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问题探析

2020-12-16湖北省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430010王彬彬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0年3期
关键词:工具课件融合

湖北省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430010) 王彬彬

1 前言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为了适应信息化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鉴于此,全国各地学校信息技术设施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已经由普及发展迈入精细发展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从最初的计算机学科教学到多媒体辅助教学再到现在的电子白板互动课堂,信息技术的应用日趋成熟并成为当前热门的教学方式,促使教育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

2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内涵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信息技术不仅被看作是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同时也是教学环境的构建工具,更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以及情感发展的工具,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是学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地说,融合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提供各类资源,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构建和谐、互动、高效的课堂。融合的目的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目前,随着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和方式的普及,各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途径和方法。简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就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师生认知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从而有效地促进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持续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以便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课程目标。

3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3.1 信息资源丰富多样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获取知识,拓展他们的认知和经验。

3.2 信息传播速度快、处理高效

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容量大、传播速度快、形式多样等特点,各类信息处理起来自动高效。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征,在网络中更加方便地查阅、加工、使用各种信息,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学习提供了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

3.3 课堂交互性、合作性强

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信息共享与交流的有效方式,基于计算机的数字媒体具有很强的动态交互性,可以实现一对一的交流,也可以实现一对多或者多对多同时参与的交互,这样大大促进了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间进行合作学习。

4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标要求、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形象逼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和生动活泼、利于学生交流互动的教学氛围。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日渐暴露出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存在的误区,主要是对融合的深度认识不足,以至于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不能充分展现。比如有些教师虽然有意识地将多媒体技术以及一些学习系统平台应用于实际教学,但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活动各要素缺乏系统的科学性整合,最终书本知识被原汁原味地演绎成所谓的多媒体课件,这种融合观指导下的课堂实效可想而知。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交流互动的方式和教学内容等并无大的改进。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并未真正发挥出来。

4.1 教学中信息技术喧宾夺主

在大量的课程调查中发现,许多教师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讲解知识及演示实验的工具,课堂成为了视频、动画、图片等素材堆砌起来的展示课,信息技术设备沦为多媒体播放器。学生看得多,真正参与课堂学习的时间很少,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只是被动地接受大量信息,记忆式的学习知识,在课堂上真正入脑入心的收获少之又少。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而在实际教学中,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堂教学仅仅是多媒体和白板的简单叠加,教师沦为机器展示操作员和课件讲解员,这样表面看似信息化的课堂,实则非常传统。课堂失去了活力,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教师形象的肢体语言、示范性的课堂板书演示、实验的操作技巧、教具的创新使用等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教师的教学毫无感染力,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4.2 一味追求华丽的课件设计

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各种教学资源叠加在课件中,将教学课件设计得十分花哨,殊不知太过华丽的课件设计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有些教师过分追求大容量、高效率的课堂节奏,甚至连一些必须由教师板书示范的解题过程等内容也用课件播放的形式代替,导致学生课堂上一看就会,课后练习训练和试题测验一做就错。

4.3 无视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

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功能和显著的使用效果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然而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由于教育理念的落后、缺乏必要的培训,仅仅把它当作播放课件的工具来使用,未能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交互功能,没有把“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的主要理念落到实处。

4.4 缺乏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策略

(1)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制作及操作技术不过关、使用不合理等原因,有些教师甚至直接把网络上的课件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没有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情做必要的预设和改进,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的作用和优势,致使没有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节奏和进度加快。部分教师唯恐课堂内容过于单薄,故将很多教学资源都纳入课程设计中,以期让学生在短短的40 min内全盘接受。殊不知过于复杂的教学设计,反而会剥夺学生记忆、想象、思考、理解的时间与空间,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5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对策

融合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认识。

5.1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要更新理念

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之所以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就是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没有紧跟时代步伐,没有针对新课改的要求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仅仅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课堂中没有充分留给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机会,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激发,这实质上仍然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注入式教学。因此,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远胜于实现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优化情境创设的工具、开拓学生创新思维的工具和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的工具,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多元化学习中学有所得。

5.2 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手段要互补

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确实有其优越性,但它只是实施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不是唯一的,其他常规教学辅助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融合,使信息技术教学真正成为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辅助方式,使各种教学手段优势互补,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优势,克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只有正确地权衡利弊,才能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3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要加强教师培训

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等能力,已成为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职业素养。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中要加强教师培训,培训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课程理念培训;二是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操作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一线教师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树立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辅助教学的意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够运用信息工具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集成、融合、运用,从而不断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4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要讲究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创造出图、文、声、色并茂的教学环境,可以把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各种媒介组合起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信息化学习氛围。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之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能够有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中与师生交流互动,学习起来入脑入心,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 小结

面对不可逆转的技术发展和时代变化,教与学正在信息技术的参与下重新磨合。我们既需要信息技术带来的活力与生机,又必须准确把握其使用分寸。在全面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势的基础上,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保持传统课堂教学特质的基础上,实现突破与创新。

猜你喜欢

工具课件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融合》
“巧用”工具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