。

一、幼儿课程游戏化现状

(一)游戏更偏向于教学化

在现下大部分的幼儿园中,教师在课堂进行游戏的时候会不自主地将教学标准代入游戏中,从而用该标准衡量或评价课堂游戏。如此一来,在组织和选择游戏的时候,其内容会受到影响更偏向于教学效果,并不会根据幼儿自身的兴趣及喜好来选择,这样便会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处于一个被动游戏的状态。为了更好地体现自己预想中的教学目标,教师通常都会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步骤进行游戏,虽然其初衷是为了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但这样让游戏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变成了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

(二)游戏具有局限性

幼儿由于年龄过小,教师并不好管理,许多教师为了避免出现事故、骚乱等课堂现象,甚至会放弃游戏教学,即使是在课堂上进行游戏,也都会选择以集体游戏为主,并不会让幼儿自由游戏。一般课堂上的游戏都会偏向于智力游戏,其他娱乐性的游戏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实践了,教师参与过多,让幼儿缺乏独立完成的机会。

(三)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游戏观

通常教师会用自己所理解的教学标准衡量和选择游戏,这种不正确的游戏观和儿童观念会导致教师在整个游戏过程占据主体地位,经常会将与游戏本身并没有太大关联的内容强行塞给幼儿,而幼儿已经不再是游戏的主体,而变成了被迫的参与者。

二、如何将区域活动更好地融入课堂游戏中

(一)给予自由的游戏环境

对于幼儿来说,大自然是最好的游戏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儿童郊游,如公园、花园等适宜参观的地点,让他们在游玩的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与好奇心。若环境条件不足,也可以组织他们在幼儿园内开展户外活动,如一些攀爬的游戏项目,或是滑梯、跷跷板等,尽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幼儿充分自由的游戏环境。

除了环境自由以外,应注意让幼儿自主的选择玩伴,教师不宜干预过多,不宜给幼儿固定分组。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与成人不同,他们不需要固定的设定,结交玩伴是幼儿相处过程中的一种默契,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让他们自己去设计游戏环节,自主寻找游戏玩伴,不需要成人进行过多的干预。即使在游戏的过程中与同伴发生冲突,也应让他们自己学会互相理解和尊重,在实践中寻找沟通与解决的方法。

(二)更加自主的游戏过程

课堂中的游戏过程应该是由幼儿自主选择的,而不是教师规定时限的。在幼儿园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见一些幼儿会很快完成教师布置的游戏,然后选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内容。这主要是由于游戏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和乐趣,而是变成了一种上课,一种纯粹的教学手段。玩具不应该是教学的工具,即使是在假想的过家家的游戏中,幼儿也能自娱自乐,这样可以满足他们的自身心理需求,更利于他们表达自我。在游戏过程中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還可以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在游戏中应适当地给予他们肯定的嘉奖,并鼓励他们大胆去探索游戏,不做游戏的主宰者,这样才能更好更加长远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三)尽量选择自制玩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孩子的玩具逐渐变成了各种电子的玩具,更有许多幼儿沉迷于电脑手机游戏,或是电视动画。为了更好地引发他们的兴趣,同时做到开发他们的智力,教师应尽量选择自制玩具。自制玩具是幼儿脑与手相结合的过程,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可以选择传统的游戏,比如掷沙包、跳木桩等,这类游戏中的玩具制作相对简单且趣味性十足。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玩具,让孩子的自主需要得到满足,并增强其自身的参与性。

三、结语

在学前教育中,课堂游戏是主要的教育途径,但教师应当根据儿童的自身情况合理运用,而不是一味地以教学效果为目的机械地灌输。应该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找到趣味、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并更好地将区域活动融入课堂游戏当中。

参考文献:

[1]蒋丽芬.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引导策略[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6(12).

[2]李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06).

[3]袁书梅.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策略[J].新智慧,2019(26).

(责编 侯芳)

猜你喜欢

游戏化
以课程游戏化谈我园的园本特色实践研究
小班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游戏化
让游戏融入集体教学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