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族工艺品文化对外传播现状及策略研究*

2020-12-19胡明玥张慧忱白莹孙忠鑫贵州大学

品牌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手工艺品水族工艺品

文/胡明玥 张慧忱 白莹 孙忠鑫 (贵州大学)

一、水族文化及水族工艺品文化概述

水族是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既有本民族语言,又有本民族文字。水族总人口仅40万左右,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独山、都匀、榕江、丹寨、雷山、从江、黎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河池、南丹、环江、融水以及云南省的富源等地。水族自称“睢”,水族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水族文化。

在众多水族传统文化中,“水书习俗”“水族马尾绣”和“水族端节”是水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以三都县为聚居中心的水族地区,水族文化还体现在水族的铜鼓文化、糯米文化、干栏文化、鱼文化、背带文化、饮食文化、水族服饰、水族双歌、水族医药,以及水族祭祖、水族九阡酒酿制技艺、水族铜鼓舞、水族弦鼓舞、水族豆浆染、水族牛角雕、水族辣椒酸制作技艺等。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为水族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在众多水族文化中,其民间手工艺品文化最具民族特色。水族的服饰、刺绣、雕刻、竹编及银器制作等均表现出很高的技术水平,这些都是水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通过伟大实践创造出来的,是水族人民生活及情感等文化的形象化缩影,它们展现出水族人民的智慧辛勤与其丰富的民族文化。

(一)水族马尾绣

水族马尾绣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着上千年的历史。顾名思义,马尾绣就是以马尾为原材料,运用独特的技法将其纳入刺绣中。水族人民养马赛马,马匹在其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正是在这种习俗的影响下,水族人民将马尾线与其他丝线相结合,以此来绣制图案,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思想与对事物的理解。马尾绣被运用到水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水族银饰

相比苗族银饰,水族银饰风格较为简单和内敛,在妇女中的佩戴较为普遍。主要品种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银梳、银手镯、银耳环、银戒指等配饰,以及节日庆典、婚娶大事时的头饰、胸饰、首饰、腰饰等,另外,儿童的帽饰也不乏银饰的存在。银饰是水族妇女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日常的衣着装扮到重要日子的全套穿戴,都能看到银饰的身影。

(三)水族剪纸

水族剪纸主要用作各种刺绣的底样,因此,其主要功能是装饰服装,包括头巾、围腰、衣裙、花鞋、飘带等。剪纸的内容丰富多样,除临摹生活中的人物、水波、日、月、花、鸟、鱼、虫等,还有神话中的麒麟、龙、凤等图案。值得一提的是,水族剪纸尤其偏爱雄鹰与骏马,水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及民族性格由此可见一斑。2014 年11 月,水族剪纸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四)水族石雕

石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建筑、装饰、工艺品等方面。水族石雕是贵州黔南石雕的代表,常见于水族人民家中的石桌、石凳、门框、楼匾、民间工艺品及墓葬雕刻中。石雕内容广泛多样、图案精美、工艺精湛,反映了水族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

(五)水族印染

水族印染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代代相传的特色民间工艺,主要印染方法有豆浆画染和扎花印染两种。豆浆印染需先将纸板或木板镂空成各种图案,然后将其置于布上压紧,刷上特制的黄豆浆,待豆浆干后便放入染缸浸染,最后洗净晒干,便可获得蓝底白花的“水家布”;扎花印染则是在白布上用针密缝出各种图案,之后放入染缸浸染,取出后将密缝的部分拆线,由此便得到蓝底白花的布料。

二、水族工艺品文化的对外传播现状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一个民族和谐共处、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纽带,也是决定这个民族繁荣与否的关键,而水族工艺品文化无疑是水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好、传播好水族工艺品文化对于水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水族工艺品文化传播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地理条件限制、传播渠道单一、翻译数量少且质量不高、创新性不足、自身缺乏对外传播文化的意识等方面的因素,水族工艺品文化的对外传播受到严重阻碍。

(1)地理环境限制。尽管水族拥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但是目前水族文化对外传播的影响力仍然十分有限。贵州水族地区多处于边远山区,经济落后,交通欠发达,人口居住分散,与外界交流不便。正因为这些自然条件、经济因素的影响,水族文化对外传播,特别是水族工艺品文化传播在许多方面受到了制约。(2)传播渠道单一造成市场狭小,销路不畅。目前,市场上的许多商品都在运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宣传和销售,而贵州水族手工艺品的传播渠道较为单一,没有专业的销售宣传媒介,也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开发和管理,大多数还是靠实体店的模式进行传播营销。虽然有部分网络销售店铺,但知名度不高,购买者很少。贵州水族手工艺品的传播,缺乏对新兴媒体传播规律的认识,不能及时利用新旧媒体的传播优势展示手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影响力,传播渠道的单一严重制约着手工艺品的发展动力。(3)相关翻译数量少且质量不高。在水族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活动中,翻译尤为重要。但从总体上看,水族文化的翻译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空白。像中国网上虽有对水族文化的介绍,但缺少相应的英文翻译。部分旅游网站上尽管有对水族文化的英文介绍,但其翻译质量有待商榷。而水族工艺品文化只是水族文化的一部分,可想而知,有关水族工艺品文化的翻译更是寥寥无几。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查找资料时,发现学者们虽然对水族工艺品做了大量的研究,发表了较多论文,但涉及水族文化翻译的学术期刊论文条目数量却为零,这说明目前还未有人涉足对该领域的研究,不免令人遗憾。(4)手工艺品题材局限,缺乏创新。创新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今的时代信息快速更迭,大部分水族民间手艺人却尚未摆脱传统思维,手工艺品的制作题材大多比较传统,富有创新性的工艺品较少。目前,水族手工艺从业者大多从小学艺,文化底子薄,缺乏高层次的文化和艺术修养。这些手工艺者的创作因循守旧,只是进行简单的复制,并没有对水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深刻地分析和理解,未附以现代理念进行创作。而这些题材老旧的手工艺品已经很难吸引现在富有多元需求的人们去购买了。比如马尾绣还是采用传统图案,可当代年轻人对这些图案没有共鸣。水族民间手工艺品没有找准消费者的痛点,不能将传统民间文化进行创新,融入到个体生活当中,所以手工艺品的购买者越来越少,其所包含的文化在传播上也受到了限制。

三、对水族工艺品文化对外传播的建议

水族工艺品的良性发展不能固守其成,也不能随波逐流。面对水族工艺品的发展困境,我们需要立足于新媒体环境,采用不同于以往的、创新的方式应对问题。水族工艺在发展进程中既有困境,也有转机。我们必须把握当下时代大环境,积极利用各类资源,寻求发展新路径,在尊重手工艺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找到适合其健康传播与发展的路径。

(一)拓宽传播渠道,充分重视新媒体在水族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作用

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应该加强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结合,建立合理的传播体系,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水族工艺品信息的传播,让水族工艺品文化为大众所喜爱。

例如,以贵州电视台为主的主流媒体可制作有关水族工艺品文化的相关节目;邀请著名导演深入水族村落,拍摄相关视频和电影,扩大宣传力度;号召自媒体工作者进行创作,比如拍摄纪录片、微电影等视频节目,或在制作、拍摄、编纂、写作影片时有主动意识的把民间手工艺文化融入其中,不仅能传播相关文化知识,也能加强视频节目的文化内涵;当下网络直播十分火爆,可对水族工艺品的生产制作过程进行网络直播,扩大其影响力。

水族工艺品的传播应该积极利用各类新媒体技术,整合各类传播渠道,如加强对网站、微博、微信、各类APP 和3R 技术等各类新型媒介的运用,这不仅能扩大相关信息的传播范围和深度,也能让原本生僻的手工艺品在传播过程中为大众所熟知。

例如手艺人可积极发挥自媒体平台的宣传功能,在网店上售卖产品,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这些宣传平台弥补了线下传播渠道的不足,让水族民间手工艺品可以跨时空、跨地域进行宣传,增强其普及力和影响力。

(二)要充分重视水族工艺品文化外宣资料的制作

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文化的对外宣传和交流。宣传资料通常涵盖了书、画册、折页、音频、视频等形式。虽然如今水族的宣传资料中的图画越来越精美,视频越来越生动,但不可否认的是,外宣资料形式单一、缺乏深度和内涵、没有水族自身的文化特色,已成为了水族文化宣传资料的硬伤。宣传品的制作应该分层次,不仅要包括形象片,更应包含进行了深度解读的东西。“形象宣传不能只停留在显现信息传输层面,还要揭示它潜含着的观念、价值、它浓缩着的文化品位、人文精神。”并不是只有经典理论才富有深度,用平实的语言来叙述、来讲故事才是深度的真正体现。水族工艺品文化宣传资料只有富含人文情怀,达成心灵的沟通,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才可以获得普通宣传达不到的效果。

(三)依托跨国商贸活动进行对外传播

将水族手工艺品文化推广至国外,比较常用且效果立竿见影的一种方法就是到国外开展展销活动。通过展销活动这一最直接的方式,外国商客可以掌握水族手工艺品的第一手资料,产生直接的购买欲望。为使传播渠道多元化,水族手工艺文化的传播者还可以在国外打造以水族民间手工艺为主题的文化区、游乐园,创造体现水族手工艺元素的地标建筑,吸引外商的注意,提升其在外商心中的形象。不仅如此,还可以策划与水族民间手工艺相关的主题活动,提高国际友人的参与度,让他们了解水族文化,并爱上水族文化。

同时还应注重扩大传播者队伍,积极带动市民和民间团体参与,重视留学生和外籍华人传播效应,扩大水族手工艺文化影响力。

(四)培养翻译人才,提升翻译技巧

水族工艺品文化应当由一代代人不断传承下去,并将其推广至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我国绚丽多彩的独特文化,感受其中的魅力。因此,培养翻译人才,提升翻译技巧是水族工艺品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加强翻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有文化底蕴的优秀翻译人才。翻译人员的素质及能力高低,将直接决定翻译质量的好坏。水族工艺品文化翻译需要大批高质量的翻译人才,这就要求要根据水族特色文化的需求,统一规划翻译人员。首先,可以从高校入手,通过开设相关文化课程、鼓励学生到水族聚居地进行社会实践、与当地政府、企业、旅游局等部门联合培养等方式,加强翻译后备力量的能力及素质,使其更能胜任未来的工作。其次,可以通过建立专家库、设立翻译中心等方式,将翻译人才集中,更加高效的进行文化翻译工作,并使翻译规范化。另外,文化翻译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跨学科的任务,因此,还应引进其他领域的专家,如社会学、民族学、传播学等,共同完成翻译工作。提升翻译技巧最重要的在于翻译技巧多样化,在对水族工艺品文化进行翻译时,除传统的同化、异化、音译、直译等手段,还应采取其他的方式,如在翻译文字中添加图片说明,使译语读者对水族工艺品文化理解更深入和透彻,从而使翻译质量更高,效果更好。

(五)实现水族工艺品的现代化创新

水族传统手工艺品的现代化创新必须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要有观赏和收藏价值。水族工艺品以鲜明的个性、独特的形象在旅游商品市场中展示出专属于水族的风土人情。许多游客对它赞不绝口,但购买量却并不高,大多由于其时尚感和设计美感落后,无法融进消费者的现代生活。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成长,这种需求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消费者希望购买到能搭配自身的服饰、能融入自身生活的工艺品,美观时尚又有民族特色成为新的设计准则。这就要求传统手工艺人与当代设计师通力合作,强化设计师在设计中对民族民间元素的再设计,要求其对民族文化有深入理解,对水族文化符号元素进行提炼。在思考手工艺产品与当下生活关系的同时保留传统工艺,将民间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教育相结合,创造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工艺品。

与此同时,实现水族工艺品的现代化创新还需坚持品牌战略,制定行业标准,规范生产标准,创建品牌培育平台,建设品牌培育推广团队,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民族特色明显的水族手工艺品品牌产品;加大研发力度,采取多形式、多层次、高水平的研究和开发。

在研发中要深挖水族文化本源,弘扬其民族元素,促进水族工艺品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提升产品品质,丰富产品形态。

四、结语

水族的文化多姿多彩,其工艺品文化又是其中的一块奇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探索、追寻。传播水族工艺品文化要有当代表达。为实现水族工艺品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应利用好应用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媒体现代高新尖端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制作有关水族工艺品的高质量的英文专题纪录片宣传片、优秀的民俗刊物、广告等,做好水族工艺品的对外传播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将水族的文化元素注入全新的品牌理念和设计理念,探寻一条民族性与实用性兼容、与市场接轨的水族工艺品创新之路,使其在全球市场中大放异彩,从而为水族村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使本土民族文化得以有效传承与发展,使水族工艺品真正走向时代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手工艺品水族工艺品
水族敬酒歌
帛锦时韵*
精品意识是手工艺品价值的基础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
社会版(五)
上帝的水族馆
卖手工艺品
水族经典及其思想信仰
12
水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