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法实现高中音乐鉴赏课“文化理解”的教学研究

2020-12-15陈如意

北方音乐 2020年19期
关键词:文化理解体验式教学法音乐鉴赏

【摘要】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文化素养、审美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核心素养教育被日益关注,高中音乐教育开始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力,但是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师生对音乐学习,尤其是音乐鉴赏课较为忽视,学生在音乐“文化理解”方面的教学也存在问题。为提高当前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培养,本文积极探讨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实现高中音乐鉴赏课“文化理解”的教学,为高中音乐教师提供更多教学参考。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鉴赏;文化理解;体验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9-0184-03

【本文著录格式】陈如意.体验式教学法实现高中音乐鉴赏课“文化理解”的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2020,10(19):184-186.

融入和体验是高中音乐鉴赏课实践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学生音乐“文化理解”的有效途径。在音乐核心素养对“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的要求下,通过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文化的探索和求知,才能更好地推动高中音乐教育发展。

一、高中音乐鉴赏课“文化理解”核心素养概述

(一)“文化理解”的内涵

在2017版教育部新课标要求中,要求高中音乐鉴赏课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方面核心素养。文化理解是指借助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多种途径,对不同文化和语境之下音乐艺术人文内涵的理解,文化理解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能够在上好音乐鉴赏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理解音乐鉴赏的丰富内涵,将音乐审美融入现实和生活[1]。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三大核心素养是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二)高中音乐鉴赏课“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在新时代教育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视和关注,在素质教育时代,音乐教育得以深入有效开展,关键在于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要让学生具备主动进行音乐鉴赏的能力、创新力和习惯,才能更好的推动音乐教育发展。在高中音乐教育中,音乐鉴赏课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在音乐鉴赏课中,审美能力的提升主要靠学生不断见识和积累优秀音乐作品,能够从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方面进行分析,能够在音乐鉴赏过程中获得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高中音乐鉴赏课“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中音乐学科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高中音乐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对音乐学科教学现状和音乐鉴赏课教学情况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师生对音乐学科教学缺乏重视

对音乐学科不重视,是当前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这一情况在师生身上都是存在的。因为音乐学科不计入高考,学生并不会花费太多精力在音乐学科上,音乐教师在高中大教育氛围和环境影响下,也逐渐认为做自己所教的科目“ 不重要”,不能从核心素养和全面培养角度进行教育思考,这就导致学生所接触的音乐文化、音乐作品很少,从文化理解到审美感知方面都难以培养,更难说艺术表现能力。

(二)音樂教学内容单一且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单一,是当前高中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一项问题。在各个学科教师都重视进行教学创新的阶段,高中音乐教师关注音乐教学创新,会积累一些素材和新的教学方式,但是更多教师习惯遵循课本,对课本内容进行书面讲解,没有进行消化和转化加工,教学内容没有深入展开[2]。另外一些教师虽然注重搜集音乐知识文化,但是没有融入课堂和学生生活,音乐课堂的拓展效果并不理想,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始终处于一种觉得枯燥无趣的状态,不能主动积极学习和进行音乐鉴赏。

(三)“文化理解”教学存在一定问题

音乐文化的理解是需要借助一些载体和媒介的,不能以理论知识直接灌输的方式,这些载体和媒介可以是音乐背后的故事,是一首优美的乐曲拓展,给学生营造一个空间和环境去体会、感知、感受音乐,提升学生对音乐文化理解的能力和积极性。但是在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中,却没有给学生构建这样一个文化理解的空间,学生音乐课学习理论知识过多,缺少欣赏、探究、了解音乐的环境,音乐课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实施价值,音乐教育的作用难以发挥。在音乐鉴赏课文化理解中,学生需要更多体会和欣赏的空间,解决这一问题,才能解决高中音乐鉴赏课文化理解教学的问题。

三、高中音乐鉴赏课“文化理解”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与实施基础

想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让学生在音乐鉴赏课中得到全面培养,就要重视音乐鉴赏课的创新和实践效果,在不断实践探究中丰富音乐鉴赏课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更多用心感知和进行文化理解的空间。体验式教学法就是音乐鉴赏课实施和促进高中音乐教育“文化理解”落实和进步的重要途径,善用体验式教学法,将给高中音乐鉴赏课增添新的活力。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模拟的方式进行教学过程重建和重构的方法,通过体验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进行部分或者全部还原,能够引导学生从更科学的角度和方法层面,对所学的音乐进行分析理解,创造学生独立思考的音乐空间,让学生创造、创新、感知、理解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提高。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实施基础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文化理解”培养和塑造中,体验式教学法能更好的激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音乐学习中,让学生逐渐养成感受美好、创造美好的习惯,并感受到这其中的乐趣,更主动的对音乐文化进行理解和探索与思考[3]。在体验式教学法推动高中音乐鉴赏课发展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需要确保构建体验式教学条件,创设好的基础,才能高效实现学生音乐文化理解的培养。

四、体验式教学法实现高中音乐鉴赏课“文化理解”的教学应用策略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文化理解”教学中,有效的教学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更多元化的音乐感知和接受方式去体会音乐艺术的人文内涵,将文化理解和音乐审美活动结合。处于这样的考虑,高中音乐鉴赏课“文化理解”教学中,可以结合体验式教学法,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究。

(一)多媒体情境教学,构建沉浸式音乐课堂

无论是“文化理解”还是音乐鉴赏,都要在特定的情境下,保证“视听”同步,能够给学生构建更好的体会、感知音乐的环境,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音乐情感上的理解和文化方面的探究,进而理解和领略到音乐的美好。高中音乐鉴赏课“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让学生自身文化内涵、人文素质提高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能够塑造学生更健全的人格和情感与文化理解力,所以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文“文化理解”素养培养中,教师要注意用多媒体设备和技术,给学生创设更好的体验式音乐学习环境,将“音乐”“画面”同步,让学生在鉴赏一首音乐作品时,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作品上,从更直观和视听结合的多媒体环境下感受到音乐的媒体,培养更多音乐情感,引发学生自己主动的思考,让学生在沉浸在音乐情境的基础上体会音乐更深层的艺术和文化性,用沉浸式情感体验塑造学生品格。

以高中音乐鉴赏课《高山流水志家国》这一课为例,虽然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思考能力,但是对于这一音乐背后宏大、抽象、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不能很好理解,也较难将高山流水和家国情感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学生构建更立体的音乐鉴赏环境,让学生理解这一音乐背后各个文化元素的内涵和意向,并且将这些文化内容都联系起来,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音乐的理解。教师可以在初步播放欣赏音乐之后,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奏琴的视频,让学生思考古琴的价值,再穿插讲解古琴背后的文化,在二次欣赏这一曲目时,将乐曲古朴悠远的琴音和大自然、中国山川风景等视频和图画结合,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共同体会音乐背后的文化意象和想表达的意图,并穿插一些中国其他类似的古琴、古筝曲目的片段,进行穿插欣赏[4]。在这样一系列结合多媒体的情感激发下,让学生的对“高山流水”背后的文化意象有更深入的理解,听出音乐背后对自然的热爱、天人合一的思想、对祖国山川的热爱,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古琴作为中国国家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将音乐的人文价值和内涵通过多媒体影音这样更直观的方式展现,让音乐的审美情趣获得渗透,让学生更能轻松的在视听结合的体验中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流行音乐进课堂,打造多样性文化融合课堂

很多高中生在音乐学习和鉴赏课上学习效果不好,主要是由于对音乐鉴赏课缺乏兴趣,认为音乐鉴赏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过少,不能产生共情和喜爱,而这种不喜欢就会影响学生文化理解的兴趣和主动性。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在音乐鉴赏课中将流行元素与音乐鉴赏教学内容结合,顺应高中生追求美好和浪漫的心理特点,在流行与传统音乐结合的基础上构建更具有活力的体验式客养,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和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自主在班级中分享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从情感、歌曲演绎技巧和歌曲模仿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先产生和教师教学思想与文化上的共鸣,再将现代流行元素与目标音乐鉴赏课内容结合,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背后也与音乐鉴赏课内容具有文化内涵上的联系,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课上课下都积极进行主动的音乐鉴赏和对音乐文化理解的逐渐积累。

例如在《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音乐鉴赏课中,鉴赏内容出自中国古典诗词,而近年来由于中国风和古风歌曲的逐渐盛行,在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中,也有很多这类以古诗词改编来进行演唱和创作的歌曲,受到学生的广泛喜爱,比如《琵琶行》《锦鲤抄》等,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课讲解时,可以从这些学生当下流行和喜欢的古风及中国风歌曲入手,让学生先自己分享和讲述一下自己喜欢的这类新流行歌曲的背后文化故事和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意识到音乐鉴赏课不是枯燥的,而是可以和自己的爱好联系起来。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分享的歌曲,总结一些常见音乐鉴赏中的文化意象、文化内涵方面的知识内容,将音乐鉴赏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热爱的音乐结合,进而引出《西出阳关无故人》,让学生在一系列情感铺垫之下,变得主动去理解这首音乐鉴赏课内容,达到学生情感上的碰撞和共鸣,实现情感升华和丰富体验下的知识迁移和拓展。

(三)问题引导式讨论,多元体验式教学互动

高中音樂鉴赏课“文化理解”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一种音乐思维,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在音乐体验中进行情感表达、理解的过程。体验式教学法的精髓就是学生在音乐鉴赏和学习中对音乐情感体验的分享和讲述,通过这种“输出”,才能达到真正的“文化理解”。可以采用分组研讨的方式进行音乐鉴赏课,让一个小组的学生在听完音乐鉴赏内容后,围绕作者要表达出的情感和自己所理解的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可以用演唱的方式进一步将自己在音乐鉴赏中所理解的内容表现出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深入理解。

以音乐鉴赏课《鼓乐铿锵》为例,采用多元化合作进行体验式教学,首先可以利用一些有名的鼓乐音乐引导学生感知鼓乐之美,《老鼠娶亲》这一鼓乐音乐素材就很好,然后给学生设置小组讨论问题,让学生思考问什么鼓会有音色差,在讨论中加深学生对鼓文化的理解,最后再进行鼓乐文化结合《鼓乐铿锵》音乐鉴赏的迁移推展,让学生发挥现象,体验这一音乐背后的文化意象[5]。

体验式教学法作为较为有效的音乐教学方式,也是多元化音乐课堂构建和提高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有效策略。利用体验式教学法进行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做角色定位,认识到自己的作用是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加深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细化了解;第二,师生要注意自己的互动定位,体验式教学法需要通过更积极的互动,转变传统刻板枯燥的课堂,避免学生被动学习,要师生配合完成学习任务;第三,要注意构建音乐课堂的体验语境,通过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构建整体协调的体验环境,让学生在音乐体验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而实现对音乐背后的人文内涵实现理解。第四,要为学生创设更有效融合的教学环境,音乐鉴赏和音乐文化的理解不一定固定在课堂内,可以利用课内外很多碎片化时间进行音乐熏陶,实现文化理解的逐渐渗透[6]。这些都是比较有效的体验式教学策略,可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推动高中音乐教学整体效果的提升,就要转变当前师生的音乐教学和学习观念,让学生积极投入到音乐环境中,去体会和感知音乐之美,才能实现学生音乐文化理解的不断积累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安平.刍议体验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9(24):111.

[2]王捷.体验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216.

[3]徐苏瑶.对高中音乐学科“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思考与认识[J].黄河之声,2019(5):96.

[4]印滢斐.对高中音乐学科“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思考与认识[J].中国音乐教育,2018(5):17-22.

[5]吴灿.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文化理解”体现的探究——以音乐鉴赏《高山流水志家国》一课为例[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8(10):6-8.

[6]韩孟飞.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运用——以音乐鉴赏课《鼓乐铿锵》一课为例[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9(5):14-15.

作者简介:陈如意(1981—),女,汉族,浙江缙云,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音乐。

猜你喜欢

文化理解体验式教学法音乐鉴赏
从“技术理性”到“文化理解”:当代音乐教学范式的转向
体验式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中职德育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护理实验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浅谈优化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运用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跨文化对话之条件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之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