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生活,构建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课堂

2020-12-16陈正强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5期
关键词:知识理解学以致用激发兴趣

陈正强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课堂中,教师应该使用一定策略逐渐激发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即学生应该在学习时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被迫的。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从生活实际入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打造一个适宜学生学习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激发兴趣;知识理解;学以致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还很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都有所欠缺,所以数学教师如果直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绝大部分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因此,为了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应该摒弃照本宣科的教书方法。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值得被广大数学教师采用。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结合生活,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课堂,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这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数学成绩。许多数学教师在课上都会使用各种教学工具和各种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时一些不符合学生性格特点的教学方式可能会引发不良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不妨结合生活去展开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构建出恰当的生活场景,有助于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方式适用于各种性格特点的学生,同时也十分适合认知特点比较局限的小学生。此种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这一节时,我以学校图书馆的书为例,向学生讲道:“大家有没有去参观过咱们学校的图书馆呢?”班上绝大部分学生都回答道:“参观过。”接着,我向学生讲道:“咱们学校里有220本童话书,是整个图书馆全部图书的五分之二,那大家能不能算算咱们学校的图书馆里一共有多少图书呢?”学生都知道图书馆里有许多童话书,但却从未了解过图书馆里书的数量,所以这个问题有效地激发起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全班学生都拿起笔在纸上开始计算,这个问题很好地导入了我这节要讲的新课,接着,我引入了“单位1”的概念,并在黑板上画出了线段图辅助学生理解,学生的听课积极性非常高。

二、知识理解更加全面

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不仅需要保证学生的听课率高,还应该保证学生都能听懂教师讲了什么。教师结合生活进行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更加全面、详细。由于数学语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当教师把知识融合在生活中时,抽象的语言会变得直观、易理解,这能有效简化教材上知识点的难度,同时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可以说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帮助学生在理解知识时更加全面。

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下册“负数”这一节时,由于负数这个概念学生在以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当他们刚刚开始学习时,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小学生一遇到有难度的知识点,就容易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于是,为了降低这一知识的难度,我先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了丰富的生活实例。比如,天气预报中出现的零下几度、存折上的支出等等,这些都是在生活中常见的负数。学生先听完这些实例,再去看课本明显就变得更容易理解了。在讲解向东走200米记作200,向西走200米记作什么时,很多学生都能立马回答出来,听课效果非常理想。

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每门学科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就像学习了语文过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而针对数学这一学科而言,数学与现实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学习了数学过后,学生也能利用数学理论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大可以将教材上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从生活中的角度展现出教材上的数学知识,这能有效使学生的思想跳出课堂,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下册“百分数”这一节时,特别是在讲利率时,我对学生讲道:“你们有没有陪自己的父母去过银行呢?”学生纷纷点头,表示去过。接着我又问学生:“那大家一定都知道在银行存款是有利息的,可是利息要怎么算呢?”班上的学生对这些知识并不了解,于是我以教材上的例题为例,向学生解释了“本金”“利息”“利率”三个概念,并让学生试着去计算教材上的例4。学生做完后,我从课件中又找出了两道生活中计算利息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班上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的将百分数转变为小数,接着进行计算。做完练习题后,我问学生:“大家学会这部分知识点后,以后陪父母去存钱时,是不是就会计算利息了呢?”学生都表示会了。

总而言之,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割裂开来,造成学生逐渐成为“考试机器”,除了会做题,完全不会加以运用。而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使用结合生活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加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学有所用,从而感受到學习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丽娟.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2).

[2]柯惠红.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01).

猜你喜欢

知识理解学以致用激发兴趣
利用实验教学优化物理高效课堂
让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分组合作教学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尝试写诗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理解为本,提升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