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下国际能源格局新变化及对中国的影响

2020-12-08张茂荣

国际石油经济 2020年11期
关键词:沙特阿拉伯油价页岩

张茂荣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能源安全研究中心)

进入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带来巨大混乱,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严重冲击国际能源市场,改变国际能源格局,中国的能源安全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1 全球油气供需失衡进一步加剧

1.1 经济严重衰退导致需求断崖式下滑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全球,各国不得不采取严格的封锁措施,致使世界经济在2020年上半年急转直下,全球进入同步且深度的经济衰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下滑4.4%,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其中,美国经济将衰退4.3%,欧元区经济将衰退8.3%,印度经济将令人吃惊地衰退10.3%;而中国经济将增长1.9%,为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1]。

2020年夏季,随着各国逐步解除或放松封锁措施,全球经济出现一定反弹。虽然中国已经基本控制住疫情,但在全球范围内,疫情仍在肆虐,特别是美国、巴西、印度等主要经济体新增病例数量居高不下,欧洲疫情进入秋天以来大幅反弹。今后世界经济的复苏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疫情的控制,其中最关键的是疫苗的研发进程。从目前各国疫苗研发进度来看,真正有效疫苗的正式上市时间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由于疫情导致全球人员流动受限,目前多国零售、娱乐等场所活动依然低迷,劳动力市场受到经济活动急剧下滑的灾难性打击。经济衰退的同步性还导致国际贸易与投资大幅下降,加剧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形成恶性循环。所有这些都预示着,未来全球经济复苏过程将漫长而艰难。

在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和出行限制下,全球石油需求出现前所未有的下降。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2020年1-7月,全球石油需求较上年同期骤降1050万桶/日。2020年9月15日,国际能源署发布月度石油市场报告称,因疫情蔓延阻碍需求复苏,全球石油市场前景变得更加脆弱,因此下调2020年下半年需求预期,其中又以第四季度下修幅度最大。国际能源署将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下调至9170万桶/日,较2019年减少840万桶/日,减幅高于上月预测的810万桶/日[2],相当于回到了2013年的需求水平。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2020年9月份报告称,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为9023万桶/日,较8月预测值下调40万桶/日,较2019年下降950万桶/日[3]。国际能源署认为,因部分国家疫情再起,远程办公削弱交通需求,预计2020年第三、四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将分别减少10万桶/日和60万桶/日;经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从衰退中复苏,航空等部门甚至不太可能在2021年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鉴于此,2020年下半年全球石油需求复苏将显著放缓,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弹、确诊病例激增的形势下,全球石油需求复苏之路将更加崎岖。

1.2 减产力度减弱致使产量上升,去库存减慢

近期,在全球原油需求持续低迷的同时,原油产量却出现上升。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2020年8月份全球原油供应增加110万桶/日,至9170万桶/日。自疫情暴发以来,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领衔的减产联盟(即“欧佩克+”,包括欧佩克和10个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便一直致力于让其成员国达成减产协议,以应对全球原油需求下滑。根据2020年4月12日达成的减产协议,8月份“欧佩克+”已经将原油减产幅度从5月以来的970万桶/日下调到770万桶/日。不过,沙特阿拉伯仍不断指责伊拉克等成员国未能遵守减产协议。据悉,2020年10月伊拉克石油出口量急剧增加。利比亚内战缓和后,石油产量呈现上升势头,2020年10月产量几乎增加了两倍。2020年8月,由于受到飓风“劳拉”的影响,美国石油产量下降40万桶/日,这部分降幅随着飓风的离去而逐渐恢复。这3个国家原油产量、出口量的增加,将使已经过剩的国际原油市场进一步失衡。

全球石油产量提升和需求萎靡,致使原油库存消耗速度放慢。世界最大独立石油贸易商维多集团认为,由于新的与疫情相关的经济限制措施,全球需求复苏正在放缓,原油价格在2020年第四季度几乎没有上涨空间;同时,全球炼油市场“被压缩得令人难以置信”,大量库存远超疲软的需求。在2020年9月27日召开的20国集团(G20)能源部长视频会议上,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多表示,2020年第三季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原油库存远高于5年平均水平。从当前进度看,全球原油去库存明显慢于预期。国际能源署9月份预测,2020年下半年,全球原油库存消耗量约为340万桶/日,较上月预测值下调100万桶/日。需要指出的是,自2020年7月以来,中国原油进口由高点回落,尤其是10月份出现4月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使国际市场失去了重要支撑因素。各大炼厂由于利润持续低迷,不愿进行大规模采购,石油交易商使用油轮储存原油的现象再次出现。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在20国集团能源部长会议上表示,由于全球各地实施封锁措施遏制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预计较2019年下滑10%,这促使各能源公司将生产投资削减25%~30%;本轮油市复苏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1.3 全球能源转型面临新挑战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良好。据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统计,2019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76吉瓦,占全球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72%[4],连续5年所占份额过半。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石油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低油价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受到石油天然气挤压。进入困难时期的能源公司对新能源的投资也将下降甚至停滞。这些都将迟滞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进程。

2020年11月,美国大选结束,拜登当选新任总统几成定局,美国政府对气候变化和新能源发展的态度将发生重大转变。根据拜登团队发布的“清洁能源革命和环境计划”,拜登上任第一天将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并在上任第一年内通过立法,要求在2050年之前实现全美范围内的净零碳排放;对清洁能源和创新进行历史性投资,计划在10年内投资4000亿美元;将采取行动要求油气行业严格限制甲烷污染,并制定新的严格的燃油经济性标准[5]。总之,全球能源转型虽然道路曲折,但前景仍然光明。

2 美国能源行业出现一定困难,但仍处于强势地位

2.1 美国能源行业陷入严重困境

能源行业约占美国GDP的8%,其中页岩油气是该行业的主要增长点,但当前整个行业处境艰难。事实上,早在疫情暴发与油价暴跌之前,由于背负巨额债务和投资者投资意愿下降,申请破产的页岩油生产商2019年就开始裁员并关闭部分钻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在全球蔓延,2020年3-4月,美国页岩油气生产重地二叠纪盆地迎来石油史上最惨烈的价格战。这次价格战由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发动,随着石油需求断崖式下跌,油价崩盘,加之融资困难,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大规模破产,美国页岩行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2019年,美国页岩油行业盈亏平衡点在40美元/桶以上,大部分页岩油生产商盈亏平衡点在39~48美元/桶,如果不考虑历史负债部分,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可以在30美元/桶时收回现金成本。2020年4月,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一度跌至史无前例的-37美元/桶(见图1),震撼全球能源行业。4月1日,美国最大的页岩油生产商惠廷石油公司(Whiting Petroleum)申请破产保护,成为受到疫情与油价双重打击后首家申请破产保护的页岩油气公司。6月28日,美国第三大天然气生产商切萨皮克能源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并启动债务重整。9月30日,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绿洲石油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价格暴跌和供应持续过剩,让美国页岩油气行业不得不限制产量、削减成本并提高效率。据统计,美国二叠纪盆地、巴肯、鹰滩等七大页岩油产区产量均有所下降,降幅最大的是得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二叠纪盆地。

图1 截至2020年10月6日WTI原油期货价格变化

2.2 短期前景难言乐观

从短期看,美国页岩油行业仍将面临较大困难。低迷的需求和近乎停滞的钻探活动加剧了页岩油生产商的压力。它们的债务压力仍在加大,需要现金流来偿还债务,但多数美国页岩油气公司债券评级处于距垃圾级仅一步之遥的BBB级。据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公司预测,到2020年底,美国高收益能源公司债券的违约率将高达17%。目前,美国高收益能源领域的未偿还债券总额已经从2019年的680亿美元增至逾1000亿美元。伴随着违约率的上升,美国页岩油生产商越来越难以获得资金[6]。美国政府曾宣称的对页岩油行业的政策支持却口惠而实不至,页岩油行业将主要依靠自身努力和运气来渡过难关。

当前,“欧佩克+”开始缩减减产规模,全球石油产量快速增加,国际油价再度转弱,美国页岩油气行业或将重新转入痛苦的守势。挪威能源研究机构雷斯塔能源(Rystad Energy)预计,若WTI原油维持当前约40美元/桶的水平,到2022年底,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的油气生产商数量或与近5年美国企业的破产总数相当。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若原油价格维持35美元/桶,约30%的美国页岩油气运营商将陷入技术性破产,该行业正面临严重的财务压力。由于美国油气勘探和生产公司难以实现收支平衡,这些公司可能会对其资产价值进行3000亿美元的减值或减记。德勤预测,美国页岩油气行业将出现一波破产潮,随后会迎来大规模整合。

2.3 页岩油气行业韧性支撑中长期前景

从中长期看,页岩油优势仍在,反弹潜力巨大。在成熟市场经济与激烈竞争环境下崛起的美国页岩油气产业,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尽管美国页岩油产量短期难以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峰值水平,但仍有很大空间从疫情下的低迷水平回升。截至2020年7月底,在国际能源署公布的钻井生产率报告所涵盖的7个页岩盆地中,仍有7600口已钻但未完成的油井,这一数字自2020年2月份以来几乎没有变化,反映出页岩区块缺乏开采活动。但当需求上升,钻井人员返回时,这些油井将能够开足马力迅速启动。

2020年4月底以来,随着国际油价触底反弹并逐步回升至40美元/桶,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开始复产,页岩钻探迅速回升,凸显该行业快速适应低油价的能力。尽管40美元/桶的油价仍低于页岩油生产成本价,但现金流需求及部分石油巨头较低的生产成本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钻井数量增加。曾在2020年3月关闭了约400口井的欧芹能源公司(Parsley Energy),6月份产量基本得以恢复。6月,EOG能源公司表示,由于当前油价足以推进钻探活动,公司将在下半年增产。惠廷石油公司也凭借资本市场重组再获新生,9月2日,惠廷石油公司表示,公司已完成财务重组,其融资债务减少30亿美元,公司新普通股股票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开始交易。虽然如果油价持续低迷,美国还将有大量页岩油气生产商破产,但页岩油气开发幸存者们或将逐步摆脱困境。

按照美国能源信息署(EIA)2020年10月发布的数据,美国原油产量于2019年11月达到1286万桶/日的最高点后,2020年5月降至1000万桶/日的低点,随后开始回升,7月升至1100万桶/日[7]。美国原油产量触底反弹,主要得益于页岩油行业的复苏。油价重返40美元/桶后,页岩油开始推动美国原油产量回升。8月,由于飓风“劳拉”的影响,美国原油产量跌至1040万桶/日。随着墨西哥湾原油产量的恢复,9月美国原油产量升至1070万桶/日,预计11月升至1120万桶/日[8];到2021年上半年,由于新的油井开发速度赶不上现有油井的递减速度,美国页岩油产量将有所下降,导致总体产量出现下滑。总之,2020年以来,美国原油产量总体趋降,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2019、2020和2021年,美国原油产量分别为1220万桶/日、1140万桶/日、1110万桶/日[8]。不过,美国仍占据全球最大原油生产国地位。据国际能源署等机构预测,到2023年,美国页岩油气将恢复元气,表明美国页岩油气行业具有强大韧性。

3 美、俄、沙博弈出现新动向

3.1 俄、沙经济遭受重击,弱势尽显

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两大产油国,其经济和财政收入主要依靠能源出口,疫情导致的油价暴跌和被动减产对两国的能源经济影响巨大。

随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俄罗斯经济受到油价暴跌、金融动荡、国内疫情防控措施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前景不容乐观。据统计,由于支出下降和油价暴跌,2020年4月份俄政府税收下降31%,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下降超过50%,而1/4的俄罗斯公司因受疫情影响而需要支持。6月,俄罗斯原油产量降至“欧佩克+”减产协议规定的约850万桶/日水平。据俄经济发展部预测,2020年俄罗斯石油出口量将从2019年的2.692亿吨下降到2.25亿吨;到2023年,俄石油出口量将增至2.662亿吨,但仍低于2019年的出口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俄罗斯经济将萎缩4.1%。

沙特阿拉伯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从表面上看,沙特阿拉伯石油生产成本极低,仅为9.9美元/桶,而俄罗斯为17.2美元/桶,但沙特阿拉伯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远高于俄罗斯,由于近年油价持续低迷,作为高福利国家的沙特阿拉伯已连续6年财政赤字高企。据英国《金融时报》测算,沙特阿拉伯实际所能承受的油价为83美元/桶,俄罗斯仅为42.4美元/桶。2020年5月,“欧佩克+”开始实施970万桶/日的石油减产,这一前所未有的减产规模约为危机前全球石油需求的10%。2020年4月,沙特阿拉伯原油产量一度超过1200万桶/日,6月则骤降至750万桶/日,为2004年以来最低。油价若持续低迷,将对沙特阿拉伯经济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为应对疫情冲击,沙特阿拉伯政府推出32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将债务上限从GDP的30%提高至50%。据统计,沙特阿拉伯2020年一季度石油收入同比下降24%,全年财政赤字率预计将达到12.6%,这将是其连续第7年出现财政赤字。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沙特阿拉伯经济将萎缩5.4%。沙特阿拉伯依靠油价上涨缓解财政压力的老路已经越来越走不通,大力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势在必行。

3.2 美国优势更为突出,“三国演义”出现新变化

在持续不利的局面下,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以“欧佩克+”为平台抱团取暖之势将长期化。从美国页岩油气开发的“机制优势”来看,不管国际市场如何变化,只要油价回升到成本线以上,页岩油生产就会卷土重来。近年来,储量庞大、反应灵敏的页岩油已经取代沙特阿拉伯的原油剩余产能,日益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的主要机动力量,美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日益强势,在美、俄、沙三方博弈中,美国将越来越掌握主动权。

虽然在疫情肆虐导致油价崩盘期间,美国与“欧佩克+”罕见地进行了一定的立场协调和较大规模的被动减产,但这注定不是三方互动的常态。由市场力量主导的美国页岩油生产,与政府控制的俄、沙石油生产,难以进行实质意义上的配额管制。而且,美国经济结构呈现多元化,能源行业仅占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很小比重,油价下跌甚至有利于美国整体经济增长。反观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这两国都是“资源诅咒”的典型代表,能源行业在经济中一家独大,经济结构畸形,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主要靠能源行业拉动,否则经济可能就会陷入“熄火”。因此,美国不像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那样对油价变动极度敏感,这也使三方在博弈过程中高下立见。更何况,美国掌握着对石油定价极为重要的原油期货交易所,这更是另外两方难以企及的巨大优势。因此,在今后的国际能源供应格局中,美国的强势地位难以撼动,处于弱势的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两国抱团取暖将成为常态,并将以“欧佩克+”为平台,与美国进行激烈博弈[9]。

不过应该看到,此次油价暴跌也使美国的原油生产国属性突显,其与出口国的关系出现了微妙变化。页岩油气革命后,油气行业在美国经济中的重要性上升,尤其是页岩油行业为美国中南部州贡献了很大一部分新增就业,其兴衰对美国大选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基于油价暴跌对美国油气行业的沉重打击以及大选考量,对2020年3月份的俄、沙石油价格战及市场份额争夺战,美国政府一改以往坐山观虎斗甚至乐观其成的态度,从总统特朗普到国务卿蓬佩奥,都积极介入争端,力促双方坐下来谈判并达成减产协议。美国页岩油气的迅速发展是全球能源供需失衡的最大变量之一,但美国不承诺减产却促成了俄、沙达成减产协议,表明其在新的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影响力显著上升。《纽约时报》调侃称,特朗普俨然成为“欧佩克+”主席。美、俄、沙原油日产能均超千万桶,三国原油日产能总和占全球1/3,今后,美国或在特定情况下加强与传统石油出口大国的协调,谋求稳定油价。美国撮合全球减产协议,插手石油大国产量协调,三国能源博弈呈现新特点,进入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新阶段。有美国议员甚至提议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结成能源联盟,并敦促沙特阿拉伯解散欧佩克[10]。

3.3 能源格局变化或将加剧中东局势动荡

从中东内部看,全球能源格局大调整将助推中东冲突长期化。中东是本轮国际能源格局调整的大输家,不仅在全球能源供应端的地位下降,本地区冲突也将面临长期化的困局。

一是本地区国家外交政策趋于强硬。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国际油价低迷使中东各国危机感加剧,地区大国欲借外部冲突转移矛盾,甚至靠称霸凝聚民心。沙特阿拉伯先后与伊朗、卡塔尔断交,对什叶派及穆斯林兄弟会势力穷追猛打,在海湾和阿拉伯世界杀鸡儆猴。伊朗则整合什叶派势力,在叙利亚、伊拉克、也门、黎巴嫩等国扶持武装代理人,与沙特阿拉伯展开激烈博弈。

二是外部大国介入延长冲突。沙特阿拉伯倾力讨好美国总统特朗普,以便在遏制伊朗和打压卡塔尔上获得其支持;伊朗则与俄罗斯加紧抱团。美国与俄罗斯虽然无意直接对抗,但均支持盟友争夺势力范围,导致冲突延宕。

三是能源利益使相关方解决冲突的紧迫感下降。由于中东冲突有利于维持国际油价,因此有关各方甚至有借冲突之机获取能源利益之嫌。例如,中东局势适度紧张有利于防止油价大跌,符合俄罗斯等深度介入中东冲突的能源出口国利益,但这是以牺牲依赖中东石油的能源进口国的能源安全为代价的。沙特阿拉伯、伊朗虽然斗得不可开交,但在支撑油价方面有共同利益,迄今仍坚持政治和经济分开,在维持欧佩克减产上加强合作。2017年6月卡塔尔被沙特阿拉伯等国断交后,卡、沙均表态减产不受影响。

从美国角度看,美国能源产量剧增可能推动其减少全球公共安全产品供给,并采取选择性介入的策略,美国日渐实现的能源独立将使这一趋势进一步加速。如果美国最终能够成功实现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自给,世界将更难期待其全力介入中东事务并维护中东秩序。如果美国逐步减少其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军事存在,那么包括顶住了席卷中东多国的“阿拉伯之春”影响的沙特阿拉伯在内,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将更加动荡不安。尽管美国仍会通过寻求国际合作等方式努力控制不断恶化的地区局势,但世界仍将不得不面对一个因超级大国缺位而更加不稳定的中东地区,全球能源安全将因此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4 中国能源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国际能源格局大调整,能源市场供需大逆转,能源博弈出现新变化,使中国能源安全面临更加复杂的新形势,但总体上利大于弊。

4.1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有望加快推进

美国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崛起和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能源供需造成的长期影响,正在迫使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国加速推进东进战略,竭力稳住亚太这一能源消费增长最快地区,中国成为它们的经略重点。

中俄能源合作自2013年“一带一路”提出以来呈快速推进之势。2016-2018年,俄罗斯连续3年成为中国原油进口的最大来源国。2018年1月,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正式投入运营,天然气合作成为下一步合作重点;11月,中俄合作推动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全面建成投产;2019年9月,北极LNG2项目正式启动,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共持有该项目20%的股权。亚马尔LNG项目与北极LNG2项目已成为“冰上丝绸之路”的两个重要支点,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天然气供应来源多元化,加快中国能源结构调整。2019年12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西线和远东天然气管道建设也提上日程。若西线和远东项目能达成协议并按期投产,未来10年,中俄天然气贸易量有望超过800亿立方米/年,俄罗斯将成为中国天然气进口最大来源国。

在中东地区,以能源为核心的双边合作持续深化。2017年,中国石油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签署陆上油田开发项目协议,这是中国首次在中东地区拿到上游权益。2018年以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通过在中国加强建设合资大型炼厂等方式,大力巩固在华原油市场份额,终使沙特阿拉伯于2019年重新成为中国原油进口的最大来源国。2019年7月,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与中国海油签署协议,探索石油上下游领域及LNG领域的新合作机会。受近年来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影响,中东各国纷纷推出经济转型计划,例如沙特阿拉伯的“2030年愿景”、阿联酋的“2050年能源战略”等。中国作为中东油气的主要买方,在推动与中东各国非油气领域合作方面也具有天然优势,“一带一路”清洁能源、产能及金融合作有望获得较快发展。

4.2 中美能源合作迎来新机遇

在新的国际能源格局下,美国努力扩大能源出口,为中国加速推动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提供了机遇,并使中国获得缓解与美国贸易争端的重要筹码。

2019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2%。未来,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转型,预计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从目前的45%进一步上升,而且中国80%的能源进口都通过马六甲海峡,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需求迫切。过去几年,中国已经在有意识地逐步降低从中东进口能源的比重,并加快了与俄罗斯、中亚等地区的能源合作步伐。美国油气开发提速和出口禁令放开,为中国提供了新的选择。2017年以来,中美能源贸易快速增长,中国成为美国能源的最大买方,两国未来能源合作潜力巨大。2018年2月,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第十大原油进口来源国,中国进口量占美国原油出口量的20%。路透社数据显示,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天然气数量占美国天然气总出口量的14%。

尽管近期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冲击,中国自美国的能源进口量一度大幅下滑甚至中断,从长远来看,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能源数量有望超过农产品进口量,将在缓解中美贸易紧张、改变双边贸易失衡上发挥重要作用,也将成为中国反击美国贸易霸凌主义和无理要求的重要筹码。2018年9月,中国将天然气列入对美征收报复性关税的商品清单,成为反制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的一张牌。2017年11月特朗普访华和2018年12月的20国集团“习特会”上,扩大能源进口都成为改善中美贸易紧张关系的优先选项。2020年1月,中美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承诺以2017年自美国的进口额为基数,在未来两年内增购200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其中包括增购524亿美元的能源产品,足见能源贸易在缓解中美贸易冲突中的重要作用。

按照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规定的目标,中国需要在2020年较2017年增购价值185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能源产品91亿美元,因而2020年应进口276亿美元,但实际上2020年1-5月仅购买了20亿美元,主要缘于能源需求和能源价格在疫情期间双双大跌。由于中国自美国采购能源产品的进度远远落后于协议目标,仅达到目标进度的17%,考虑到履行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和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中国在下半年明显加快了自美国的能源采购力度。

4.3 中国话语权和地位上升

疫情导致的买方市场的加速形成,以及美国对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石油生产国的能源制裁,为中国提升能源安全、争取能源定价权奠定了优势地位。近年来,俄罗斯一反常态,向中国开放其境内上游油气开发权益,深化与中国的油气合作,这与俄罗斯因乌克兰危机遭到西方长期制裁不无关系。随着美、俄能源博弈加剧,尤其是美国大力打压以北溪-2天然气管道建设为标志的俄欧能源合作,在与俄罗斯围绕供油(气)价格、管道建设、油气田开发等方面的谈判中,中国可获得更有利的地位,或将深入参与俄能源产业上中下游,从而规避未来俄对中国使用能源武器的风险。

4.4 需警惕国际能源博弈加剧所引发的地缘政治风险

一是谨防美国运用其经济金融霸权和长臂管辖法律特权,对中国与受其制裁的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国的能源、经贸合作制造障碍,甚至借此挑起事端,再度制造类似“中兴事件”“华为事件”等危机事件,对中国重要企业进行制裁和打压。中兴、华为都因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制裁禁令而受到指控,中兴已被迫承受巨额罚款,华为仍未摆脱遭美国政府打压的困境。中国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加快梳理排查本国企业与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国合作涉及美国制裁禁令的风险。在参与伊朗油气开发方面,中国石油曾与法国道达尔公司等就伊朗南帕斯11区天然气开发共同合作,但随着美国对伊朗重启制裁,道达尔等西方企业于2018年先行退出,中国石油于2019年10月宣布退出,以规避美国制裁风险。

二是美、俄、沙博弈加剧中东乱局,危及中国海外利益安全,可能迫使中国承担更多责任。近年来,美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合纵连横和激烈博弈持续上演,导致中东局势乱上加乱。国际油价作为博弈的核心工具和目标,在地缘政治和安全压力下波动加剧,呈长期震荡、大起大落态势,危及中国能源安全和在中东地区的利益。截至2019年底,仅中国石油一家就在伊拉克、伊朗、阿联酋、阿曼、叙利亚这中东5国运营14个油气项目,当年实现原油作业产量1.04亿吨、权益产量5241万吨。中国被迫卷入地区冲突的风险增高,人员、资产、通道安全保障难度和成本增大。面对美国减少对相关地区和通道安全保障的投入,中国“搭安全便车”的代价趋升,或被要求在难民问题、叙利亚问题、能源通道护航等方面承担更多责任。

综上所述,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国际能源格局呈现诸多新变化,影响将极其深远。中国应加强形势研判,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以更好地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国民经济长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并确保海外利益免受或少受损失。

猜你喜欢

沙特阿拉伯油价页岩
沙特阿拉伯MO面包房&咖啡吧
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剑指美国页岩油产业?
下半年国际油价仍旧承压前行?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一种页岩封堵性评价测试方法
页岩气开发降温
沙特阿拉伯AL Masane VMS型多金属矿床的研究进展及认识
低油价新观察(上):动荡的产油国
加息,压垮美国页岩气的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