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有效实施策略分析

2020-12-17齐雪琴

读写算 2020年32期
关键词:科学活动实施幼儿教育

齐雪琴

摘 要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做好对科学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研究,能够在保证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质量的基础上,为幼儿的科学素养构建带来助力。文章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在文中先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实施原则进行分析,之后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予以探讨。

关键词 幼儿教育;科学活动;实施

中图分类号:G619,DF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2-0034-02

科学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内容,其不仅是幼儿科学启蒙的关键,更是帮助幼儿探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想要保证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就必须要保证自己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既可以符合幼儿的认知兴趣,又能够满足他们的心智成长需求。从当前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模式来看,其虽然能够在形式上、内容上有所改变,但在实际效果方面仍与幼儿素质教育目标存在差距。为了进一步实现幼儿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做好对科学教育活动实施策略的研究至關重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分析和探讨。

一、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实施原则

(一)以幼为本

以幼为本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实施的基本原则。所谓“以幼为本”是指教师所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要以幼儿的认知能力、行为水平为基础,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对幼儿的参与兴趣激发,让他们在进行探究的同时,获得科学认知、探究能力的提升,由此保证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科学、有效,为幼儿的科学素养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实施的重要原则。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要能够让幼儿感受和体验到科学活动的趣味性,由此来满足他们的兴趣需求,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并在科学综合素养方面有所进步,从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科学活动带给他们的乐趣,为他们的学习及积极性调动带来助力支持。

(三)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实施的关键原则。科学作为以生活为基础的学科,其所有活动都是通过现实生活总结而来,所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时,必须要让他们感受和意识到科学知识的价值,并学会应用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因此,在科学活动设计时,教师必须要坚持学以致用原则,以确保幼儿在学习的同时,能够获得科学素质的培养,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目标。

二、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优质的科学活动情境

在幼儿科学教学活动中,想要实现对教育活动有效性的提升,增强幼儿的学习体验,就必须要构建起优质的科学活动情境,因为这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幼儿而言,他们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要保证科学教育活动的优质状态,以确保其可以为科学教育工作带来积极、正向的帮助,促使幼儿在活动体验过程中实现进步与成长。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活动情境的构建,以确保他们可以在学习之前获得良好的动力激发和引导,为科学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助力。例如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之前,笔者都会将幼儿们带入到实现设计和布置好的区域活动环境之中,在科学活动区中笔者从功能角度将其网格化,具体包括作品展示区、自主探究区、互动研讨区等,让幼儿可以一进入活动区中就能够产生良好的情感引导。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入到特定区域当中去进行科学活动,为接下来的科学教育活动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趣味的科学活动导入

设计趣味的科学活动导入是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主动性,提升高效幼儿科学教育效果的基础措施。受心智发育方面的影响,幼儿一切的学习行为动力都来自于他们的兴趣,所以教师想要通过科学活动来完成科学教育工作,就必须要先做好对幼儿参与兴趣的调动,促使他们能够主动进入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当中去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为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带来支持。

例如,笔者在科学活动之前,都会根据科学活动的特点进行趣味导入设计,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如为了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气压”,笔者就专门为他们准备了视频资料,让幼儿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对视频中装在玻璃瓶里的鸡蛋感到疑惑。为了进一步调动他们的探究欲望,笔者也会运用语言进行引导,让他们去思考一个煮熟剥皮的鸡蛋是如何放进瓶口比鸡蛋小的一个牛奶玻璃瓶当中,让他们产生认知冲突,并将认知冲突转变成为对视频的质疑,从而调动起他们的进行实验探究的主动性,为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施丰富的科学活动探究

实施丰富的科学活动探究是保证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措施。教师在完成对科学情境构建和趣味引导之后,必须要尽快进入到探究活动当中,以保证幼儿可以将他们的质疑完全转变成探究动力,为他们的科学素养构建打下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科学活动的难度及安全性将科学探究活动分为观察类和实践类两种。其中观察类是指由教师进行实践操作,幼儿进行观察的科学探究活动,例如前文所提到的“瓶子吸鸡蛋”的科学活动,考虑到涉及到“火”,所以只能由教师进行演示,以保证幼儿的安全性。另外,从幼儿的心智发育角度来看,观察已经足够让他们感到震惊,帮助他们解答疑惑,所以采取教师实验幼儿观察的方式足矣。而实践类科学活动是指让幼儿自主进行科学活动的探究,其主要针对一些安全风险较低,且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科学活动。例如种植花草、养殖小乌龟等,让幼儿可以通过实践体验去获得生命科学方面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水平提升,也为他们的科学素养构建带来良好的助力支持。

(四)布置体验式家庭科学训练

布置体验式家庭科学训练也是幼儿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育措施。从幼儿的成长角度来看,想要实现对他们的科学教育,单纯依靠幼儿园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构建起家园共育模式,以确保幼儿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科学环境下长大,为他们的科学素养构建带来支持。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在做好与家长之间沟通的前提下,为幼儿布置具有实践探究价值的家庭科学实践训练活动,让幼儿可以与家长一起进行科学探究,在完成科学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可以获得亲子关系水平的提升。例如,笔者为幼儿设计了“装不满的杯子”的亲子实验,在实验中家长先将水杯中装满小石子,向幼儿提出“杯子里还能装下其它东西吗?”的问题,幼儿回答不能,家长向被子里注入沙子,沙子也被装进了杯子里,接着家长再向幼儿提出“杯子里还能装下其它东西吗?”的问题,幼儿依然回答不能,家长在向杯中倒水,水也被装进了杯子。接着由家长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探究,帮助幼儿完成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三、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实施策略的分析,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科学教育工作质量,还能够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这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设计者,其必须要进一步做好对幼儿的认知能力、心智水平了解,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确保幼儿可以获得科学能力的培养,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让他们在科学活动中获得启发,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为幼儿的全面素质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圆圆.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推动幼儿科学活动有效开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76.

[2]陈佳黎.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创设与利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215.

[3]肖红辉.幼儿园科学教育深入开展的几点思考[J].华夏教师,2019(30):91.

[4]柯长瑜.让孩子在“玩转科学”中触摸世界[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91.

猜你喜欢

科学活动实施幼儿教育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