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拾语言本真,拔节阅读素养

2020-12-07谭瑜萍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阅读素养

谭瑜萍

【摘要】阅读是以语言为对象的知识,因此学生阅读素养培养必须根扎在语言本真上。从语言的外在形式、内在意义及其两者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处引导学生去深入体验,才能让学生的阅读素养有可感的拔节生长。

【关键词】语言本真 阅读素养 言语形式 意义表达

关注语言本真,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让学生清楚课文写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换一种写法行不行。这些做法看似简单,实则在教学中并不容易把握到位,然而这却是促进学生阅读素养拔节生长的必由之路。

一、语言的通顺,关注文本外在的言语形式

作者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以期读者在未知的前提下获得与他相应的感知。因此他的遣词造句、行文结构都深思熟虑,体现了作者自身的语言素养。言语形式是作者表达的外表,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就是实现与作者对话的前提。

1.遣词造句的通顺

从学生的阅读角度出发,语言通顺与否,最直接表现为是否符合平时交流的言语习惯,读起来是否顺畅。小学语文课文一般都符合学生的阅读能力,或者基于学生阅读做了一定的修改,适合学生通过朗读去体验语言的通顺。

比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时,教师出示统编版第2自然段“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同时出示“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让学生轻声朗读,比较言语的不同。学生辨析:“微风吹拂着”比“轻风微微地吹拂着”更通顺易读;“烂漫无比的春天”显然比“光彩夺目的春天”更通顺。从文章描写的感觉中可以体验到“光彩夺目的春天”搭配显然是牵强的,是渲染过度了。

学生通过朗读体验,比较了这两段文字,虽然他们无法说清也不需要说清楚“通顺”的缘由,但是他们对于“通顺”的体验是可取的,教师同样无须细化分析,阅读素养就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得到启蒙。

2.篇章结构的逻辑

相比遣词造句的通顺,文本篇章结构的逻辑往往不易在朗读中被发觉,但是却直接决定了文章整体的合理性。篇章结构的逻辑性主要体现在文章的段落、层次上,如果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逻辑顺序,那文章的段落之间就有相应的照应,互相铆合,过渡清晰;如果是按照同一个意思的叙述逻辑,那文章段落之间有清晰的关联,或递进或并列或转折或因果。

小学生比较容易结合典型的过渡和照应去体验叙述逻辑。但是那些事物发展中存在的因果、转折、递进等逻辑关系,会因事物本身内容的凸显而被忽视,教师需要结合文章整体表达的意境帮助学生去体会。

比如,在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很容易通过自主阅读发现文章的基本结构:(为了验证“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但学生却很难体验到文章的另一个结构逻辑——因果逻辑,这是能否得到实验结果的前提。此时教师问道:“文章中有写到一种特殊的颜色吗?同学们知道是什么颜色吗?这种颜色有意义吗?”“蜜蜂背上的白色记号。”“因为要知道有多少蜜蜂最后飞回来了,所以才给蜜蜂画上了白色记号。”学生们的自然反应是强烈的。“看来实验中很多事都有这样的原因哦,请大家在课文中找找,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学生通过再次阅读找到了很多表达因果关系的语言。

教师巧妙的设问,启发了学生对实验中每个环节设置的必要性进行语言分析,找到丰富的因果逻辑关系,更好地体验了课文整体的结构特点。这样的逻辑关系虽然隐藏在语言中,但只要给予学生恰当的抓手,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对于小学生而言也就不是难事了。有了这样的经验,学生阅读文本的视野就拓宽了。

二、表达的适切,关注文本内在的意义表达

文章的载体是字词句,表达的却是文字外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态度,而作者所表达的内容反映的是外在真实世界的事与物(或与之相关的想象)。当然作者想表达的、想呈现的世界是基于语言的,因此就文章與外部世界的关系而言,读者应该关注的是两者之间是否贴合,是否保持一致,这是文章价值最根本的体现。

1.言语意义与言语意图的一致性

每篇文章都有创作的动机和理由,文章的言语在表达的意义上只有做到与言语的意图一致,才能让读者“明其言,知其物”。

小学课文一般言语意图比较明显,而且更多指向文章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只关注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及与之相关的重点语句,但却极少关注到一些语词本身所表达的意义。

例如,在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可通过语言感知法布尔在科学探索中的怀疑和验证精神,但是对于同样重要的严谨品质不能自觉体验。此时教师出示两句经过删减的言语:“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这样可以减少阻力。”“二十只蜜蜂,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让学生与课文原句进行比较。学生能体验到正是因为法布尔的想象所以必须用上“‘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由于实验中不可能知道准确的实验蜜蜂数量,所以必须用“‘至少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这就是科学探索中严谨、规范的品质,是作者言语意图的体现。

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关注言语意义与言语意图的一致性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归纳的层面,要抓住文本中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结合言语的意义去体验。这是学生在阅读文本中获得真实思想情感熏陶的根本途径。

2.言语表达与实际世界的一致性

言语所表达的内容只有和表达对象的实际情况一致,才能给予读者正确的体验和收获。首先是与文字所描述的客观世界的情况一致,其次是与文字所描述的主观世界的状态一致。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可感性较强,主观世界的状态主要体现在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和人生态度上。

例如,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但作为科普文,却很少有教师和学生关注它的言语表达与真实世界的一致性。学生在阅读后势必形成基于课文内容的知识性潜意识去感知世界,殊不知科普也有它的时效性。单就课文中提到的海里的动物大约有三万种,这在现在就是一个错误的信息(现今已知的海洋动物大约有20万种之多)。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海底世界”是不可感的现实存在,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语言运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言语表达与现实世界的一致性。

教师应该带着自己的感知引导学生去质疑文本,也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任务。

三、气韵的得体,关注作者与读者间的意识传递

文章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阅读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往,作者在与读者“交往、对话”的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决定了他言语表达的不同气韵。如果他是一个激发者,那文章的语气必定慷慨激昂、节奏强弱分明,色彩鲜明浓烈;如果他是一个传道者,那文章的语气大多从容妥帖、节奏舒缓,色彩养目舒心;如果他要和学生一起做个生活的体验者,那文章的语气必鲜活可人、节奏轻快,色彩跳跃灵动……

当读者为文章得体的气韵所感染,沟通才能真正地达成,作者的意识、文章的内容才会真正得到传递。

例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中,“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文章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和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文章虽然是古代散文,但作者宣扬激励的角色意识深深体现在文章的言语中。伴随着文章坚定的语气、铿锵的节奏,读来朗朗上口,伴随着朗读,梁先生那份振奋人心的精神必将流淌在每位学生的血脉之中。

从整体把握文本语言的本真,才能逐渐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新的活力。同时这种关注语言本真的意识将直接作用于学生之后的阅读行为,积累的是阅读的根本方法和态度,为学生实现个人语文学习潜能的发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阅读素养
浅谈如何提升中学生的阅读素养
PISA测评框架对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效能的启示
大学生阅读、媒介及信息素养融合可行性研究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从“知沟”理论谈城乡学生阅读素养差异
运用符号,玩“活”低年级阅读教学
结构化推荐,课外阅读多姿多彩
运用“联结”策略 提升阅读素养
以绘本阅读提高幼儿阅读素养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