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分析
——以四川广元市城市公园为例

2020-12-09何成相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22期
关键词:生态效益城市公园准则

何成相

(广元市园林绿化事务中心,四川 广元628000)

1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体系

1.1 搭建层次结构

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是由评价目标和影响评价目标的因素组成。将影响目标的因素根据不同属性分层,目标层为最高层,一般只有一个因素,中间可以有一个或者几个准则层,最底层一般为指标层。同一层的影响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影响因素或者对上一层的影响因素有作用,同时又决定下一层因素或受到下一层因素的影响[1]。层次分析法是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决策方法[2]。

1.2 筛选评价因子

将城市公园景观评价划分为生态效益、美学体验、社会功能三大准则层。在此基础上选取18个指标并分类,分别是植物种类丰富性、绿化覆盖面积、水体水质、物种多样性、生态要素完备性、景观生态可持续性、植物景观色彩变化、观赏特性多样性、植物与硬质景观的和谐性、景观要素丰富协调性、地形空间协调性、公园建筑美观性、娱乐体育活动设施、服务休憩设施、休闲服务空间布局、基建设施完善性、娱乐体育活动设施和服务休憩设施。

1.3 建立判断矩阵

根据所构建的指标评价模型中各级阶层上的要素,与上一层级相对应的各项要素属性进行两两对比,构建出相对应的判断矩阵[3]。参照Saaty等人提出的一致性矩阵法,将各项要素两两对比。比对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9个重要性等级及其赋值构成判断矩阵。有如下特性(判断公式):aij=1/aij。

表1 AHP法标度原则表

1.4 确定指标因子构建评价模型

将城市公园景观评价体系拆解为1个目标层级、3个准则层级以及与之所对应的12个指标层级。将各个层级的要素相互关联,构成指标评价模型。目标层A为城市公园景观评价这一目标结构层次;准则层B为生态效益、美学体验、社会功能;指标层C为植物种类丰富性、绿化覆盖面积、水体水质、景观生态可持续性、植物景观色彩变化、地形空间协调性、公园建筑美观性、景观要素丰富协调性、娱乐体育活动设施、服务休憩设施、文化教育宣传设施、防灾避难12个指标因子。

2 广元市城市公园景观评价

利用本文1.4构建的评价模型,对广元市现阶段城市公园景观进行评价和模糊分值排序,并对各项指标因子进行分析,得出各项指标的相对优劣性。

2.1 构建判断矩阵结果

根据构建城市公园景观指标体系的各项构建原则,综合选择了评价城市公园的12个指标,计算整理得出城市公园景观评价因子的权重值。

2.2 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根据计算结果,相对于准则层的其他项来说,生态效益B1所占据的权重值最大,其次是社会功能B3,美学体验B2所占的权重最小。从计算结果来看,12个指标因子中生态效益B1准则层下的景观生态可持续性C4、绿化覆盖面积C2与社会功能B3准则层下的防灾避难C12等3个指标因子所占据的相对权重数值较高。从指标层的权重数值显示,生态效益占较大比重,其中景观生态可持续性C4相对绿化覆盖面积C2来说所占权重更大,由此可推断,景观生态可持续性影响着城市景观评价结果,而城市公园景观生态效益优劣也主要取决于景观生态可持续性C4。

除生态效益B1中的因子外,在社会功能B3准则层下的防灾避难C12也占有较大的权重。相对于其他2个准则层来说,植物景观色彩变化C5与公园建筑美观性C7同样在景观评价中占有较重要地位。

3 城市公园景观综合评价

赋值采用模糊计分法,评价分值以百分制来划分:很好(80~100分)、较好(60~80分)、一般(40~60分)、较差(20~40分)、很差(0~20分)。各公园的最后打分为各位专家打分的平均值。采用的数学模型为:

式中,E为城市公园景观综合评价数值;Qi为第i个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数值;Pi为每i个评价因子的评价综合等级分值;n为指标评价因子的数目。

本文选取5个广元市城市公园,并根据各个样本公园中各项指标因子分值的大小来分析各项指标在该样本公园中的优劣性。第一层级为80分以上、第二层级为70~80分、第三层级为70分以下。根据打分结果将5个城市公园分为3个等级:

第一层级为南河国家湿地公园、利州广场。南河国家湿地公园绿化覆盖面积较大,无论是植物丰富度还是基建设施都相对完善,各项生态要素较为全面。从评分结果来看,12项指标评分均较高,娱乐体育设施、建筑美观性以及景观要素的丰富性上分值相对较低。利州广场各项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在防灾避难上有独特优势,在植物色彩方面可进一步提升。

第二层级为红星公园、南河滨河公园。红星公园是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在5个样本公园中文化教育宣传分值最高,娱乐体育活动设施和植物种类的丰富度方面相对薄弱。南河滨河公园是沿河带状多功能综合性公园,生态效益指标分值较高,基建设施方面得分相对较低。

第三层级为莲花公园。其植物丰富度、基础服务设施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可作为今后提升优化方向。

4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效益B1>社会功能B3>美学体验B2,可见生态效益是最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其次是可持续性,在对应准则层的指标因子中,景观生态可持续性C4>防灾避难C12>绿化覆盖面积C2>植物种类丰富性C1>娱乐体育活动设施C9>植物景观色彩变化C5>水体水质C3>文化教育宣传设施C11>公园建筑美观性C7>服务休憩设施C10>景观要素丰富协调性C8>地形空间协调性C6。利用AHP法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确定了城市公园相关指标因子的权重数值,有效降低了评价的主观性,有效解决了多元化因素对权重结果难以数值化的影响。本次研究的实践与应用希望能给城市公园景观的评价及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但还不能完全概括城市公园景观的所有特性,在今后的研究讨论与工作中,可加入一些定性指标来完善评价系统,使评价更加丰富和准确。

猜你喜欢

生态效益城市公园准则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公园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种植设计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学学准则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