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门冬氨酸钾镁、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价值

2020-12-2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1期
关键词:血钾氨酸均值

王 玲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创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3853)

频发室性早搏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该疾病的诱因复杂,例如肺心病、冠心病和风心病等,同时患者的焦虑等负性情绪也可能诱发疾病的发作,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安全[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7年5月~2019年8月本院78例频发室性早搏患病者,依据药物治疗情况分组,观察组:39例,男:女=23:16;年龄48~78岁,均值(62.5±0.3)岁;室性早搏频次6~9次/min,均值(7.6±0.3)次/min。对照组:39例,男/女:22/17;病历年龄47~78岁,均值为(62.8±0.4)岁;室性早搏频次6~9次/min,均值(7.4±0.4)次/min。2组线性资料在比较中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以抗心律失常类药物治疗,即给予胺碘酮口服,400~600 mg/次,每日口服3次,并于一周后将剂量更改为200 mg/次,每日口服1~2次;同期观察组则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即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行静脉滴注,两组均持续治疗两周。

1.3 评估指标

(1)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室性早搏频次进行疗效评价,显效:即系心慌、心悸和胸闷等症状大部分消退,同时室性早搏的发生频次降幅>90%;有效:即相关症状得以缓解,同时室性早搏发生频次降幅>50%;无效:即症状未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室性早搏的发生频次降幅<50%。(2)统计两组入组时与治疗后血钾与血镁指标的监测结果。(3)统计两组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疗效对比

观察组:显效20例(51.28%),有效18例(46.15%),无效1例(2.56%),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38/39);对照组:显效13例(33.33%),有效21例(53.85%),无效5例(12.82%),治疗总有效率为87.18%(34/39)。两组疗效情况比较中P<0.05。

2.2 血钾、血镁指标比较

入组时观察组的血钾(4.11±0.15)mmol/L、血镁(9.26±0.20)mmol/L,对照组分别为血钾(4.10±0.17)mmol/L、血镁(9.24±0.26)mmol/L,两组比较中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钾(5.09±0.18)mmol/L、血镁(10.18±0.17)mmol/L,对照组分别为血钾(4.18±0.20)mmol/L、血镁(9.17±0.20)mmol/L,观察组的血钾、血镁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中P<0.05。

2.3 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压水平下降者1例,腹泻者1例,药不良反应率为5.13%;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者2例,腹泻者1例,该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7.69%,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该药物是临床中常用的肝胆疾病类辅助治疗药物,具有良好的退黄功能,能够帮助改善二氧化碳含量,门冬氨酸钾镁是由镁离子与钾离子通过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可发挥改善心肌细胞内钾离子和镁离子浓度的作用。由于低钾容易诱发患者的心律失常,而低镁则影响其活性,因此通过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有助于改善心肌细胞内镁离子与钾离子浓度水平,该药物能够促进组织钙离子内流,并改善自律性与兴奋性,从而发挥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2-3]。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通过在胺碘酮的口服治疗基础上,配合门冬氨酸钾镁进行治疗,该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同期对照组,经测定该组血钾、血镁水平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这也提示,对于频发室性早搏者,联合应用门冬氨酸钾镁与抗心律失常胺碘酮进行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价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促进血钾和血镁指标的改善,这对于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意义重大。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采用联合药物的治疗方案,在总体的药物不良反应率方面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针对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合用门冬氨酸钾镁与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可显著提升治疗价值,且对患者血钾、血镁水平的影响较小。

猜你喜欢

血钾氨酸均值
一种优化的茶氨酸化学合成方法简报
绿茶末中L-茶氨酸的离子交换树脂纯化研究
谨防血钾异常与猝死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血钾异常伤心脏
浅谈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氯沙坦钾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
均值不等式的小应用
侦探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