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庸》教学设计

2020-12-06李海燕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全体师生陈赓中庸

李海燕

学习目标:

1、从造字法的角度,来理解“中庸”二字。

2、理解中庸的原则为“仁”、“义”,并在历史故事中辩析仁和义的表现。

3、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在讨论、思辨过程中体会中庸的内涵。

教学重点:中庸二字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中庸的原则是仁和义。

教学流程:

全体师生向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礼。

全体师生:面向孔子,端身正立。整理衣冠,拱手,高揖(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

学生: 请端身正意,让我们以至诚的心向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礼!

一鞠躬,万盛吾祖,恩泽海宇。杏坛春晖,泮池桃李。起——

二鞠躬,而今吾辈,见贤思齐。文脉绵延,海域再兴。起——

叁鞠躬,煌煌中国,盛世太平。一中师生,祈祥鞠躬。起——

礼成。

全体师生,齐唱《大同歌》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班的文学社茗香阁文学社第十一届诗友会在大家的期盼中如期开讲了。前几天,我们学习《孟子》,讲到了读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和使命。今天,我们学习《中庸》教我们如何完成这些责任和使命,因为《中庸》,旨在探求古人之微妙處。

第一环节:破题,剖析“中庸”二字。

1、问题设计1。你所理解的是“中庸”是什么?是中间,是平庸吗?

学生回答:中庸,即适度、不走极端、折中。

教师讲解:

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挂在自己书房里一副对联“阐旧邦以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告诉我们中庸没那么简单吧。

我们可以从造字法的角度讲中庸。

(PPT展示 “中”的甲骨文和“庸”的小篆字形。)

中,事物的内部。

庸,用也。

从“中”的甲骨文可以看出,中,不是指地理位置的“中” ,而是指世界万物的一种动态力量的平衡。“中”的重要性,在于上下贯通。

庸,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在《说文解字》中,庸的解释是,用也。

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所以说中庸,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是人类文明的大智慧,需要理解的深刻智慧。 就好像我们理解清代文学家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意思不是糊涂,而是看破不说破,看透不点透。

2、请学生回到文本,找到具体的章节,落实“中”的含义。

学生分别找到“过犹不及”“不得中行而与之”“乡愿”等章节,并解析其含义,用生活的事例或故事来解读。

第二环节:得法,理解“中庸”的原则。

1、问题设计2 。请大家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谈谈对“义”字的解读,并用历史故事或当代感动中国的事例中解读“义”的含义。

学生回答:义:正义、道义、和平(和谐)、忠义(对国家)

岳飞、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等仁人志士的义举感天动地。

教师设疑:从下面的这则小故事中体会,谁的境界更高,为什么?

1933年春天,因为叛徒告密,陈赓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抓获,后来送到南昌。蒋介石见到陈赓时说:“陈赓,你瘦了。”陈赓回答:“瘦吾貌而肥天下·”陈赓说:“校长也瘦了。”蒋介石说,“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陈赓说,“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

……

教师点拨:说的对,越了法礼。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故事中辨析中庸的核心内容,引出中庸的另一个原则-----礼。

2、《中庸》一书的原则之二-------礼。

教师设疑:五代十国冯道历经四世12个皇帝,事例简述。冯道不贪财

不好色为百姓谋福利,为什么司马光称他为“奸臣之尤”?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的确从儒家的“中庯”原则来讲,冯道不符合中庸的标准。他不守礼。但他同管仲一样是仁者。中庸之道是处事原则,不是评判一个人

好坏与否的绝对标准。

3、《中庸》一书的最高境界------至诚,学会反思。

师:同学们请背诵出明道篇最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解释它的意思。

生: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教师总结:《中庸》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中庸是中华民族的古典哲学,曾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庸之道的主要思想应该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你就把自己培养成具有理想人格的理想人物。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句话在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墙上,时时提醒我们。我们要以中庸之道处世,以逍遥之心处心。

第三个环节:反思。

《中庸》是深奥的哲学,其中的哲理概念,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在教学过程中,为求避免理论灌输,让学生在事例中得到通俗的理解。避免大量引入百家讲坛等文化类节目的影响。在课堂上,我要听到学生的声音,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讲一节初中生能听懂的课。避免逐条讲述,要在课本的整合中,形成新的思想:什么是中庸?为什么中庸要受到义和礼的制约,即如何做到中庸的。由于时间所限,没有让学生结合实际探讨中庸之道在当代社会的作用。

猜你喜欢

全体师生陈赓中庸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防疫知识自测
言传不如身教
诵、知、行三位一体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陈赓 三“骗”彭德怀
陈赓敲竹杠
留言板等
肥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