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20-12-18南京市溧水区洪蓝初级中学盛大泉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6期
关键词:创造性数学知识情境

南京市溧水区洪蓝初级中学 盛大泉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方法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有待探索。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严谨性较强,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方面,教师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营造知识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的学科,学生会感觉枯燥、难懂,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便显得尤为重要。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由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薄弱,导致课堂中存在学生对新知识不理解、不知道如何思考的现象,这些问题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难以提升。因此,为学生营造思维情境很重要,其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在良好的数学思维情境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会更透彻,从而实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与相交线”这节内容时,针对很多知识场景,教材中并没有详细讲述,这使得学生对很多知识掌握得不够透彻和深入。这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创造知识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使用三角尺、直尺等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学生在教学情境的配合下学习新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二、引导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对于学生的这些想法,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到正确的地方,将创造性思维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

例如,应用题:商场年终大促,某店铺以150 元卖出两套床品,一套床品赚了25%,一套床品赔了25%,问在这次交易中,该店铺是赚了还是赔了?单纯从字面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店铺不赚不赔。对于学生的这一观点,教师不能直接批评,而要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买两斤大葱是不是就一定代表一斤葱白加一斤葱叶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根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进行计算,最后学生发现商家并没有赚钱,反而赔钱了。在这道计算题中,学生认识到做任何题都要仔细阅读,不能掉进题目设置的文字陷阱。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发挥学生想象力,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借助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动、交流、探讨新知识,这一过程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倾听其他组员的思想和观点,这对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全面思考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很大助力。学习完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以达到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实数”这节内容时,学生理解“立方根”“平方根”等知识点有些困难。这时,教师便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引导其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在解决课堂问题的同时,起到巩固课堂学习知识点的作用。在小组分析探讨中,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实现学生间思维的交流融合。因为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思考方式不同,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学习到其他人的新颖的思维方式,提升创造性思维。

四、鼓励探究实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探究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后,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探究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实践,在探究实践中验证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大多通过发现、质疑、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这仍然不够,教师要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将知识带入生活中,在生活中检验知识,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这节内容时,顺利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一次课外实践。在课外实践中,学生要做好记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建筑物验证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在建筑物中找出轴对称的相关内容,锻炼创造性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学科内容枯燥,学生易产生乏味感。对此,初中数学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有效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收获丰富的知识,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创造性数学知识情境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