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立德树人为引领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2020-12-12谷云峰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关键词:人为树人理论课

张 晶 谷云峰(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立身之本,关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以这些重要论述为引领,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依据

“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①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所以,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表述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符合逻辑的。在高校里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是教育的关键之关键,并且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新的历史方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的一门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必须以立德树人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完成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1.立德树人引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保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立德树人最重要的“德”,这个“德”是树人的重要前提。一所高校“一旦在办学方向上走错了,在培养人的问题上走偏了,那就像一株歪脖子树,无论如何都长不成参天大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在事关办学方向的问题上站稳立场”③。

2.立德树人引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在教学改革中强化理解和把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三个问题。也就是说,要以培养什么人为目标,以如何培养人为路径,以为谁培养人为动力支撑。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学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弱化课程政治性的倾向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弱化课程政治性的倾向,不是说这些教师偏离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而是有的教师认为政治性太强,学生不感兴趣,于是就弱化了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有的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心理,更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而弱化相关立德树人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秉承品格发展层次性的理念,从低处、细节着手,没有给学生该有的宽阔视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仅强调个人奋斗,忽略了政治导向影响,也就想不到为政治环境优化担责;有的教师受思维定式影响,固守之前的教学内容框架,没能及时践行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为引领的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为引领尚有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经历几轮的改进,仍有教师依然使用之前的教案,没有及时更新,没有及时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充实教学内容,没有将立德树人贯穿到教学全过程。有的教师对于国家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立德树人中心环节的新要求没有从内心深处接受,存在一定程度的应付情绪,心里没有,外在的任何努力都只是走形式。有的教师对立什么德、如何立德、立德与树人的关系、立德树人的动力支撑等还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因此,在教学中各自单兵作战,教学内容各有侧重,没有形成联动效应,没有形成以立德树人引领教学改革的合力。还有的教师更重视教学过程的知识传授,认为知识传授更能赢得师生的好评,从而忽视了课程的政治教化作用,影响了学生政治观念的强化。

(三)教学方式改革与立德树人的链接体现不充分

一些教师更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单纯地追求教法的多样化,忽视了学法的改进。岂不知,只有学法改进才能让立德树人“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1]。有的教师单纯地追求学生的“好评”,过渡使用兴趣化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氛围娱乐化、教学内容零碎化和课堂教学条块化,形式高于内容,使立德树人的针对性不足、系统性不强。也有个别教师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技能偏低,本来应由教师讲的难点让学生讲,应该详细讲的教学内容简单化处理,应该以实践教学辅佐的教学内容不能厘清,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立德树人的实效。

(四)教学评价体系建构一定程度上未体现立德树人引领

有的高校未能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建构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体系,而是与其他课程混同;有的高校虽然建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体系,但是,谁来评价、评价标准、评价的长度和宽度等要素没有达成共识,也没有融入立德树人理念;有的高校的教学评价体系更多着力于定量评价,甚至唯论文、唯项目、唯文凭等,从而弱化定性、定质评价,而立德树人理念下的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更应该细化定性指标。

(五)实践教学助力立德树人的环节略显薄弱

有的高校虽然落实了以立德树人为引领的实践教学,但是,将立德树人与实践教学有效链接的比例不高。部分高校只落实了部分课程的实践教学,导致通过实践教学助力立德树人的目标得不到充分的实现。即使有的高校落实了实践教学,也会因为经费、安全等因素大多停留在教学计划上,仅仅走个过场或者要求学生交一份调查报告应付差事,导致通过实践教学助力立德树人的教学改革愿望落空。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认知还没有提升到信念高度

任何行为均以认知为先导,认知不到位,行为不能启动,即便启动也会失去动力。而认知只是行为的第一层面,只有将认知升级到信念,才能让实践事半功倍。也就是说,如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认知上升到信念层次,那么实践中的落实就会更加自觉。自觉是方向之本,自觉是动力之源,自觉更是坚守之资。

(二)对教学内容改革坚持以立德树人引领没有形成广泛共识

一是有的教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性与政治性或意识形态的关系的理解没有达成共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传授相关知识可以启发学生政治思维的形成,而政治观念的形成离不开知识的学习,二者相辅相成,这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处理二者关系中需要不断强化的理念——知识传授以政治引领为先,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二是教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改革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的认知没有达成共识。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者,是课堂的“导演”,他们怎么“导”,学生怎么“演”。只有教师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才能不断改进。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将立德树人贯穿教学过程,立德树人就会多大程度地落地践行。所以,不断强化教师将教学内容快速调整到以立德树人为引领的认知上来,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教师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达成共识;推进培养人的根本是立德的共识;推进立什么德、如何立德的共识等。有了共识便有了合力。多力,则强;多力,则胜物;多力,则可完成将立德树人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任务,并助力达成教育的目标。

三是对教学改革侧重点的理解没有达成基于立德树人为宗旨的共识。很多教师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形式的研发上,但方法、模式、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教学内容偏离了立德树人的宗旨,教学形式再完美也达不到教学改革的目标。因此,坚持教学内容本位才是立德树人需要达成的重要共识。不仅如此,教师将立德树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形式的对接技能也缺乏共识,对于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支撑形式运转的双向良性循环的共识尚需精细化。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体现立德树人不充分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评价体系独立建构不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地位、功能均有其特殊性,如果对其教学的评价不能设立独立标准和独立体系,不能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标准,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课程独特功能的发挥,这个“指挥棒”的作用非同小可,应给予重视。

另一方面,高校在课程评价体系上更重视量化标准。客观上,量的考核标准比较具体,考核相对容易,而质的考核标准比较抽象,考核比较困难;主观上,考核主体不愿意得罪人,老好人的心态固化了考核模式,也丢失了课程评价的初心。更何况,以立德树人为引领的评价体系需要重新细化和论证评价标准,而一些评价主体惰性思维,导致新标准“换汤不换药”,也让科学评价只是概念,不能落实,间接地影响了课程改革的全方位推进。

(四)教师对担当勇气的差别认知使实践教学未能很好支撑立德树人

实践教学的体验式教学效果不言而喻,但是实践教学走不出去的障碍也顽固存在,最大的症结前些年是经费问题,现在则更多集中于安全问题。因为学生人数多、需走出校园和车辆安全等问题的存在,有些教师便失去了动力,实践教学的价值也就让渡于风险而败下阵来。凡事有风险,破釜沉舟是勇气,为了立德树人的目标和价值,为了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勇气的担当值得拥有。

四、以立德树人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①,坚定“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④的信念,坚定“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②的信念。坚定信念需要在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以史为鉴,经历“择善固执”的锤炼,经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磨练,提升成熟认知,累积高尚的道德品质,敦厚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把握好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收到立德树人的最佳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强化以立德树人为引领的共识

1.强化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共识

首先,通过多种形式强化教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学习的认知。深刻体会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和实现路径等,探究以立德树人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多重路径和方法,谨记“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②的原则,承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使命。其次,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以教师合力、课程合力为主导的共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要与时俱进,教师要研读《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并达成共识,不能各自为政、单兵作战,而要强化共识,坚定立德树人共识。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也要基于立德树人达成共识。教学改革既有各自课程的侧重点,也有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般思考,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融入各自课程,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释放教学的核心价值。

2.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框架体系

第一,该框架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进均应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立德树人是课程改革的“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均是课程改革的“枝杈”和“叶子”。只有根系发达,大树才能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第二,构建以立德树人为引领的教学内容体系。以培养什么人为目标,以如何培养人为路径,以为谁培养人为动力支撑。关于培养什么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述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④因此,课程改革必须始终围绕这个培养目标,忠于这个目标,努力达成这个目标。这个目标的具体化可以通俗理解为立什么德,这个德除了具有传统意义上德的内涵和外延之外,还应该从三个视角来理解:一是大德、公德、私德和政德。习近平总书记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2]二是具体化为“四个坚持不懈”和“六个下功夫”。三是“五观”,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关于如何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⑤一是全过程育人;二是全方位育人;三是“三因”育人,即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各门课程应以此引领和规范教学过程,因势利导,革故鼎新,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改进,提升其亲和力和针对性。关于为谁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168)后来被概括为“四为服务”,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应进一步强化“四为服务”意识,并将其贯彻到课堂教学的具体路径和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中。

第三,以立德树人教学目标带动教法和学法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正确理解课程内容改革和教法、学法改革的关系,内容变革是根本,教法、学法是形式,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在实践中,应该结合课程性质和立德树人教学目标要求,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科学地链接,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相辅相成、相互联动,切不可离开教学内容谈教法和学法,这也是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需要。

3.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强化教师教学改革的责任担当

有人说,教学改革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难处也是教师。“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①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不断刻苦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体会其价值精髓,并积极践行到具体教学中。与此同时,高校也要组织教师到落实立德树人极具价值意义的地方开展考察,通过体验式教学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唤醒教师以立德树人为引领的教育自律和自觉,有效解决制约立德树人引领教学改革的“瓶颈”问题。此外,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也要加大对教师的理解、认同、支持和鼓励,激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勇于担当、奋发有为。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凸显立德树人目标

一是增加以立德树人为引领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评价中的分量。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更多依赖于课堂,课堂是课程的“主渠道”和“主战场”,立德树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的逻辑魅力和精彩阐述更多是在课堂上体现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的绝妙应用也更多通过课堂教学完成,甚至实践教学也要跟课堂教学精准对接,可见,好的教学改革一定更多地体现在课堂上。所以,应增加以立德树人为引领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评价中的权重。

二是在教学评价中增加立德树人的定性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在落实立德树人引领时应该在定性评价环节有所突破。例如,综合校内外专家听课、同行听课、校领导听课情况,结合专家评价和学生评价,形成教师课堂教学成绩的总体评价。对于贯彻以立德树人为引领的教学改革做得好的给予大力奖励,不足的加大力度帮助提升,而对于不合格的果断引用退出机制。

(四)动员更多力量做好实践教学,助力以立德树人为引领的教学改革推进

实践出真知,实践教学对于贯彻立德树人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确知实践教学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应更新观念,放下思想包袱,努力做好课程的实践教学,最大程度地助力课堂教学改革。

第二,高校应调整教学计划,做好实践教学安排。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时数;确保实践教学的经费落到实处;通过购买保险和选择正规考察基地等方式解决安全问题;按照1:350 人的标准核定并落实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以此解决实践教学因为学生人数多而出不去的问题。

第三,社会相关部门应增强责任意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方便和支持。教育教学从来不只是学校和教师的职责,社会大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社会相关部门的支撑和帮助,社会倾力为教应该成为社会的共识,并且落实到位。

①人民网-人民日报.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EB/OL].(2019-03-19)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9/0319/c117092-30983808.html。

②人民网-人民日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9)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 -28936962.html。

③坚持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N].人民日报, 2016-12-09 (1)。

④新华社.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911/c1053-30286253.html。

⑤新华网.立德树人,习近平这样阐释教育的根本任务 [EB/OL].(2019 -03 -1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9/10/c_1123408400.htm。

猜你喜欢

人为树人理论课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十二星座之“家长会被批评后……”
德育六义: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山高人为峰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