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应然选择,力量之源与现实路径

2020-12-16

关键词:特色文化发展

林 岩

(青岛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党和国家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出的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发展战略。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推动当代农村文化繁荣复兴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和内在动力。文化自信作为对文化问题的一种积极精神状态,蕴含着涵养文化创造的精神底气和应对挑战、克服阻力的精神能量,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的精神支撑、精神动力作用。乡村振兴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实现动力和持守定力,是乡村文化繁盛的重要条件,也是乡村振兴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是乡村发展的应然选择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自信作为支撑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发展环境中的人的精神要素,是培育和提升乡民对于本土文化的价值认同的重要依据,对其文化生命力及其未来发展前景形成坚定信念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其自身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律,又必然是一个主体有意识建构促成的过程。研究和把握乡村振兴视域下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客观依据和条件、实现路径,是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以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催生了文化自信的新课题。乡村振兴战略是改革开放发展到新阶段,解决农村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攻坚克难的新举措。文化自信是传统农村经历了革命化、现代化初步洗礼之后,在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发生巨大进步之后的必然产物,乡村振兴战略为其提供了发展契机和生长空间。乡村振兴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和逻辑必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政治、社会、生态、文化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中,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在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之后产生了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体现为文化层次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诉求,如何在城乡文化、中西文化高度融合的今天形成乡村居民自己独到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家园,是当代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文化自信的问题也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相较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和急剧变化的农村社会,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并未实现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乡村生活环境急剧变迁,乡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渐失其生存载体,在城市文化与现代文化挤压下,生存空间相对狭小。在现代化的价值观念冲击和新的生活方式的包绕中,传统乡土文化价值理念难以承载起现代农民的精神世界,难以满足其精神追求,乡村居民的存在感和幸福感降低,文化自信严重不足,文化底气相当匮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精神生产,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行动,也就是说,人类会思考,能创造,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是人有精神需要,人类需要文化支撑和信仰支撑以获得生存的意义和动力,农村全面振兴,内在地涵盖着文化振兴,文化振兴的一个重要标识就是文化自信,即对本地域文化有着充分的了解,产生深深的归属感和依赖感,这就构成了乡村振兴下文化自信的现实逻辑起点。

乡村振兴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战略任务。进入新时代,农村处于弱势文化区域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问题客观存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从根本上改变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振奋乡村“精气神”,发挥乡村精神在文化振兴中的灵魂作用,关键在于提升农民的职业自信和身份自信,增强农民对自身职业的认可,提升对乡村文化的自觉自信。乡村振兴视域下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农民对自身生产生活的认同,激发其改变农村现状的信心和决心,为乡村建设提供更为强劲的内部精神动力,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进乡村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乡村地域特征和人文色彩的维护,具有积极意义。惟其如此,乡村文化振兴才能获得实质性进展,乡村文化才能真正繁荣发展起来,真正发挥在乡村建设凝神聚魂作用。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与实施作为新时期党和政府对农村农民的深切关怀和深谋远虑,是为了实现农村的更好发展,说到底,也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文化自信作为人的精神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体现,构成了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实现维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自信赋予乡村振兴以实质性内容和独到性特质,是贯穿乡村振兴战略始终的核心使命。随着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和实践推进,必将为文化自信提供更为广阔的生长空间、更坚实的发展基础、更强劲的发展底气。

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

深入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自信生成的各种条件联系及其逻辑关系,准确把握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自信生成规律性、对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稳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意义重大。

(一)悠久的农耕文明构成乡村振兴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的文化根基

文化自信建立于文化觉知的基础上,即文化自信的生成首先要深入了解和感知其来源、历史、形成及特点,这是形成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的发展延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为乡村振兴下文化自信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文化基因。悠久的农耕文明,浓郁独特的乡土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构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的文化的深厚文化根基。但是,在现代条件下,城乡二元体制及由此而来的城乡差别的拉大挤压了乡土文化的生存空间,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不同程度地冲击了传统价值观,农村居民居住条件的变化使得传统乡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传统乡土文化的生存逻辑遭遇了现实的破坏,乡村历史文化面临着艰难的发展困境。任何民族的文化发展都不能割断历史,都必须建基于自己的历史文化。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全面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涵是传统文化的振兴,关于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振兴,习近平提出传统文化“两创”方针,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2页。,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文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现阶段保护和发展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深入挖掘农耕文明的精神价值、道德规范、人生智慧,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乡村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展示其特有的精神魅力。惟其如此,才能留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保留农耕文明的基因,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充足的动能支持和精神支撑。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新发展成果形成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

特定文化总是发轫于特定的社会存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决定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发展乡村先进文化为主要方向。马克思主义从20世纪初传到中国,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固然与其科学性分不开,更为重要的是它契合了中国民族心理需求和实践需求,与中国文化基因的价值追求高度吻合,这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更是后者生成的根本动力和条件。历史已经见证了近代中国人三大选择的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不仅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生命力,还昭告人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需要辩证对待传统文化,不能割断文化传统,也不能简单沿袭、生硬搬抄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扬和传承乡土优秀传统时,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精神、文化本质进行时代化的凝炼和提升。以马克思主义精神内核为指导,运用和创新传统的文化形式、文化符号激发和唤起人民对文化的记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奠定坚实根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不仅来源于传统文化,更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的发展成就和基于上述内容的文化。当代中国乡村的文化自信更多来源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的感知、认知,后者为文化自信提供了价值指向和实践指向,坚实、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基础,构成了当代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自信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奠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的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

文化自信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深深植根于社会的物质生活实践和文化生活实践。任何文化都立足实践,源于生活,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完善。改革开放后,当代乡村社会方式和生产发生了巨变,在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中,乡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文化的繁荣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前提和条件。进入新时代,为解决当前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满足人们多方面多层次需求,党和政府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是美丽乡村事业的“迄今为止最为重大的利好”(2)魏玉栋:《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3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在这一战略中,“培养广大民众弘扬中华文化的自觉行动,并树立起文化自信”(3)张军:《乡村价值定位与乡村振兴》,《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1期。成为乡村文化建设最为核心的、最有深度的目标。乡村振兴带来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进步,从而推进美丽乡村实践全面进展,物质丰富,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文明,乡村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来源和现实基础。同时,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的关键在人,坚定文化自信能打造乡村核心的“精气神”,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为美丽乡村长远发展提供精神支持和信念支撑。这就需要把提升文化自信落实到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的实践中来,否则,一旦失去文化自信的充足底气和力量源泉,文化自信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了现实载体和依托。因此,大力推进美丽乡村事业的新发展,是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信强大底气的根本举措。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持续发展与协调推进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后盾

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自信的生成是基于文化发展状况的,受到民族国家文化发展水平和程度的限制和制约,更为根本受制于民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层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歌猛进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厚植了根基,注入了更为充沛的底气和能量,使得中国在几十年内文化自信获得大幅提升,嬴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国际舞台上日益活跃的重要力量。历史和现实充分昭示,文运与国运相牵,文化发展和文化自信与国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化自信系于国运兴衰,国运兴,文化兴,国运衰,文化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增进文化自信,不仅需要乡村地域的全面振兴,更召唤整个国家民族社会的整体进步。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中国走上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新生。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乡村振兴只有在民族国家的发展进步中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才能真正得以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坚定中国文化自信,要从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视域出发,正确认知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进步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将乡村振兴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进程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推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中坚定文化自信,惟其如此,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动力和保障,强大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自信的底气。

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推动传统乡土文化“两创”,牢牢夯实文化自信的文化根基

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民族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特别是优秀的历史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的记忆及财富,通过代代相传而深入民族的血脉深处,代表着民族最突出的性格和特点,成为民族标识和民族认同的心理基础。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乡村作为中华历史的发祥地,成为乡土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域,有着优厚的乡土文化资源。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乡村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乡土文化慢慢失去了其生存的条件和空间,不少文化资源面临着失势、失传、失语的尴尬。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不能失去自己的特色,不能没有从优秀历史文化中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代表了新时期党和国家在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民族文化复兴重任上的使命担当和正确选择,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战略指导和路径指导。文化自信首先必须立足于中国本位,更要面向未来,守本开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乡村振兴要实现文化振兴,提升文化自信,必须固本溯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为根本,结合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实践和农民的现实需求,探寻其传承载体和形式,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和现代转化。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静态保护和活态利用有机结合,使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让风格各异的乡村文化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靓丽名片。

(2)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发展,坚实文化自信的理论根基

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在其指导下,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巨变。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不断创新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就没有中国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理论根基和重要来源。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而提出的新战略,彰显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理念、人民情怀及深谋远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又一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乡土环境的传播,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和乡村振兴的实施而不断得以加强。同时,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用马克思主义凝练、升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并不断创新传统文化的当代表现形式,探求新时期传统文化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模式,以此增强乡土文化的文化觉知和文化认同,增强职业认同和文化归属,形成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进程和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转化成乡村振兴的共同理想和精神追求。

(3)以乡村全面振兴为契机,全方位打造文化自信的良好生态,形成生成文化自信协同效应

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期“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重要部署和发展规划,是包含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内的全面振兴。乡村全面振兴为文化自信生成与涵育提供了坚实的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为乡村文化自信获得良好的发展生态提供了可能条件。首先,以乡村经济发展为带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构造有利于文化自信形成的物质基础。乡村经济发展在乡村文化自信生成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积极探寻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子,发展新兴产业,打造乡村振兴产业链,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发达,提升乡村发展生产力水平是文化自信生成的根本要求。其次,以乡村文化振兴为动力,创设有利于文化自信生成的精神需求和文化氛围。注重发挥传统文化在乡村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势,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提振农民的精气神,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中涵育文化自信。再次,以生态振兴为要求,构设文化自信生成的文明环境和载体。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整洁的村容村貌,并在其中融入、渗透、体现地域性深厚的文化底蕴,“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构筑文化自信生成的良好生态环境。最后,以组织振兴为保障,建构文化自信生成的有效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治理的新要求,通过治理有效的组织、制度、文化建构,培育“三治”意识,养成“三治”文化,提升“三治”能力,形成村民尊法守法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觉,养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行为习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乡村文化,塑造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新的道德标准,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对于改变人们对农村农民的认知,增强农民职业角色的认同感,培育乡土意识和乡土精神,促进文化自信生成具有积极意义。在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在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中,通过规划设计,主动创设文化自信的良好生态,有效促成各个领域协同发力,催生文化自信,形成协同效应。

(4)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以更强的实力和更好的发展筑实文化自信根基,厚植文化自信底气

“四个自信”的本质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增进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涵养有力量有底气的文化自信,需要有效筑实文化自信的根基。这个根基,从根本上来讲,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创新发展,带来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和中国力量的历史性提升,有力支撑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些列新理念、新思想,推动了一系列新战略、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推动发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极大提升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自信,增进了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产生了积极的国际影响、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更加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新画卷,更为全面系统地筑实了文化自信的根基,充沛了文化自信的底气。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并非“自说自话”的文化自信,而是一种实现了从国内延伸到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展的民族文化自信,作为中国标识的中华民族精神,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国际影响日益扩大。这种文化自信的增强,没有科学理论指引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及其带来的当代中国跨越式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伟大历史进程中,进一步提振文化自信,需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坚持新的发展理念,继续推动发展,需要更多的实践创新和基于实践的理论创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自觉探索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背后文化自信生成规律,更加清晰地展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新特征和新气象,是时代赋予中国人的文化使命和文化责任。

猜你喜欢

特色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