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与经验

2020-12-21李有发

开发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甘肃省民生

李有发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兰州 730070)

提要: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积累形成了一些具有甘肃特色的经验,主要包括坚持实施民生工程和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充分利用支持政策叠加机遇、加快重点领域民生保障和改善等。全面总结分析了甘肃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的主要成就及其经验,对于把握新时代民生需求的新变化,纵深推进民生保障和改善实践,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取得新进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民生问题的形成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有着直接的关系。甘肃省是经济社会双重欠发达的内陆省份,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全省大部分地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速度逐年加快,但是社会事业发展并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直接催生了“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行路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与此同时,受经济发展资源禀赋条件和历史原因等的制约,甘肃省各种民生问题交织叠加,既有保障性民生问题,又有改善性民生问题,民生问题主要集中在收入、住房、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交通等领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城乡等差异性,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民生问题突出。正是基于甘肃省民生问题的现实,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和十九大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部署,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探索形成了一些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实践经验。

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经验,不仅可以增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及其成就的解释力,突出实践经验研究的特有价值,而且可以为新时代持续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路径选择。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民生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民生基本理论问题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探讨民生的理论渊源、内涵、构成因素以及民生问题形成的原因、解决途径等;后者主要通过对区域民生问题的调查和比较分析,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建议等。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保障和改善民生经验研究的成果逐渐增多,如董延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经验主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深化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强大动力;制度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1]。王道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包括“从改革动力来看,实现了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从制度改革自身来看,实现了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的有机统一;从治理现代化角度看,实现了民生改善与国家治理的良性互动”[2]。一些学者还对区域民生保障和改善的经验进行了研究,如马玉琴对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民生建设的成就与基本经验进行了研究,等等[3]。这些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借鉴和参考。但从现有的文献看,我国学术界关于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经验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还是一个需要加强研究的领域。

本研究在系统总结甘肃省保障与改善民生的实践成就的基础上,分析揭示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保障和改善民生成就所蕴含的具有启发意义的经验。尽管从经验研究的范式看,任何经验都是特定社会实践的产物,从不同的视角可以概括出不同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经验。但是,只有通过总结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的成就,才能从理论层面概括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就的经验,才能揭示出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经验所具有的独特启发意义。

二、甘肃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及其成就

甘肃省民生问题的类型和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路径。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民生领域的问题经历了从“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行路难”等向“上学贵、看病贵、住房贵”等的演变,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实践也经历了从保障到改善,再到保障和改善并举、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历程。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实践进程中,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战略的实施,以及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理论方面的与时俱进和创新,特别是党的十八以来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论断、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为甘肃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南。

(一)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经历了平稳增长、快速提高、稳步提升的实践历程。1978年,甘肃省的生产总值只有64.73亿元,农村贫困人口达1 254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0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00.93元。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甘肃省始终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多措并举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全省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1 254.4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17.5万人,特别是2000年以后,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步入快速增长阶段。2018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 957元,为1978年408元的73.4倍,年均增长11.4%(见图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 804.1元,为1978年101元的87.2倍,年均增长11.9%(见图2)。到2019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 32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 628.9元。收入的增长带动了消费增长,1978年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只有88.18元,恩格尔系数高达74.82,到2019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 693.9元,恩格尔系数为29.2%。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图1 甘肃省部分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图2 甘肃省部分年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二)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通过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省教育事业经历了基础条件显著改善、规模逐步扩大、质量明显提高的实践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甘肃省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差,全省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校舍面积共有27.51万平方米。到2018年甘肃省普通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 522.71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8.03平方米,普通初中校舍建筑面积1 201.35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13.81平方米,普通高中校舍建筑面积976.51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17.78平方米,中等职业学校校舍建筑面积392.8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20.78平方米,普通高校校舍建筑面积达1 536.69万平方米,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基本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在教育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师资质量显著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甘肃省仅有45所幼儿园、7 299所小学、66所普通中学、10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高等学校,教育类别结构不合理现象十分突出。到2018年全省幼儿园达到7 734所,附设幼儿班4 081个,在园幼儿944 401人。普通小学5 785所,专任教师143 260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9.97%。普通初中1 467所,在校生870 014人,专任教师79 952人,学历合格率达到99.86%。普通高中381所,在校生549 305人,专任教师45 730人,学历合格率达到96.3%。普通高等院校44所,本专科在校生483 620人,专任教师28 939人,研究生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达到60.36%,特殊教育学校43所,中等职业学校209所。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基础设施条件、教育规模、师资队伍、教学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双语教学、教育保障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甘肃省专设的少数民族小学只有389所,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仅为20%。通过实施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专项规划、藏区教育发展攻坚计划和支持两州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到2017年全省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的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已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总体看,截至2018年,甘肃省教育总体普及程度达到全国中上游水平。其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95%、94%,分别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1.4、1.2和5.7个百分点,走出了一条“穷省办大教育”的成功之路。

(三)全面提升医疗卫生保障服务能力

新中国成立时,甘肃省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仅有53家,其中医院40家,且大部分基础设施条件差、医疗水平低。1980年甘肃省医疗卫生机构只有3 675家,其中医院24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 137家,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只有36 071张。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不断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大幅增长,到2018年甘肃省医疗卫生机构已达26 692家,其中医院71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4 75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75个、卫生院1 379个、村卫生室16 458个)。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2018年全省卫生机构床位数16.27万张,为1978年3.37万张的4.8倍,卫生技术人员15.7万人,为1978年4.57万人的3.4倍,到2019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已达17.2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7.8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29万人,注册护士7.95万人。医疗技术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基本形成了以疾病控制机构、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到2019年,甘肃省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 123家,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3家,妇幼保健院(所、站)99家,卫生监督所(中心)94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784家。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逐年提高,到2019年,甘肃省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达69元。城乡一体的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建立。截至2018年,甘肃省有898.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986.88万人次。总体看,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甘肃省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显著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一些领域的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

(四)着力改善住房、交通、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通过保障型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项目的实施,全省城乡居民的住房面积不断扩大,居住条件显著改善。1980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有4.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3.9平方米,到2018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3.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1.8平方米,全省99.8%的城乡居民实现了住有所居。

交通条件得到根本改变。1978年甘肃省公路仅有3.45万千米,县乡公路只有1.94万千米,铁路运营总里程只有2 243千米,“行路难”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普遍的民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不断加大道路建设力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交通建设速度明显加快,“行路难”问题得到了根本性改变。到2018年,甘肃省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4.32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4 242千米,二级及以上公路1.4万千米,农村公路11.05万千米,与周边相邻6个省(区)实现了高速公路连通,全省14个市(州)全部实现了高速公路连接,64%的县通高速公路,沥青路覆盖所有乡镇和建制村。交通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人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也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不断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到2018年甘肃省公共图书馆达到103个、文化馆103个、乡镇文化站1 228个、行政村“乡村舞台”15 954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 224个。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甘肃省14个市(州)全部拥有数字图书馆,拥有数字文化服务点的乡镇和行政村分别达到 231个和582个。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1978年甘肃省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只有25.7%,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不到20%,到2018年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4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68%。公共文化资源均衡配置取得新进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五)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经历了劳动保险、社会保险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历程,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和救助网络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到2018年,甘肃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 771.65万人,年均增长13.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 546.65万人,实现了全民覆盖。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自2006年以来,甘肃省连续12年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2019年全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达到月人均577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达到年人均4 428元。截至2018年,全省有49.67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233.64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10.06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全省已建成运营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17.77万个,床位754.6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8张以上。

三、甘肃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的主要经验

甘肃省作为经济社会双重欠发达的内陆省份,改革开放以来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积累和形成了一些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实践经验。全面分析研究这些实践经验,不仅可以增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成就的解释力,突出实践经验研究的特有价值,而且可以为新时代持续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知识和路径选择。

(一)坚持实施民生工程和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部署,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中,根据甘肃省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条件差、历史欠账多的现实,将民生工程的实施作为改善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条件的突破口,围绕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的薄弱领域,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分类分批改善教育、医疗卫生、道路交通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条件,重点加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经过4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长期制约甘肃省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基础设施条件支撑,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紧紧围绕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每年通过为民办实事项目,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广播电视、文化体育等领域的民生问题,如2016年甘肃省投入133.5亿元实施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涉及教育、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4个领域。在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甘肃省不断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在民生保障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民生改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不断健全和完善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相关制度和法规体系,统筹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

党的十八以来,甘肃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理论、新举措,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全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短板和弱项,在强化民生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保障民生的相关政策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始终将加快经济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

民生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对甘肃省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来说,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水平低是制约全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性因素。1978年甘肃省GDP只有64.73亿元,人均GDP只有348元。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所导致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经济实力不足的现实,使甘肃省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发展不足、发展不平衡催生的民生问题。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将经济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措施,加快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速度,不断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导向作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甘肃省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64.7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8 246.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1 336元,2017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达5 696.3亿元,为1978年的613倍。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稳步提升,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充分利用支持政策叠加机遇,加快重点领域民生保障和改善

甘肃省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欠发达内陆省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国的差距逐渐拉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经济实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甘肃省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为进一步支持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很大成就,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但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与全国的差距仍在拉大,需要国家给予支持[4]。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民政部、教育部、卫生部、文化部等25个部委相继出台了进一步支持和促进甘肃发展的政策,16个部委与甘肃省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些政策涵盖了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其中不少政策直接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如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甘肃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就涵盖了甘肃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党中央的关怀和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甘肃省充分利用支持政策叠加的历史机遇,加快破解保障和改善民生难题,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转移支付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城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生活困难群体就业为重点,不断健全和完善就业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体系,着力解决“就业难”问题;以促进教育资源区域、城乡均衡配置为重点,着力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以保障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着力解决“住房难”问题;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聚焦交通事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交通事业发展步伐,着力解决“行路难”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部署,聚焦民生需求的新变化、新期待,进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推动重点民生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取得新进展,民生保障和改善水平不断提升。

(四)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甘肃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大困难在于财政收入不足,全省财政支出的70%需要国家财政转移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与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总量少的矛盾突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甘肃省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家转移支付政策的支持下,甘肃省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资金投入,且呈现出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据统计,2007年甘肃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资金支出总额近300亿元,2010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超过80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57%;2011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突破1 40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8.4%;2012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达1 571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6.1%;2013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1 75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6%;2014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为1 92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6%;2015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为2 309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7.9%;2016年甘肃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为2 485.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8.8%;2017年甘肃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为2 61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9%;2018年甘肃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为2 983.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9.1%(见图3)。资金投入的稳步增长,不仅为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而且为民生保障和改善提供了有效支撑。

图3 甘肃省主要年份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资金支出

(五)始终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民族地区民生保障和改善的着力点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21个民族县(市)全部属于省级层面的限制开发区,人口居住分散,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甘肃省占43个,其中全省民族地区贫困县有14个。由于自然条件、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甘肃省民族地区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发展水平低,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条件差,“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等民生问题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下,甘肃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实际困难,将全面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先决条件,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6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87.91亿元,增长了约183倍。在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全省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编制出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项发展规划,201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十二五”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了“坚持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改善民生与和谐共享相结合,促进藏族聚居区跨越式发展,加快回族聚居区发展步伐”等一系列政策措施[5]。2016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十三五”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坚持增强经济活力和发展动力,促进民族团结和民生改善,大幅提升民生保障水平”[6]。根据全省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统筹推进民生保障和改善,以特色产业发展为依托,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事业发展,以改善医疗卫生基础条件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健全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实践措施,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交通、教育、住房、城乡居民收入、公共文化服务等取得了历史性的显著成就,特别是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初步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现代教育体系,到2018年甘肃省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录取率达到87.06%,高出全省5.4个百分点。

(六)始终坚持保障与改善并举,不断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

民生问题是一个多领域、多层次、复杂交织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甘肃省民生问题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城乡、层次等差异性。从区域看,民生问题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远山区。从群体看,民生问题主要集中在贫困群体、残疾群体、因灾因病返贫等困难群体。为此,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因地制宜、分阶段分领域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进程,有针对性地推动民生改善工作。在民生保障方面,着力加强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的民生保障,着力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突出的民生问题,在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着力解决“就业难、收入低、保障水平低”等民生问题;在民生改善方面,伴随着重点领域民生保障问题的普遍解决,甘肃省不断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制度,聚焦民生改善的短板和弱项,有针对性地推动民生改善工作。顺应人民群众民生需求的新变化,优化民生资源配置,不断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上新台阶。

四、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取得新进展的对策建议

民生问题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民生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7]。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甘肃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民生保障和改善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在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显著改善,但均衡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资源区域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但保障水平仍然较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仍然薄弱;医疗卫保障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但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差距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与全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就业人口逐年增长,但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特殊群体就业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资源配置的区域、城乡差距仍然存在;社会事业发展的经济保障能力仍然较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资金投入仍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等等。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条件下,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把握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新举措的丰富内涵,立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民生需求的新期待、新变化,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民生短板和弱项,推动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立足民生需求的新变化,纵深推进民生保障和改善实践

经过40多年的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已经由保障性民生需求向改善性民生需求演变,由普遍性民生需求向区域性、群体性民生需求演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民生领域的短板弱项的矛盾依然存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领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必须全面把握新时代甘肃省民生问题的新变化,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条件下,根据全省民生需求的类型和特点,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民生保障和改善实践,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资金投入,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不断推进重要民生领域取得新进展。

(二)聚焦民生短板,统筹推进民生保障和改善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甘肃省民生保障和改善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各领域民生短板,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保障与改善并举,持续不断地统筹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突出民生问题,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共享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民生需求。

(三)以改革促进民生保障与改善

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动力。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的民生需求变化,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入手,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以改革促进民生建设,以改革破解民生难题,不断深化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改革。要立足民生问题的地域、群体、层次性差异,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期待。

(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本民生保障体系

立足乡村振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愿景,顺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围绕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战略部署,立足全省后脱贫时代兜底保障实际需求,围绕民生保障和改善体制、机制、政策方面的短板、差距和薄弱环节,继续健全和完善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着力加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基本民生保障,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提升基本民生保障能力,精准高效保障基本民生。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甘肃省民生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浅析医院党建工作中的人本管理
国外医疗保障模式对我国医疗保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