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高职药理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0-12-14王锦淳秦爱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药理学课题组重难点

周 杰,聂 超,王锦淳,秦爱萍,王 蕾,韩 蕾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

药理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必修课,其涉及知识点多、难度大,加之药物更新快,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陈旧,内容一成不变,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因此,在信息化教学的大背景下,本课题组建立微信公众号,为学生提供一个移动的学习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运作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论述并探讨其对药理学教学的辅助作用。

1 微信公众平台建立的背景

医学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短,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基础相对薄弱,药理学对他们来说学习难度更大。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参照教材,灌输知识,学生听课做笔记,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并且很快就会遗忘。据统计,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只能集中15~20分钟,不能覆盖整节课,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题组教师尝试过很多方法,但效果一般。在施教过程中,本课题组教师发现,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性很强,因此想把教学与手机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达8.54亿,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远超电脑的拥有率。作为最受欢迎的手机应用程序,微信覆盖了90%以上的智能手机[1],其主要功能为实时人际交流、朋友圈、公众平台等,而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微信用户的服务平台,主要有用户管理、素材管理、消息推送和实时交流等功能[2]。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其实就是教师电脑后台与学生手机终端的一种互动。教师通过电脑对相关资料进行整合编辑,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推送,学生通过手机可以进行阅读与互动,高效快捷,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3-4]。在此背景下,药理学课程的微信公众平台应运而生。

2 微信公众平台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微信公众平台的搭建

药理学微信公众平台是在药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基础上搭建的,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建立相应的微信公众号,内容充实,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利用QQ邮箱申请注册开通微信公众号“轻轻松松学药理”。打印二维码,分发到相应班级,学生扫码加入微信公众平台。

2.2 微信公众平台的运作

2.2.1 用户管理 为了观察微信公众平台对教学是否有辅助作用,本课题组在即将学习药理学课程的2016级护理专业12个班中随机抽取6个班,由教师引导督促关注微信公众号,介绍平台的基本使用方法,对存在的疑问给予解答,并且在用户管理中对所有用户备注实名,添加班级标签,进行实名制分组管理。

2.2.2 素材管理 微信公众号“轻轻松松学药理”是建立在药理学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同时加入网络上的优质教学资源,内容包括药理学课件、习题集、案例分析、动画视频、新闻报道、微课等。虽然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这些资源并不能完全照搬到公众平台上。比如习题集内容太多,学生没有耐心看下去;视频占用内存大,时间长,超过平台的限制等。因此,选取资源的基本要求为:一个教学单元中最核心的知识点,结构完整,形象生动,如果是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做到少而精。

2.2.3 平台运行 本课题组按照“课前导学(平台)—课堂讲授(讲授为主,平台为辅)—重难点回顾(平台)—评价反馈(平台为主,讲授为辅)”的思路,管理素材,群发消息,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1)课前导学。课前导学主要是推送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有趣的小故事、时事新闻、经典案例等,比如“苯巴比妥的传奇故事”。通过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案例,让学生课前就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预习,查看资料,尝试性地运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分析解释案例中的实际问题。这与传统教学方法中强制学生预习相比,学生的主动性更强,兴趣更浓,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如果他们不能理解,那么带着问题去课堂,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2)课堂讲授。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同时,要求学生针对课前导学的内容进行口头汇报,了解学生是否预习了,是否达到复习前期课程的要求。除此之外,本课题组还在平台上进行了一些其他尝试。课堂上教师随机就上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立即在平台上回答,对答题又快又好的学生给予奖励。这一举措替代了传统教学中的课前提问,既节约了时间且覆盖面广。随后在后台进行统计,若发现有人没有回答,可做旷课处理,替代了传统教学中的点名。学生回答的情况也反映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3)重难点回顾。重难点回顾主要针对已经学过的章节,对重难点进行总结,并将经典案例发布在平台上,引导学生系统总结、综合应用。学生可以在课后随时查看,有助于对课堂重要内容的掌握,也有利于考试的复习。除此之外,平台还设立了视频展示模块,主要展示本课题组教师精心制作的微课视频,以及历届学生拍摄的优秀的药学微视频。这些视频的知识点都是药理学中的重难点,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这些视频,加深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并且可以开阔视野,学到更多书本外的知识。

(4)评价反馈。评价反馈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在每个章节结束之后,本课题组教师发布“微考核”。“微考核”主要选用单选题、多选题和简答题,题量适中,学生只需在手机上操作即可,一般需10~15分钟。通过“微考核”,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进行了一遍复习与巩固,同时可以评价自己对本章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态度与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发布考核内容引导学生的课后复习,而且可以通过学生提交的答题情况进行辅导,有目的地开展教学。②本课题组教师可以通过后台的图文分析,看到每篇文章的阅读量与阅读时间等情况,从而实时了解学生普遍关注的重难点,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做到有重点地教学。③平台实现了师生实时互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下课之后就离开教室,学生有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容易造成问题的积累,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方便了学生的咨询与反馈。这种个性化的交流,让学生能及时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解答,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拉近师生距离,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2.3 微信公众平台的评价与成效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比较认可,对于这种新教学方法,学生接受度较高。大多数学生认为药理学微信公众平台操作简捷,使用方便,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药理学知识。平台内容丰富,重难点突出,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掌握书本知识,还能开阔视野,了解学科前沿与临床实际,值得推广。

药理学期末考试之后,本课题组通过学校教务系统,导出2016级护理专业所有学生的药理学成绩并进行统计与分析。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均数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班,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见图1。

图1 药理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用于高职院校药理学教学的背景以及需求进行分析,按照“课前导学—课堂讲授—重难点回顾—评价反馈”的思路,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到教学中,并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估,发现药理学微信公众平台对教学的辅助作用非常明显。微信公众平台依附于手机,与学生联系密切,让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轻松学到内容丰富、时效性强的知识,并且可以分享传播,使更多人看到[5]。通过期末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发现,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成效显著,值得推广。

但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虽然微信普及率在90%以上,但是还有少数学生没有使用,所以微信公众平台不能像传统教学一样覆盖所有学生;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差,自觉性不高,在学习过程中面对的诱惑较多[6];平台内容更新慢,不够细致,不能做到知识点全覆盖;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平台使用率不高[7]等。

综上所述,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但是这种新教学方法还不够成熟,只有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才能将微信公众平台更好地用于教学中。

猜你喜欢

药理学课题组重难点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肥团队 张瑞福 课题组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冬虫夏草治疗膜性肾病的作用机制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课题组成员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