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稚学课堂”:指向儿童素养成长的学习样态

2020-12-14施丽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狐狸素养儿童

施丽

稚学课堂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发现型课堂,也是儿童素养生长的发展型课堂,它充分尊重“儿童”这一独特生命体的主体地位,根据儿童的内在逻辑和行为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互动等路径,促进儿童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稚学课堂提倡教师基于儿童视角来选择、设计与开发学习资源,引领教师全力创设充满探究性、开放性与挑战性的学习场域,为师生协同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一、稚学课堂:儿童“素养生长”的课堂样态

1.问题驱动——让学习从“真问

题”开始

稚学课堂,提倡教师根据对教材的理解、课型的分析、学情的把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创设一定的情境或问题,以任务或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驱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引發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猜想。如在进行古诗词复习课时,教师设置了一个有趣的情境:

师:动物城最近发生了一系列盗窃案,兔警官朱迪和狐狸尼克为了寻找线索,在智慧老人的指引下踏上了神秘的智慧岛。他们只有经历重重考验,才能得到有用的线索,你们愿意去帮帮他们吗?

生:(兴高采烈,跃跃欲试)愿意!

师:向着智慧岛——出发!(出示闯关提示)

要上小岛,先选贤能

(1)要想进入智慧岛,每小组要选出一位队长领队,才能进入,并获得一个破案线索。

(2)每位同学在5分钟内认真完

成答题卡,每组答对最多题的同学将成为本组队长。

(3)进入智慧岛后,队员须听从队长安排,服从队长的指令。

登上高地,寻找线索

智慧岛上有一座高高的大山,山顶的最高处藏着一个盗窃案的线索。要想登上山顶,就需要每组同学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答题。1分钟内每答对一题就能登上一个台阶,登上山顶的小组就能获得破案线索。祝大家好运!

情境创设,问题驱动,极大地调动了儿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进入知识竞答,展开深度探究与发现。这一过程,巧妙利用了儿童的好胜心,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生生互动效果。教师运用这一策略带领学生进行古诗文复习,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边学边玩,边玩边学,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探究共生——让学习在“真探究”中深化

学生在完成问题驱动环节设置的学习任务后,再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入小组交流,在此基础上形成小组成果,进入全班交流。各小组通过语言表达、多媒体展示或者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表述思考过程,把思维过程呈现于课堂之上。

同样以古诗词复习课教学为例,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学生抽取题目,小组合作完成,上台交流,师生评比。

齐心飞花,勇破答案

本关为“飞花令”之关。由每组队长上台,抽取各组飞花令的主题。每组队员在5分钟内,按要求齐心协力接“飞花令”,并由各组队长将其记录在卡片上,并上台交流。写得越多,获胜的机会越大!加油!

根据小组交流出现的问题,教师适时进行追问:“你能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吗?为什么这里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

师:恭喜××队,赢得最终的破案线索!请阅读你们的破案线索。

师:盗窃案究竟是谁做的呢?请各队用1分钟的时间讨论,将答案写在题板上。

师:哪组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呢?让我们请教一下兔警官朱迪和狐狸尼克吧!(出示正确答案,宣布结果。)

尽管是古诗文学习,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记忆常常会浮于表面,容易遗忘,追问的价值在于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理解的深度,有助于学生通过“深究”理清知识内在的联系,让学习在“真探究”中实现系统化与深刻化。

3.拓展延伸——让学习因“真实践”而升华

语文学习应当“内外兼修”,延伸与拓展要充分结合实际运用,与生活相连。本环节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然后基于课堂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课外延伸,适度拓展和超越。例如上述案例,古诗词复习后教师还可以补充与之有关联的诗词语句,在一定的语境下让学生活学活用,积累表达经验,增强应用意识,提升语文素养。

二、稚学课堂:儿童“协同发展”的活动场域

稚学课堂充分尊重儿童个性,不断激发儿童思维,导引儿童置身全景式学习时空,利用丰富的学习材料,自主建构、深度学习、协同发展,突出表现为“无游戏不稚学”“无体验不稚学”“无伙伴不稚学”三大特征。

1.顺应天性——“无游戏不稚学”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中学”是指引导儿童在游戏中展开自主学习。“游戏中学”真正贴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与接受偏好,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学习地位。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教师进行了如下设计:

师:一个小小的故事,蕴含了大大的道理,这就是寓言。你们会讲这样的故事吗?

生:会!

师:好,那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故事接龙”的游戏,每个小朋友都要认真听别人讲的故事内容,因为老师随时都会让他停下来,请另一个小朋友接着前面的故事情节讲下去,看谁听得认真,讲得精彩。

师:好,故事开始了。故事的主人公还是这只乌鸦。过了几天啊,它又找到一块肉。当它高兴地在树上歇息的时候,那只狡猾的狐狸又来了——(指名讲)

生:乌鸦看见狐狸很生气,心想:这个狡猾的家伙又来了,这次我可要小心一点儿。

师:狐狸看见乌鸦嘴里的肉,口水直流,心里想——

生:狐狸心里想:哈哈,运气真好,又能骗块肉吃了。

师:狐狸接着想——

生:狐狸接着想:以前的办法不能用了,我得想个新办法。

……

(一轮故事续编完成,结局是“乌鸦没有上当”。)

师:故事只会有这一种结局吗?

生:还可能乌鸦又上当了。

师:对啊,这也是有可能的,如果是这样的结局,故事可以怎么讲呢?我们又能从故事里明白什么道理呢?下面,请四人小组“故事接龙”,围绕这个结局,编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听故事”是阅读,是吸纳,思维活动是内隐的;“编故事”是表达,是输出,思维结果是外显的。对学生来讲,这两个互逆的过程正是有效提升他们语文素养的过程。上述课例把“听故事”和“讲故事”融合起来,利用故事接龙这种游戏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关注体验——“无体验不稚学”

“体验中学”是稚学课堂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指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浸润其间,深切体验,并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以达到自身的不断更新与发展。

如在教学四年级习作《我身边的小能人》一课时,课前,教师布置了习作准备任务: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确定写作对象。为了写文章时有话可说,请每一个学生围绕自己的写作对象,设计一份采访提纲,并据此完成采访,并做相关记录。

学生大都选择了有一技之长的同学,有“小画家”“跑步健将”“舞蹈家”“小百科全书”……设计的采访提纲也非常详尽。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不仅仅要采访写作对象本人,还可以采访他的父母、老师、朋友,以求多角度、多途径地了解这个人的特长。有了前期的采访,习作课上,每个学生都有话可写,而且所写的事例真实、与众不同,不再是套话式的文章了。

课例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了“人物访谈”策略,让学生先体验再实践,由此得来的素材是真实的、鲜活的、独特的,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习作也是生动而有个性的。

3.强化合作——“无伙伴不稚学”

“合作中学”是稚学课堂的又一显著特性。课堂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强大合力,共同促进儿童能力提升和素养形成。如在教学《恐龙》一课时,教师设置团队任务:把握文章结构,感受写作条理性。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课前预习时教师布置了“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一预习任务。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关键词贴到结构图上(见图1),进一步理清文章脉络。活动结束后,让组长汇报成果,可以锻炼学生通过关键词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

团队任务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为手段的课堂教学理念。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其思维真正活起来,使课堂不再出现被遗忘被冷落的角落。同时,也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交往能力。

(作者單位:江苏无锡市连元街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狐狸素养儿童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狐狸和猫
狐狸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狐狸便当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