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实践

2020-12-17李董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苏轼课程思政

摘 要 在高校教育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存在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最大优势就在于蕴含着无尽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苏轼作为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专题,可以对其文学创作从多角度的解读来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结合。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思政 苏轼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近期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则对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进行了阐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总之,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部分,而传统文化本身就是思政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紧密结合将有利于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建构完善的人格,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与能力素质,增强其文化自觉与自信。

苏轼是北宋时期乃至整个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无论是其深邃的思想,还是让人津津乐道的趣味人生,又或是无与伦比的艺术才能,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中是无论如何不能回避的专题。把课程思政与苏轼专题的教学相结合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解读。

1爱国忧民的情怀

纵观苏轼一生起伏,他爱国忧民情怀是深深植根于言行之中的。首先,苏轼具有浓烈的爱国情怀,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有大量这方面的内容,如“贤者报国之功,乃在缓急有为之际”(《答试馆职人启》)、“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怀子由弟二首》)、“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而《江城子.密州出猎》则属于这方面的代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以豪迈的笔调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的决心。另外,苏轼也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的文人,这反映在他的实际行动中,在外任时勤于政事,尽力为地方上多做实事。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甚至在贬到惠州后,他还捐助修桥二座。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这方面的内容在作品里同样也有体现,如被贬黄州时期作的《鱼蛮子》;谪居惠州后期作的《荔枝叹》等,表现了他在屡遭贬滴之后仍然关心民生疾苦、国家命运的勇气。

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读书本意在元元”,每一个个体都是国家的一部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只有每个人都去热爱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为其发展而不断努力,那么它才是有希望的、历久弥新的。特别的,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建设国家的中流砥柱,是肩负着中国实现伟大复兴梦想责任的一群人。从苏轼的身上,大学生们可以学到强烈的爱国忧民情怀,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从而找到人生的方向,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2对亲人的款款深情

苏轼的许多诗词创作反映了他对亲人的深情厚谊,特别是对兄弟苏辙和妻子王弗。对苏辙,所展现的是手足之情。翻看一下他们的诗词文集,很大一部分是两人的互答之作。苏轼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要给苏辙寄信赠诗,晚年被贬谪时更甚。对苏轼而言,苏辙不仅是兄弟,更是最好的朋友,“岂独唯吾弟,要是贤友生。”(《初别子由》);思念兄弟时感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为大限将至,想的还是苏辙,“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苏辙和王弗则是伉俪情深,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几梦》传诵千古。“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十九岁与王弗成婚,夫妻琴瑟调和,但不幸的的是王弗二十七岁早逝,虽然生死一方,但感情确是至死不渝、久而弥坚,读来含悲带泪,字字真情。

《礼记·大学》云: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是个人走向社会的起点。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家庭的作用不可或缺,弘扬家庭美德至关重要。苏轼对亲人的款款深情正是一堂鲜活生动的家庭美德教育课,可以以此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传统孝悌之义,孝顺父母、敬爱兄弟(姐妹),总而言之是懂得亲情的可贵,让家庭生活充满脉脉温情。推而广之,在人与人之间、邻里之间,真诚相待,与人为善,珍惜所拥有的美好生活,构建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

3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一生,仕途颇多波折,一贬再贬,黄州、惠州、儋州,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直没有被磨难击倒,笑对人生。这和苏轼受到佛老思想的影响有关,他从老庄哲学、佛禅玄理中追求超越的解脱,他把老庄哲学从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的立场看待人生的苦难与欢乐及世间是是非非的观照方法,与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顺乎自然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求得个人心灵的平静,呈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陷于困局,迷茫不知所措时,苏轼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题西林壁》);面对兄弟分离,不能聚首的哀怨之时,他宽慰自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遭遇巨大磨难和痛苦时,他潇洒面对,笑言“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定風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人的一生,有欢愉、喜悦、幸福,也有悲哀、挫折乃至与磨难,这是人生的真实和常态。我们把幸福当作习以为常,而往往对不幸显得疲于应对或手足无措,这就需要我们从往哲先贤那里汲取智慧。现在的大学生,有聪明的头脑和强健的体魄,但有时也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智慧,或悲观失落、或一蹶不振,乃至于走向极端,令人扼腕叹息。所以,当他们遭遇到挫折的时候,苏轼宛如睿智和蔼的长者教会他们面对困难的办法:不要沉溺于悲伤和痛苦,不完美是这个世界的常态,珍爱生命,勇敢面对,凄风苦雨之后必然是艳阳高照。

4探寻生活的无穷乐趣

正如前文所述,苏轼没有被磨难击倒,这和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关。同时,也因为苏轼的兴趣广泛,他总是以好奇的眼光来探寻生活的趣味,更多地在人生中寻求美好的、可以令人自慰的东西。譬如他被贬到当时为远恶之地的岭南时,吟道:“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被贬儋州之时,他被这壮阔的碧海青天所吸引,“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性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没有趣味的人生是干瘪的。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努力时,个人的兴趣爱好往往无暇顾及,生活变得寡淡。大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前忙于学习考试,曾有的兴趣渐渐遗忘,进入校园以后大多又沉溺于电子产品营造的虚拟世界,一旦和这些东西分离,便觉得生活无味,口头常常挂着“郁闷”、“迷茫”等等类似的词语。大学是青年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当积极寻求正确的生活方式。苏轼告诉我们:其实不是生活无味,而在于你缺乏发现,大千世界,一草一木,都是趣味,重拾趣味,挖掘趣味,让生活过得艺术化一些。

综上所述,在苏轼专题的教学中,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找到许多的切入点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一方面传授了与该专题相关的文学知识,作家介绍、重要作品等,另一方面可以让古典文学与当下实际相结合,使其焕发新的活力,提升教学质量,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作者简介;李董清(1981.12-),男,汉族,云南昌宁人,硕士,副教授,保山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参考文献

[1] 张博.将思政教育融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七条脉络[J].品味经典,2019(08).

[2] 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文学苏轼课程思政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新形势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创新的几点改革
边缘化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思考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