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同黄花菜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2020-12-17韩志平张海霞

园艺与种苗 2020年12期
关键词:黄花菜黄花

韩志平,张海霞,张 琨,张 巽

(1.山西大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设施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山西大同037009;2.山西大同大学后勤管理处,山西大同037009)

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Bar.)起源于亚洲和欧洲的温带地区,学名萱草,又称金针菜、谖草、宜男花、安神菜,古名为忘忧草,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的蔬菜作物[1-2]。黄花菜对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强,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3-5]。甘肃庆阳、湖南祁东、山西大同、陕西大荔为我国四大黄花菜主产区[6]。大同黄花菜栽培已有600余年历史,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同黄花菜才开始规模化种植,进入21世纪以来大同黄花菜产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云州区乃至大同市的农业支柱产业。

1 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

黄花菜在我国的种植,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诗经·卫风·伯兮》中“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其中谖草即萱草[7]。汉李陵诗曰:“愿得萱草枝,以解饥渴情。”三国时嵇康《养生论》神农经上有言“萱草忘忧,乐为食之”,故萱草又名忘忧草。晋崔豹《古今注》载”欲忘人之忧,则赠以丹棘”,丹棘指萱草。唐白居易诗云:“杜康能解闷,萱草可忘忧”[3]。宋苏轼有诗云:“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又载“今东人采花跗干而贷之,名为黄花菜”[8]。这些记述,足见我国黄花菜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气息。

据记载,早在北魏建都平城时期,大同就有黄花菜栽培。初为采凉山的野生黄花引入宫廷园林作观赏植物,后逐渐为人食用。明朝嘉靖年间,大同开始广泛栽培并食用黄花菜,距今已有600余年。据传,有一年夏天李时珍在大同采凉山下的聚乐堡考察,正遇村里流行一种怪病。李时珍上山采黄花及其根熬成汤,分发给病人服下后疾病治愈。当地人盖了一座药王庙以资纪念,并开始广泛种植黄花菜。因此,早在明朝时大同就享有“黄花之乡”的盛名。

明末清初,大同黄花菜的种植和贸易得到空前发展。解放后大同城内大北门东北角的黄花街,即因明清时作为黄花菜的蒙汉贸易、通贡互市、市井交易场所而得名。清康熙年中期以后,大同作为九边重镇中北方重要的商贸中心,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大同府志》记载,乾隆三十四年(1709年)大同城有“布行、杂货行、干菜行”。干菜行即以黄花菜、豆角等制成干制品,专门销往漠北地区,是大同特有的行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清末至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同黄花菜种植遭到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恢复和发展。但在20世纪50~60年代,多为田边地头、房前屋后种植,农家自食,供销社收购。70年代中到80年代初,开始规模化栽培。1975年,大同县被确定为山西省黄花菜生产基地县,种植面积达666.7 hm2,年产量达1500 t。1983年,大同黄花菜获经贸部颁发出口黄花菜荣誉证书,成为山西省外贸骨干商品之一。1981—1986年,向东南亚、美国等出口364.4 t,年均出口60.7 t[9]。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10年来,大同黄花菜产业发展迅猛,呈现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扩张、产业化运作、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发展态势[10]。

2 独特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部,晋冀蒙三省(区)交汇处,距北京、太原、呼和浩特三大城市均约300 km[11]。介于112°34′~114°33′E,39°03′~40°44′N,处于37°~42° N最适宜作物生长的黄金纬度带内。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70%,主要集中于西、北及东北部,平川面积仅占30%,主要位于东南部。桑干河由西南向东北贯通全市,形成了两侧高、中间低、两山夹一川的槽型盆地,还有御河、南洋河、十里河等河流,平时水量极少,雨季河水暴涨。大同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鲜明。春季气温回升很快,平均气温6.5℃~9.1℃,多大风,降雨较少,平均降水仅56.1 mm;夏季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9℃~21.8℃,雨水集中,平均降水246.9 mm;秋季气温下降,平均气温5.8℃~8.4℃,平均降水73 mm;冬季长达4个多月,盛行西北风,平均气温-12.8℃~-6.3℃,平均降水8.1 mm。气候干寒多风,温差较大,年均气温6.4℃,最高温度37.7℃,最低温度-29.2℃,年降水量400~500 mm,无霜期100~156 d[12]。年日照时数3 000 h左右,年太阳总辐射5 600~6 100 MJ/m2,是全国光能最充沛的地区之一,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积累碳水化合物。加上气候冷凉干燥,昼夜温差大,适宜农作物糖分的积累,是高品质农产品的优势产区,更是黄花菜和优质杂粮的主产区。

大同黄花菜主产区云州区(原大同县),位于黄土高原大同盆地东北边缘,介于113°20′~113°55′E,39°43′~40°16′N[13]。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盆地平川为主。桑干河贯穿东西,大同火山群分布其中,册田水库点缀其上,是该区独有的地理优势。大同火山群影响着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水体等,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环境。该区属半干旱和半湿润交错地带,年均气温6.4℃,极端最低温-29.1℃,极端最高温36.1℃,平均日较差12.6℃~14.4℃。年均降水量389 mm,且65%集中在夏季,无霜期125 d左右[12-14]。云州区属典型的自然农业经济区,也是黄花菜种植的黄金地带。域内气温凉爽、空气干燥、阳光充足,且昼夜温差大,既有利于黄花菜植株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也适宜花蕾糖分的积累和耐贮性。当地降雨量少但地下水丰富,且无大型工矿企业,水源无污染,既可根据黄花菜生长需求及时给水,又不会因高温高湿而滋生病害。境内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利于黄花菜肉质根的发育,并形成苗大薹多的植株。独特的火山群立地地质背景又使该区土壤肥沃、养分充足,生产的黄花菜营养丰富,品质优良。

3 享誉全国的品质品牌优势

独特的地理优势、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使云州区生产的黄花菜品质在全国一枝独秀。中国财经出版社《副食品商品知识》描述,黄花菜主产地中,以大同黄花菜质量最好,花鲜嫩、色金黄、脆嫩清口[15]。大同黄花菜花蕾成熟时呈淡黄色或黄绿色,蕾嘴褐色部分很小,小棒锤形,粗壮饱满,单蕾鲜重3.5~5.0 g。蒸制后呈乳黄色,干制后呈金黄色,嘴顶微呈紫褐色,条子粗壮均匀有光泽,总糖含量高达38.4%,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脂肪,以及16种必需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16]。

与其他产区相比,大同黄花菜的品质优势十分明显。一是角大肉厚。大同黄花菜本身条形就大,加上采摘时间在开花当日,条形明显比由于气候原因、种植习惯等提前1 d采摘的其他产区黄花菜大。其干花长度12 cm左右,百花干重50~80 g,分别达到和超过了优质黄花菜标准;且肉质肥厚,花被裂片长与蕾长的比值可达0.72,超过优质标准0.65[17]。二是含糖量高。由于大同地区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大同黄花菜的糖分含量远高于湖南、江苏、浙江、四川等产地的黄花菜,采摘时常常因糖分高而粘手。三是天然绿色。由于主产地位于大同火山群下,土壤肥沃富硒,且空气和水源没有污染,加上采摘期间正逢干旱期,雨水很少,多数通过传统的自然晾晒法晒干,使大同黄花菜营养丰富,是真正的富硒食品和纯天然绿色食品[18]。四是耐贮性好。干制大同黄花菜在阴凉干燥处存放1年也不变色,其他产区的干制黄花菜存放3个月后就会逐渐发红变暗,耐贮优势十分明显。

大同黄花菜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食用品质均在国内名列前茅,几十年来被权威部门认可,并在国内、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12次荣获金奖,远销香港、东南亚、欧美等地,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铸就了享誉全国的品牌优势。1983年,大同黄花菜被外贸部授予“最受欢迎产品”,并成为山西省“知名产品”。1992年,在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2003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19]。2007年,被中国名优产品协会评为“国家优质名牌产品”。2008年,在香港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9年,在首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10年,在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中国特色农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14年,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获得金奖。2018年,在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2005年,大同县黄花合作协会注册的“大同黄花”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原产地保护认证。2006年,成为山西省第1个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8]。2017年,通过农业部绿色有机地理认证,同年9月,又获“山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这些荣誉进一步提高了大同黄花菜的品牌价值和行业声誉。

4 持续有力的产业扶持政策

近年来,大同市委、市政府和云州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扶持黄花菜产业发展。2011年,大同县委、县政府把黄花菜确立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针对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生产环节,制定了土地流转、资金扶持、技术服务、招商引资等一整套政策[14,20]。农户每新种667 m2黄花菜补贴500元,2017年以后,贫困户每新种667 m2黄花菜补贴1 000元;连片种植13.3 hm2以上的,免费打井,配套水、电、路、渠;种植0.67 hm2以上的农户和33.3 hm2以上的村,帮其铺设晾晒场[14-15]。气象局在采摘季节免费为种植户发布天气预报,人保财险公司开设了自然灾害保险和目标价格保险业务,且政府给予一定补贴,降低了种植风险,保证了农户的收入。

2013—2014年,大同县委连续出台相关文件,安排部署黄花菜产业发展工作,县政府成立了黄花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和“黄花产业办公室”,全面负责黄花菜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宣传促销、督查考核等工作,设专人受理黄花菜种植加工相关问题,定期发布供求信息,逐步形成了县、乡、村3级技术服务网络[10-11,20]。同时,县政府积极引进和培育黄花菜种植、加工、销售及科研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倾斜[11]。鼓励企业上马烘干设备或流水线,开发研制冰鲜黄花、黄花饼、黄花酱、黄花茶、黄花化妆品等新产品,为黄花合作社订制旋耕机、植保机械等农机设备,为种植户、加工或销售企业争取贷款,帮助联系采摘工人或志愿者等[10,21]。这些措施推动大同黄花菜产业逐步走上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加工、品牌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2018年,大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大同市黄花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扶持黄花产业发展十条政策》,设立黄花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建设以黄花菜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对新引进或新认定的省级以上黄花生产加工企业给予奖励,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黄花种植基地,对种植户和合作社新栽黄花前2年给予补贴,对新型经营主体的黄花生产建设项目给予用地指标倾斜和农机补贴,对购买晾晒、烘干设备开展黄花初加工的种植户给予补贴,对黄花菜批发零售主体和电商平台主体给予奖励,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黄花研发机构和实验基地[22]。

以上政策措施紧扣黄花菜种植、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合作社、企业投身黄花产业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大同黄花菜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到2019年底,大同市黄花菜种植面积达到1.53万hm2,仅云州区黄花菜种植面积达到1.13万hm2,覆盖全区10个乡镇,形成了1个0.13万hm2片区乡镇,9个0.067万hm2片区乡镇,109个黄花种植专业村,95个黄花专业合作社,15家黄花菜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23-24],“一区一业”发展格局基本成型,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总之,从大同黄花菜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品质品牌优势和产业扶持政策等方面分析,大同地区特别是云州区发展黄花菜产业具有明显而独特的优势。地方政府、专家学者、种植大户、企业人士应齐心协力,从政策措施、资金扶持、产品开发、品牌建设、文化挖掘、包装宣传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发力,使大同黄花菜产业的发展态势更加强劲,进一步提升大同黄花菜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知名度,推动大同黄花菜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黄花菜黄花
云小萱:助大同黄花飘香
山西大同 黄花菜丰收在望
三利黄花:三代人专注59年
为什么干黄花菜比鲜的更安全
黄花菜“凉了”
小黄花 有“钱”景
为什么干黄花菜比鲜的更安全?
黄花梁啊黄花香
路边种黄花“一种三得”
健脑解郁黄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