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镜像理论视阈下的中国传统节日海外传播研究

2020-12-08吴雅云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海外传播误读镜像

摘要:受到文化背景、成长经历以及信息传播途径等因素的影响,外国民众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新媒体成为其重要传播途径,而海外华人群体则仍是中国传统节日海外传播的重要依托。本文结合相关调研,在镜像理论的研究视阈下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海外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误读和偏差,主张文化背景决定了他者镜像生成的“欲望”,宣传形式和内容将极大地影响镜像形成的结果。因此,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应注重宣传节日文化中的普世价值观,重视传播途径和活动设计上的创新,尽量满足接受者在形成镜像过程中的“需要”和“要求”。

关键词:传统节日; 海外传播; 镜像; 误读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11.033

中图分類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11—0143—04

近年来,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受到广泛关注。2005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共同印发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榜上有名。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节日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历史的传承,更是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要体现。因此,中国传统节日“回温”得益于政策的引导,同时也是人民自身的情感需求。

与国内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类似的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也不断加强。以春节为例,海外庆祝中国春节早已不是新鲜事,各国政要恭贺中国新年、各国民众与当地华人华侨共庆佳节的新闻屡见报端。但除了春节,其他中国传统节日在国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文化影响力,外国民众对春节的认知也多局限于某项民俗。外国民众如何看待中国传统节日,他们了解多少,认同哪些,需要什么,这些问题对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相关调研结果,在镜像理论的研究视阈下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海外传播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对策。本次调研采样共随机选择了50名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等不同地区的18岁到30岁的青年,调研的方式是问卷和访谈相结合。

一、外国民众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

(一)春节的海外认知度和接受度最广,新媒体成为重要传播途径

毋庸置疑,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海外知名度最高的。一到春节,海内外可谓是“普天同庆”。Ryan、Salh和Ali是三位从未到过中国的也门人。他们在脸书、推特上或从朋友的言谈中得知中国人庆祝春节,虽然他们并不了解中国春节有什么习俗,但他们觉得中国春节很有意思,也很欢迎中国人在海外开展节庆活动。同时,上述受访者也提到,他们的长辈对中国节日不感兴趣,认为中国人应该在本国庆祝自己的传统节日。Davis是坦桑尼亚人,他曾在中国留学。虽然有在中国留学的经历,但Davis也仅知道春节,而且对春节的习俗知之甚少。Octavia、Suzana和Davis一样,也曾在中国留学,但她们听说过多个中国节日的名字,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等,不过关于上述节日的习俗,这两位受访者也不甚了解。Abraham 是一位在本国生活的印度尼西亚人,提到中国的传统节日,他所知道的是春节的时候中国人会去亲戚朋友家送红包。而来自瑞典的Andre可谓是个“中国通”,他在中国学习生活了三年,当问及他最熟悉的中国传统节日时,他提到了春节和端午节——中国人春节时要和自己的家人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类似于西方的圣诞节;中国人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从上述受访者提供的信息来看,不论是否有来华经历,外国民众普遍听说过中国春节,有的人对春节习俗也略知一二,这是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走出去”的积极成果。但对春节的广泛宣传也使得部分外国民众将春节和中国传统节日对等起来,更有甚者将某一习俗与节日文化等同起来。我们认为,这是过度宣传某些春节习俗后产生的一种误读。中国传统节日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时令节点,代表的是祖先们对社会生活的美好向往。[1]这种美好向往既有关于生产的,也有关于生活的;既有关于亲情的,也有关于爱情的。如果把春节等同于中国传统节日、把某一习俗等同于节日文化,显然过于片面。建立于这一基础上的关于中华文化的认知,必然也是片面的。中国传统节日海外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让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如果只是输出某些具体的习俗,而不是输出节日背后的文化和价值观,这样的文化传播效力是有限的。

(二)华人群体是中国传统节日海外传播的重要依托

Nicholas和Lucinda是印度尼西亚人,他们祖父辈中均有华人血统,是海外华人的后代。Nicholas曾在中国留学和旅游,他对中国传统节日非常了解,不仅对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所知甚多,还知道关于元宵节、七夕节、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或传说。提到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他首先想到的是“吃”——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他对中国节日的海外传播持欢迎态度,他觉得在印度尼西亚庆祝中国节日很有意思,也很愿意参与相关的庆祝活动。Lucinda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主要来自于她的家人和朋友,而且她对节日习俗的了解也很丰富,比如她提到春节时大家会互送红包、清明时中国人会扫墓祭祖等等。

东南亚地区大约有2780万华人居住,占海外华人总数的70.59%;其中印尼约有1000万华人,占印尼总人口的5%,是世界上海外华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华人对当地社会有重要影响。[2]因此,两位印尼受访者对中国传统节日有较多了解便不令人意外了。此外,上述访谈内容还反映出从华人家庭中获得的节日文化信息更准确。在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中,食物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中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受访者从网络、媒体或地面活动中获得相关信息,那么他对于节日习俗的理解便会流于表面,从而出现“中国春节是一个吃饺子的节日”这类误读。如果受访者是从华人家庭获得相关信息,那么他对于节日习俗的理解便会比较具体和准确,比如上述两位印尼受访者提到,中国人春节时盼望家人团圆,会一家人一起包饺子,为了讨彩头,有时候饺子里还会放硬币。这种关于习俗的理解是與文化相结合的。

(三)文化共通是影响传统节日海外传播的重要因素

同是东南亚国家,泰国的情况则大不相同。Visa是一个从未到过中国的泰国人,她从家人和朋友那里听说过春节,但对其习俗几乎一无所知。当被问到是否想要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时,Visa觉得如果相关活动有意思的话,她很愿意参加。可见她对中国传统节日抱有兴趣和好感。Phanuruj、Kittlwat、Nicki和Secret都曾到中国旅游或者短期学习,但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也仅限于春节、端午节等重要节日。此外,泰国受访者对中国节日习俗存在一定错误认知。比如,Nicki觉得春节时中国人喜欢出去购物,Kittlwat提到中国节日时大家要给钱,Phanuruj认为中国人过节时要吃蒸鱼、蒸鸡和面条,Secret则以为中国节日的习俗就是有龙和鸭子。上述受访者提供的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主要来自他们的朋友、家人或者脸书、推特,信息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会表现为琐碎的、片面的、再造的特征,从而导致信息传播的偏差。

总的来说,结合外国民众关于中国传统节日认知的调研,本文认为,在众多传统节日中,春节的海外认知度和接受度是最广的。但也正是因为关于春节及其习俗的宣传过于集中且流于表面,导致外国民众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进而形成了一定的误读。随着社会交流方式的改变,以脸书、推特为代表的社交网站逐渐成为外国年轻人获取中国传统节日信息的重要平台,而华人群体仍是中国传统节日海外传播的重要依托。除此之外,是否有较为准确的传播渠道和是否有文化共情的基础是影响节日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因素,信息接受者的性别和年龄也是需要考虑的参数。

二、跨文化传播中自我镜像的建构与他者镜像的生成

跨文化传播是一个镜像认知的过程。拉康将人类意识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现实界”(the Real)、“想象界”(the Imaginary)和“象征界”(the Symbolic),分别具备“需要”(need)、“要求”(demand)和“欲望”(desire)三个特点。[3]在拉康看来,自我一开始就是一个幻想或影像,借助于他人而诞生,它永远是想象关系不可或缺的一方,“他者”(即镜中影像)产生于想象和自我与镜中影像的认同过程。[4]就跨文化传播来说,信息发送者企图通过内容、行动和符号等构建一个自我镜像,但接受者会根据其需要、要求和欲望生成一个他者镜像。他者镜像形成的过程可能是有意的自知的、可能是无意的不自知的。自我镜像与他者镜像之间的偏差正是对文化的误读,偏差越大、误读越多。具体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造成相关偏差和误读的因素主要有:

(一)文化背景是最大的干扰因素

文化背景决定了他者镜像生成的“欲望”。从历史渊源、地缘政治和海外华人影响力等角度来看,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有比较好的中国文化传播土壤,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度也较高。因此,不论是否有来华经历,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民众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都较为丰富,大部分人听说过除了春节之外的中国节日,并且了解某些节日习俗。这与地缘较远或文化差异较大的国家民众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接受“欲望”形成鲜明对比。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没有来过中国的泰国受访者比在中国留学多年的坦桑尼亚受访者更了解也更接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为什么也门受访者提到其家中长辈觉得中国人应该在国内庆祝自己的传统节日,而印尼受访者认为在海外庆祝中国节日也非常有趣。文化“基因”越靠近,接受者越有“欲望”接收跨文化传播的信息,反之则无“欲望”,甚至排斥。

(二)宣传内容较为集中

推广中国新年是近年来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重点。2019年文化与旅游部更是启动了全球“欢乐春节”活动,并在133个国家和地区的396座城市开展了1500余场活动,涵盖演出、展览、庙会、广场巡游、非遗互动、讲座论坛、冰雪龙舟等30多种类型。[5]这种文化传播策略有利于短期内让尽可能多的外国民众了解中国节日。2010年,时任欧洲议会副议长安杰莉莉就曾发言感谢中国驻欧盟使团将中国新年带进欧洲议会,认为这让他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中国的文化和传统”,“领略当代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但这种宣传方式也可能导致外国民众对中国节日形成片面认知,从而出现中国传统节日就是要贴春联、发红包、吃饺子等将个别中国元素等同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误读。这种片面认知会使得节日文化的海外传播停留于表面的形式,而不利于外国民众真正理解节日所蕴含的价值观,无法助力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事实上,除春节之外,其他传统节日也有文化亮点,值得宣传。比如,端午节赛龙舟所体现的合作与拼搏,七夕节所承载的浪漫与忠贞,中秋节所表达的对家人家乡的关爱与思念,等等,都可以引起广泛的文化共鸣。

(三)活动内容比较单一

由于中国传统节日海外传播的重点是春节,因此大部分的活动也是围绕春节来设计。从受访者传达的信息来看,外国民众对春节的基本理解是发红包、走亲访友、吃饺子等。这些活动让参与者感受到了中国节日热闹的氛围,但也容易让外国民众将春节错误地类比为圣诞节。[6]这种认知不利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系统性。西方的圣诞节是源于宗教的节日,而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与中国农耕社会的传统密不可分,在比较重要的20个中国传统节日中,来自日月时令交会的(或与之有关系的)就有16个。[7]但在目前着力推广春节庆祝类活动的现状下,在他者镜像的生成中自然会出现中国节日就是讨彩头(如发红包、舞龙舞狮)、求热闹(如走亲访友、放鞭炮等)等误读。

三、中国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策略

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海外传播是突破文化壁垒、打造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机会。在新时代中国要“走出去”的今天,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是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镜像理论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我们发现不足,从而在文化传播中“有的放矢”。

(一)发掘传统节日的普世价值观

文化差异和隔阂直接导致接受者在面对文化传播时无“欲望”。换言之,接受者觉得发送者提供的文化信息与他无关,他没有“欲望”接收相关内容,甚至拒绝接受文化传播。因此,中国传统节日走出去的第一步就是要发掘、突出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普世价值观,先与接受者形成文化共鸣,再将其关联到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中国传统节日讲求时令,通过节日来表现人类生存与自然发展的结合。同时,中国传统节日还重视家庭、缅怀先人、提倡团结、追求和谐,这些都是普世价值观的具体化。如果以此为出发点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有助于跨文化者在心理上实现认同和接受。

(二)重视传播途径和活动设计上的创新

内核有侧重,外在的形式也应该有创新。在传统节日的推广活动上,设计者应尽量满足接受者在形成镜像过程中的“需要”和“要求”。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外国民众对中国充满了好奇,对中国传统节日也大多持开放的态度。在节庆活动的设计上,主办方应当以接受者的“需要”为导向,包装活动形式。即在民俗活动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接受者想参加什么活动,而不是传统习俗中要办什么活动。如果文化内核不变,传播形式稍微有别于国内“正统”的节日习俗也无伤大雅,最重要的是帮助接受者了解并理解文化内涵。

此外,当代年轻人已经习惯了网络社交。在“后真相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展开宣传,精准地把文化传播内容推送到接受者的眼前,设计一些具有网络互动和竞技内容的宣传活动,也是值得思考的议题。

(三)将节日变成假日,增强参与度

中国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需“因地制宜”。依据不同的文化背景有针对性地设计跨文化传播策略,将中国的节日包装成对方的假日,将民俗表演包装为适合当地人参与的聚会,从而满足文化接受者的“需要”。中国人过传统节日是文化和情感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对外国民众来说是不存在的,也无法创造出来的。他们需要的是娱乐,把参与中国节日活动当成一种休闲。活动设计者需要根据这个“需求”进行创新和创造,让文化接受者以娱乐为动机参与进来,最终实现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

四、结语

本文基于实例调研,认为中国春节的海外传播已见成效,但外国民众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仍呈现较大差异,并存在一定误读。以脸书、推特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平台逐渐成为外国年轻人获得中国传统节日信息的重要途径,而华人群体仍是中国传统节日海外传播的坚实依靠。结合镜像理论可知,文化差异是形成相关误读的最大因素,它决定了他者镜像生成的“欲望”。因此,本文主张,在中国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过程中要突出中国节日和文化的普世价值观,以接受者在形成镜像过程中的“需要”和“要求”为指导,实现传播途径和活动设计上的创新,同时还可以尝试将节日包装成假日,增强跨文化活动的娱乐性和参与度,从而实现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常青.中国传统节日传播理念创新论[J].新闻界, 2011, (6): 23-27.

[2] 阮高山.华人文化在东南亚的影响力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4.

[3] [法]拉康.拉康选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4] 黄丽娟.从拉康“镜像说”解读“他者”的含义[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6): 86-87.

[5] 张一琪.春节: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N].人民日报,2019-02-04(05).

[6] 阮静.中国春节在海外传播的影响及策略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6): 47-51.

[7] 李露露.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

[责任编辑:张丽丽]

Study on the Overseas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of  Mirror Phase

WU Yayun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background, personal growing experience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ways, foreign peoples cogni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shows great differences. New medi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communication, while overseas Chinese groups are still the important support of overseas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Based on the relevant investigate and surve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isreading and dev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overseas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irror Phase, arguing that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determines the “desire” of the others mirror image generation, while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publicity will greatly affect the result of the mirror image formation. Therefore, the overseas communication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should focus on highlighting universal values, pay attention to innovation in communication ways and activity design, and try to meet the “need” and “demand” of recipients in the process of forming a mirror image.

Key words: traditional festival; overseas communication; mirror phase; misreading

投稿日期:2020—06—28

基金項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高校)研究课题“浙江高校国际生中国文化认同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2019SCG220)。

作者简介:吴雅云(1984—) ,女,湖南岳阳人,浙江工商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 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语法。

猜你喜欢

海外传播误读镜像
镜像
镜像
从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看东西方文化的认同构建
还原真实
影响的焦虑与“误读”
亲子阅读,别变成“误读”
被曲解与被损害的——评麦克白夫人
《青春之歌》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力研究
镜像
《参考消息》中的中国电影及海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