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区间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接口问题及其对策

2020-12-09刘宇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22期
关键词:排水沟排水管预埋

刘宇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510010)

1 与各专业的接口情况

1.1 区间给排水与车站给排水的设计接口

一般情况下,区间给排水与车站给排水的设计接口在区间与车站的土建分界里程处,对于配线车站(包括折返线、渡线、换乘车站的联络线等),配线区域的设计一般划到车站设计范围内,该部分内容由车站给排水设计进行考虑。但是,一些设计人员会认为车站的设计范围到小站台为止,配线区域由区间给排水设计负责,而区间给排水设计也未考虑这部分设计,这就导致了设计遗漏问题。所以,在开展设计之前,车站和区间给排水设计专业一定要先了解清楚设计界面的划分,避免因界面划分不清而导致设计遗漏问题。

1.2 与轨道专业的设计接口

区间消防水管和压力排水管在联络通道、区间废水泵房等处往往需要过轨,管道过轨时可能会与轨道排水沟发生冲突,这时需要与轨道专业密切配合。

根据轨道排水沟的布置形式,可分为中心排水沟和排水边沟2种形式,如果轨道采用中高等减震道床,如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减震垫道床等,该道床为一个整体布置,轨道排水沟一般采用中心水沟的形式,这时过轨管需要在结构层内预埋(见图1),也就意味着过轨管必须在结构底板施工时(即铺轨前)预埋好,若未预留,待轨道铺轨后,管道基本无条件过轨[1]。

如果轨道采用普通道床形式,如现浇混凝土道床、有砟道床等,此时轨道排水沟一般采用排水边沟的形式,这时过轨管只需在铺轨时通过预留的过轨沟槽或设置预埋管过轨。一般情况下,普通道床最大厚度约560~740mm,南昌2号线采用的道床即为560mm厚的普通道床,道床在圆形隧道侧壁的厚度约269mm,排水沟深度约130mm,水沟底部厚度约100mm,过轨管大于或等于100mm,此时水管与已经侵入排水沟沟底约61mm,即水管与排水沟冲突(见图2)。

图1中高等减震道床区间给排水管道过

图2普通道床区间给排水管道过轨示意图

发生预埋管与排水沟冲突时,一般有2种处理方法:(1)优化轨道排水沟布置,并调整水管位置,让两者在空间上避开(见图3),这种做法对施工要求很高,稍有偏差,管道很容易将排水边沟堵塞;(2)采用L形排水沟的形式,即在管道过轨前后0.5m范围内,适当外扩排水边沟,尽管管道部分侵入排水沟内,但是水流能通过水沟的侧边绕道通过(见图4)。

这2种处理方法均能解决过轨管线与排水沟冲突的问题。笔者认为,考虑到现场条件复杂,而施工队的技术良莠不齐,施工时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的精度,为了避免因施工误差影响施工效果,推荐采用第二种方案,该方案在满足排水的条件下,对施工要求较低,不会因施工误差而影响排水效果。当然,这种方法也是在轨道道床高度不能增加的情况下,如若条件允许,道床高度增加到740mm,管道与排水沟交叉处有约141mm的空间,施工允许的误差较大,该方式也可避免过轨管与排水沟发生冲突的情况。

图3区间给排水管道过轨示意

图4 L形排水沟示意图

1.3 与低压专业、BAS专业的接口

区间联络通道处(一般为该区间最低点)设有区间废水泵房,泵房内的压力排水管由临近车站排风亭或活塞风亭接至室外,泵房内的水泵配电由区间低压配电专业负责,而监控由B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专业负责,如果3个专业间不进行相互提资,往往存在车站的废水泵扬水管出户的车站、BAS负责监控的车站和低压负责提供配电的车站不同,这样在设计上看似没问题,却给运营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麻烦。比如,A、B车站间的某区间废水泵维护检修时,需要先向A车站请点进行管道的检修,并通知A车站将废水泵断电,等水泵维修好后,又要通知B车站监控水泵是否能正常运行,同理其他区间水泵维护检修时也会发生水泵出户、低压配电、BAS监控车站不一致,这样无形中就给运营增添了很多麻烦和协调工作量,所以,设计时,以上3个专业应该相互提资到位,尽量做到管道出户、低压配电和BAS监视由同一个车站来提供[2]。

1.4 与土建专业的接口

土建专业与给排水专业的主要接口是排水管的预埋和区间废水泵房、集水井的预留,下面主要谈一下排水管预埋时出现的问题。

轨道专业负责区间道床的排水组织设计,包括道床排水沟尺寸、深度、布置形式等,设计界面为区间联络通道废水泵房汇水坑处,轨道专业根据线路提资条件并结合废水泵房设置位置将汇水坑大小、深度、轨道减震类型等提资给给排水专业,给排水专业根据轨道专业的提资,确定区间预埋排水管深度、大小,并提资给土建专业,土建施工单位在施工联络通道时将排水管预埋好,但是往往因为各方疏忽,预埋的排水管不满足使用要求,主要碰到了以下3种情况:(1)排水管标高比汇水坑实际标高要高,导致排水管不能将汇水坑中的水排尽;(2)轨道减震形式为中高等减震道床,采用的是中心水沟排水方式,而给排水专业给土建专业提资的时候,按普通道床排水形式给土建提资,导致排水管与弹簧减震整体道床冲突,排水管连接不上排水沟的情况;(3)土建施工人员因施工经验欠缺,施工时候遗漏预埋排水管。这些问题看似都很简单,但是在工程实施中确实都发生过,而且一旦区间排水管预埋错误,受施工作业面很小和开孔器具的影响,重新开孔增加这根预埋管在施工难度上是巨大的。

1.5 与疏散平台的接口的处理方式

区间排水管及消防管在联络通道处过轨时,管道在穿越疏散平台时往往容易侵占疏散平台宽度,当灾害发生时影响人员的正常疏散,该做法如图5所示,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发生,可以将管道改在沿着疏散平台下方敷设,在联络通道处,让土建考虑预埋管道或沟槽的形式,这样既既能解决管道过轨的问题,又能避免管道影响疏散平台宽度,具体做法如图6所示。

图5给排水过轨管侵占疏散平台

图6给排水过轨管避让疏散平台的优化方案

2 经验及建议

综上所述,区间给排水设计的设计经验总结如下:

1)首先应该与车站给排水设计将设计界面划分清楚,避免设计遗漏的情况;

2)与轨道专业对接好排水沟形式、深度、大小、位置及轨道道床形式,同时接合线路资料将过轨里程反馈给轨道专业,确定管道过轨形式和实施的可能性。

3)将排水预埋管设置里程、高度、坡度、起点标高和管道过轨凹槽预留好,并提醒结构,交底时向施工方特别强调预埋管按图实施的重要性,确保现场预埋管按图实施完毕;

4)向低压专业、BAS专业提资区间废水泵水泵功率、出户车站的信息,保证扬水管出户车站、低压配电车站和BAS负责监控的车站一致。

当把这些接口都理清楚了,各专业间相互确认完毕,区间给排水设计和施工时将减少很多麻烦。

3 结语

区间给排水设计看似很简单,其实还是有很多细节是可以进行优化和改进的。作为设计人员,应加强与施工单位的配合,多到工地上了解施工过程,了解设计成果在实际工程中的实施情况;地铁开通后多与运营沟通,然后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设计质量和水平。

猜你喜欢

排水沟排水管预埋
柔性接口铸铁排水管在建筑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市政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管材应用分析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市政排水管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路径分析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Thalidomide for refractory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from vascular malform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comorbidities
梁侧幕墙预埋板定位筋精准预埋施工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及桥梁交通工程的预留预埋设计探讨
皇家库府遇盗
动词“Get”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