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路径探析

2020-12-13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育人党组织党员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沈阳 110016)

一、引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抓好高校党建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善作善成。高校党委如何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巩固优势,破解难题,围绕中心,开拓创新,推进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学校事业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新时代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重要性

(一)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举措

打铁必须自身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学校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可见,以高质量党建推进学校重点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使命新担当。

(二)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高校党建工作。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2]他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3]他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4]。综上,高校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对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效发挥党建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坚实保障

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四个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和动力。”[5]由此可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一流”这场大考中,离不开党建这道必答题。

三、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情况和工作实际来看,各级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够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逐步树立,抓基层党建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有一定的提升。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学用结合还不够紧密

广大党员、干部综合运用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等方式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学习取得收获,思想政治受到洗礼,但在将学习领会的精神精髓与学校实际、岗位实际紧密结合,转化为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思路措施上还有差距。

(二)大思政工作格局仍需完善

高校通过举办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名师讲坛、课程思政专家专题报告,举办课程思政全课程育人大讲坛、课程思政经典案例征集大赛等,进行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有益尝试,但在建设形成完善的育人体系和育人机制,有效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的深度方面研究挖掘不够,付诸实施的办法不多。

(三)基层党建力度尚不均衡

有的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内涵不深刻,在把党建工作摆在与中心工作同等重要位置谋划、部署上进展不平衡;个别基层党组织在发挥好承上启下作用,有效传导压力,抓实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还需持续发力。

(四)党建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

有的基层党务工作者对党建工作规律研究得不够深入,一些党建工作处于边学习边研究边部署阶段,在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尚需加强。

(五)个别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到位

个别党员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常认为学习是“软指标”,缺乏持之以恒系统学习政治理论的自觉性,学习流于形式,浮在表面;个别党员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党员意识弱化。

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路径探析

高校党委要履行好把方向、谋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重要职责,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党建工作短板,不断健全党的领导体系,为高校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

把高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和党员构成的多维组织体系织密建强,形成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工作格局。

1.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要想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委科学规范决策机制,确保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大额资金使用等事关师生利益和学校发展的大事要事经集体研究,科学决策。二是完善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合理确定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及时交流工作情况。坚持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努力营造团结共事的和谐氛围。三是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成员,强化领导班子思想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深入基层调研制度、联系基层党支部制度、联系青年教师和服务专家制度,努力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确保中央、省委和高校党委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2.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二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二级党委(党总支)会议制度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党建工作年度安排,严格执行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开展党建调研,结合业务工作打造党建品牌,力争做到党建工作规范、富有特色、卓有成效。要立足大格局、大视野拓展党建工作思路,主动搭建智慧党建学习平台,探索将党支部建立在课题组上,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载体、工作方式、运行机制,使党组织活动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党员需求,扩大党员参与面,增强活动实效性。

3.大力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基层党支部要认真落实“对标争先”计划,深入开展“对标联创”活动,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自查,严格遵守按期换届要求,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以党规党纪规范党员行为,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助推高校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培育创建样板支部。

4.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持续推进“校园先锋工程”活动,评选省级、校级“先锋示范岗”,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扶贫攻坚、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引导党员冲锋在前,让广大师生切实感受到党员队伍的力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努力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做好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轮训。

(二)健全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6]。高校党委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契机,把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与学校改革发展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机制,持续做好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优化制度链条,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推进依法治校、依规治校。认真对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以及党章党规党纪要求,准确贯彻党章的原则和精神要求,围绕中央、省委党内法规制度基本框架,不断建立健全高校的组织法规制度、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和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制度。

(三)建立务实管用的工作体系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模式,跟进育人载体建设,打造“三全育人”体系。一是引导教师把立德树人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等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体系,努力构建“大思政”格局。二是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贯穿于思政工作全过程,体现到制定政策、部署工作中。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总书记思想入脑入心、落地生根。着力提升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质量,发挥学校理论宣讲团优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宣传普及上做出更大的贡献。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多动心思、多下功夫。针对青年学生的接受习惯和规律,找准思想理论教育和学生兴趣的共鸣点,创新方式方法、渠道途径、呈现形式,真正把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推广使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不断提升日活率,强化学习效率。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意识形态半年报制度,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立足大局大势,精准把握今年重点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牢牢掌握学校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导权。

五、结束语

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高校党委及各级基层党组织要始终把基层党建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放在心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全面落实中央要求、省委部署,积极担当作为、锐意进取,努力开创学校党建工作新局面,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育人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党员之家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