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路径
——以普通高中生物教学为例

2020-12-16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第一中学013750王灵凤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0年3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普通高中创新能力

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第一中学(013750) 王灵凤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教育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作为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阶段的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1 当前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家层面虽然全力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德智体美芳全面发展,然而一年一度的高考政策还未改变,高考分数还决定着学生能否上大学甚至上好大学。在高中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教学中,由于课程特点等主客观原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几乎涉及不到。高中生物课程以实验为基础,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为有利,然而高中生物在高考中仅是综合试卷的一部分,学生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部分生物教师在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认识误区,没有在平时授课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认为学生学好生物课程基础上,再做些课外生物试题,应付考试就足够了,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在普通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现路径

2.1 高中生物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高中生物教师要转变以单纯讲解生物课本知识为主的教学思维,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主要目标。要正确地认识创新方式,改变固有思维,如仔细观察生物实验的新发现,综合性生物试题的快速求解方法等。教师要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大胆实践,明确创新方向,开展生物课程教学。

2.2 创新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验课上,学生对实验操作方法和过程稍有不注意,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就会大打折扣。在生物实验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索生物世界的欲望,从而使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加深理解和记忆;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生物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做一些简单、生动、实用的趣味性实验。实践出真知,多做结合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实验,学生就容易扎实掌握生物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生物与自然联系最为紧密,在生物课教学中,教师也可采用情景引入、观察导入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观察、思考、学习,积极主动获取新知识;生物课程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多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可把抽象的生物知识具体化、通俗化。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巧设并引导学生质疑,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动力”

周海中教授说过:“没有思想自由,就不可能有学术创新。”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将课本知识全部讲解给学生,一节课根本就没有学生提问的机会,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笔记做得满满的,这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求相背离。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要巧设质疑,让学生有质疑精神。如在讲解“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时,教师提出:“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让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上课,对后面讲解的内容就会加深理解并掌握;如在讲解光合作用时,教师提问:我们一直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为何氧气总是无穷无尽地吸不完?这样学生有了疑问,就会带着疑问听课、思考。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教师所讲的解题思路、解题步骤等教学内容提出质疑。通过质疑,学生的思路就会变得开阔。让学生质疑,也是学生思考、学习的过程,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动力”。

2.4 多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源头活水”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教学过程重实践,让学生能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面对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在第二章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所以,教师要根据生物学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好新课标理念,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教学,将现实生活中“源头活水”引入生物教学中,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并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中的某些现象、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在上新课前,从学生身边事说起,引出教学内容,并且留给学生几天的时间去仔细观察、思考。学生观察、思考能促进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拓展思维空间。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也使学生的兴趣大增,感觉生物不再深奥难懂,这样就把教材教活了,学生也能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5 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有利条件

俗话说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有的教师潜意识中就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观念,容不得学生提出质疑或指出自己的小失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听教师讲,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抹杀,创新欲望被遏制。所以,生物教师要调整好心态,不能将个人的坏情绪带到课堂,相反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在课上多交流,课下多沟通。教师多一些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相互补充,形成教学相长的和谐局面。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普通高中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教育
假期归来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