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法结合PBL教学法在中医临床护理学实训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14周慧敏周慧芳王云翠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护理学教学效果实训

周慧敏,舒 静,周慧芳,付 蓓,王云翠,胡 慧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

作为中医院校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1],中医临床护理学涉及病种繁多(含内、外、妇、儿科),课程难度较大,对于学生来说临床辨证诊断极易混淆。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实训教学,提高学生辨证施护能力显得十分重要。传统护理实训多采取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方式,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近年来,有部分医教工作者将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运用于护理实训教学领域,取得了良好效果[2-4]。在临床实训管理中,每进行一次循环,就会使教学效果提升一个水平,同时上一循环中暴露的问题可在下一循环予以纠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PBL教学法在我国广泛应用,已被众多护理教学实践证明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有良好效果[5-6]。

目前部分高校利用PDCA循环法开展实训教学,但少见联合其他教学法的研究。为探寻更适合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的教学方法,我们利用省级精品课程《中医护理学基础》网络共享视频,尝试将PDCA循环法与PBL教学法有机结合,发挥两者的优势,加强实训教学与管理。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2016级本科1、3班共131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训课程以小组形式开展。

1.2 PDCA循环法结合PBL教学法

按照PDCA循环法标准流程开展教学,即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同时在计划和实施环节有机融合PBL教学法,将实训教学目的与解决问题挂钩,设置复杂而有意义的临床案例,培养学生中医思辨能力。通过多次循环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最后通过对比两组技能操作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来评价教学效果,同时总结得失,暴露问题,制订新的计划。

1.2.1 计划阶段(P)根据学以致用原则,按照中医护理技能临床实际需求,制定《中医临床护理学实训评分标准》、实训大纲,突出实训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优选中医临床优势病种的典型案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以5~6名学生为一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全组学生的分工与合作。

1.2.2 实施阶段(D)实训课前,以省级精品课程《中医护理学基础》相关视频资源为依托,指导学生提前观看示教课视频,熟悉具体实训内容。同时将大量临床案例引入教学,上课时学生分组完成实训任务。鼓励学生根据临床案例进行角色扮演,小组内成员分别饰演问诊护士、责任护士、操作护士、患者、家属等角色,提高护患沟通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提供相应护理服务,并撰写实训报告,从而巩固学习效果。

1.2.3 检查阶段(C)教学评价阶段采取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方式。分析各小组存在的问题,总结重点、难点,指出不足和改进措施。教师对学生还没掌握的关键环节认真讲解,反复操作。实训课程结束后,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问卷调查,反馈教学效果,包括学习兴趣、知识掌握度、辨证施护能力、沟通协调能力4个维度。各条目按照由高到低5个等级分别赋值,明显提升=5分,较好提升=4分,一般提升=3分,稍有提升=2分,无变化=1分。

1.2.4 处理阶段(A)实训课全部结束后,对小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由组长抽取考签(含临床典型病例),回答辨证施护措施并进行操作。通过技能操作成绩、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及不足,及时反馈结果,为下一阶段教学内容的调整提供参考。

1.3 考核及评价方法

在2018—2019学年中医临床护理学实训中,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法结合PBL教学法,对照组以教师讲授和实训练习为主。两组实训教学内容相同,以我校《中医临床护理学实训评分标准》、实训大纲等作为评价工具,学生抽签选择案例,现场考核,对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9.0软件分析收集的数据,计量资料(学生技能操作成绩、教学效果评分)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教学满意情况)用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1)对两组技能操作成绩进行比较后发现,实验组学生成绩略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技能操作成绩比较

(2)对两组教学效果评分进行对比后发现,实验组学生在辨证施护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习兴趣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知识掌握度维度两组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 2)。

表2 两组对教学效果的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对教学效果的评分比较(±s,分)

组别n实验组对照组66 65 t值P辨证施护能力3.37±0.78 2.99±0.81 2.734<0.05知识掌握度3.38±0.85 3.24±0.83 0.904>0.05沟通协调能力3.52±0.79 3.19±0.92 2.124<0.05学习兴趣3.27±0.74 2.95±0.67 2.545<0.05

(3)比较两组教学满意情况发现,实验组教学满意度略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教学满意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中医临床护理学实训教学不仅是巩固学生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辨证施护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本次PDCA循环法结合PBL教学法的应用探索,结合两组学生的反馈数据发现,该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护理本科生辨证施护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值得推广。现将应用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如下。

3.1 PDCA循环法结合PBL教学法的优势

(1)有助于打造高效实训课堂,让学生通过分组充分参与教学,鼓励同一小组的学生进行协作,调动学习积极性;(2)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的视频资源在课前自主学习;(3)通过PBL教学和角色模拟,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在情景模拟中应用沟通技巧,提高了护患沟通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4)该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大纲,而且能更高效地组织实训教学各环节。

3.2 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在计划阶段,需要精心设计,将PBL教学法有机融入PDCA循环,并在后期的检查、处理阶段进行有效反馈,这是教学法成功实施的核心,目前本研究已经初步做到,但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2)实施PBL教学法需要大量临床案例,既要契合教学目标,又要适用于模拟实训,且要不断更新;(3)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视频素材可自行拍摄制作,也可网络取材,需要不断丰富网络资源[7-8];(4)前期实训教学完成后,要积极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各种反馈数据,有效指导下一轮循环的开展。若教师只是满足于完成基本教学计划,则不能发挥PDCA循环的优势。一轮教学改革效果是有限的,只有常抓常改,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护理学教学效果实训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护理学报》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9版)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