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现代种业发展对策研究

2020-12-17李宗泽潘荣光王志丹

园艺与种苗 2020年12期
关键词:种业辽宁省全省

李宗泽,赵 丹,潘荣光,王志丹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科学技术和其他投入要素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是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内因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都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大力推进繁育推一体化,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种业安全。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建设的种业基地之一,农作物种业已被列入辽宁省农业产业化8大主导产业之一。《辽宁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辽宁省农业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中都明确提出要“加强现代种业建设,提高现代种业发展水平”。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辽宁要紧紧围绕“一带五基地”、“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瞄准加快建设种业强省目标,实现现代种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全省种子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这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 辽宁省现代种业发展现状

1.1 种业科技创新评价

1.1.1 审定品种数量。2018年,全省通过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以玉米、水稻、大豆等大田作物为主,且在品种来源上主要是以企业品种为主,基本可以占到审定品种数的50%以上。2018年,全省通过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数达到258个。其中,玉米、常规水稻、杂交水稻的审定品种数分别为203个、24个和2个。

1.1.2 保护品种数量。2016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农业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引导和推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促进种子企业逐步成为商业化育种的主体”。2018年,全省保护品种申请和品种保护授权主要以玉米、水稻、大豆等大田作物为主,且在保护品种申请主体和获授权主体上主要是以企业为主;申请品种保护方面,2018年全省申请保护品种的数量为135个,其中企业申请数为97个,占申请保护品种数量总数的71.85%;品种保护授权方面,2013—2018年期间,全省获得品种保护授权数量累计达到了201个,其中企业获授权数累计达到了100个,占获品种保护授权总数的49.75%。

1.2 种子生产与推广情况

1.2.1 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情况。与2017年相比较,2018年全省常规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情况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减。①常规水稻方面,2018年全省常规水稻种子制种面积为2 873.33 hm2,较2017年缩减12.04%。常规水稻种子总产量为2 500万kg,较2017年缩减19.02%;②玉米方面,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近年来辽宁省一直在不断优化玉米种植面积,导致玉米种子生产处于缩减态势。2018年,玉米种子制种面积、总产量分别为680.00 hm2和204万kg,较2017年分别减少47.96%和42.37%;③大豆方面,2018年辽宁省大豆种子制种面积、单产水平和总产量分别为1 360.00 hm2、1 926.45 kg/hm2和262万kg,较2017年分别减少41.04%、24.43%和55.44%。

1.2.2 主要农作物品种推广情况。全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推广表现不一,其中常规水稻和大豆表现突出。2018年,常规水稻前十大品种的推广面积和面积占比分别为25万hm2和63%,同比上年分别增加7.45%和18.87%。大豆前十大品种的推广面积和面积占比分别为6.6万hm2和81%,同比上年分别增加15.12%和2.53%。玉米前十大品种的推广面积和面积占比分别为55.6万hm2和28%,同比上年分别减少13.84%和17.65%。马铃薯前十大品种的推广面积为5.13万hm2,同比上年减少10.47%。

1.3 种子企业发展情况

1.3.1 种子企业数量与规模。虽然种子企业发展数量有所增加,但仍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2018年,全省共有注册种子企业317家,同比上年增加39.04%。注册资本大于1亿元的企业有6家,注册资本在3 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有61家,注册资本在500万元~3 000万元的企业有81家,注册资本小于500万元的企业有169家,其中中小规模企业占种子企业总数的比重达到了78.86%;种子企业资产规模有所缩减。2018年,全省种子企业资产总额为65.78亿元,同比上年缩减5.33%,其中资产总额大于2亿元的企业数仅为6个。企业净资产为46.72亿元,同比上年缩减5.52%。

1.3.2 种子企业经营业绩。种子企业总体经营情况不容乐观,各项经济指标整体均出现不同幅度缩减的发展态势。2018年,全省种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为19.67亿元,同比上年减少5.34%。商品种子销售收入总额为15.78亿元,同比上年减少18.74%。商品种子销售额占全国的比重也由2017年的2.72%下降到2018年2.23%。种子企业经营利润出现较大幅度缩减。2018年,全省种子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52亿元,同比上年减少28.97%。企业实现净利润总额为1.23亿元,同比上年减少35.60%。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也由2017年的3.86%下降到2018年的2.64%。

1.3.3 种子企业科研投入。种子规模企业的科研投入力度不断增强,尤其是在财政科研经费投入缩减的情况下,企业自主科研投入的规模依然保持不断扩大。2018年,全省种子规模企业科研投入总额为8 715.48万元,同比上年增加10.83%。其中,财政科研经费投入235万元,同比上年减少53.83%。企业自主科研投入为8 480.48万元,同比上年增加15.55%。科研投入占商品种子销售比重由2017的5.30%上升到2018的7.53%,科研投入占本企业包装商品种子销售比重由2017年的5.37%上升到2018年的7.54%。充分说明作为辽宁种子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子企业越发重视依靠自主科技创新来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

2 当前辽宁省现代种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

种子研发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的技术过程,而种子的自我复制性又使得蕴含在种子内的研发技术面临着较高的被窃取风险[1]。虽然近年来国家已经深刻意识到保护农业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应措施,如对植物新品种实施保护、对种子生产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等,但是面对目前辽宁种业普遍经营小、全、散的发展实际,增加了市场监管难度,执法难度大,整体环境差,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正规种子企业投入重金、多年研发出来的品种难以获得对等的利润,而套牌和假冒伪劣种子商却只要付出极低的代价就可以攫取暴利,而查处的难度又很大,从而导致部分正规种子企业对于继续投入科技创新的信心和动力不足。

2.2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辽宁现代种业发展的基础性研究薄弱,尽管种质资源丰富,但种质创新和改良等基础性研究相对滞后,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种质鉴定、基因发掘、新材料创制等科技攻关进展缓慢,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很难为育种研发所用,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省在育种新材料、育种新方法和植物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应用与推广也存在较大差距[2]。由于种子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在新品种选育和现有品种产业化推广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相对滞后,种子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产业开发能力弱,育、繁、推等各个环节衔接不畅,进而导致种业市场竞争力整体实力不强。

2.3 种子企业发展水平不高

一方面,种子企业由于原始积累不足,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商业化育种资源、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缺乏种业创新领军人才,企业商业化育种资源和技术力量相对有限,无法按照现代育种模式组织进行规模化技术研发创新,而是更多地依靠购买品种或者共同开发。与此同时,在现行科研体制机制下,鼓励和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措施还不配套、不协调,公共科技资源开放度不高、共享率低,市场化机制在创新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和持续投入的内在动力[3]。另一方面,由于直接面向企业的科研、财政项目比较有限,而且项目的持续性不足,导致项目开展起来后劲不足,尤其对种子收购贷款、知识产权变现、融资渠道等方面尚缺少一些实质性的政策支持。

3 加快辽宁现代种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进一步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按照新修订的《种子法》要求,要进一步明确农林主管部门所属的综合执法机构和委托的种子管理机构的种子执法主体属性,赋予执法人员查封扣押种子等行政强制权,对当事人拒绝、阻挠执法的,明确了法律责任。明确品种快速检测方法的法律地位,将无标签种子列入假种子范畴,要求标签标信息代码。限定农民自繁自用的常规种子仅能在当地集贸市场出售、串换。加快品种审定、登记、保护及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和市场监管的政府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为强化种子质量和信息可追溯管理和推进种子经营代理制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

3.2 继续扶持种子企业做大做强

引导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聚集。鼓励种子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建立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形成为纽带,通过契约建立持续稳固的合作关系,共享创新资源、分散创新风险、缩短研发周期和开拓市场空间。扶持种子企业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的自主科技创新活动,在新品种研究开发、新品种推广、市场占有率、生产经营能力等方面不断增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推动种子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强化企业自律,承担社会责任。引导种子企业建立新品种示范网络、销售网络、售后技术服务网络,不断有效延伸种业产业发展链条。

3.3 健全完善种业支撑政策体系

一是健全种子法规规章。完善品种审定、种子储备、种子案件处理规定等配套规章。制定品种权转让交易、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品种试验规程、审定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完善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种子标准体系[4];二是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加大种业财政投入力度,支持种质资源开发、常规品种培育、关键技术及标准研发;三是强化政策支持。鼓励科研人员向企业流动并进行成果转化,扶持企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明确对制种大县给予扶持,将种用农机纳入购置补贴,将优势基地划入基本农田进行永久保护,明确向种业提供信贷支持和种子生产保险补贴。

猜你喜欢

种业辽宁省全省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