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国焘“密电”问题探析

2020-12-06卢禹池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密电存在张国焘

[摘要]张国焘“密电”问题的争议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密电”是否存在;二是“密电”中是否含有“武力解决中央”的内容。综合各种材料的分析可以发现,张国焘发出“密电”一事应该是确实发生过的,其主要内容“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并不包括所谓“武力解决中央”的内容。而之所以会产生“武力解决中央”这一说法并广为流行,与特定时期的斗争需要和政治氛围密切相关。

[关键词]张国焘;“密电”;存在;内容

[作者简介]卢禹池(1988-),女,中共瑞金市委党校培训中心外联部主任,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中共苏区史。

[中图分类号] D23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11-0045-03

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在长征中会师后,张国焘与党中央发生了“南下”与“北上”之争。在这一过程中,张国焘违反中央决议,执意南下,犯了分裂党、分裂红军的严重错误。其间,张国焘是不是给陈昌浩、徐向前主持的前敌委员会发出过危害党中央的“密电”,以及“密电”中是否含有“武力解决中央”的内容,一直是党史研究中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本文尝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成果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此问题做一番粗浅的探讨。

一、“密电”问题的由来

1935年6月中旬,正在进行战略转移的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与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这是当时最重要的两支主力红军的会师,是长征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对于刚刚经过长途跋涉和艰苦作战的两大主力红军来说,会师是一个值得热烈庆祝的历史性转折,本应有力地推动革命形势大踏步向前发展。然而,仅仅在两个多月之后的9月10日,张国焘违反中央在两河口会议上有关北上创建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决议,擅自率领红四方面军(包括红一方面军的第五、第三十二两个军)南下,走向了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道路。

导致张国焘走向分裂道路的主要原因是红军会师后的“北上”和“南下”之争。在会师后不久的6月26日,中共中央在懋功以北的两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了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方针。这一决策的主要依据体现在时任红军总政委周恩来所作报告中的三个条件:一是地域条件较好,便利于红军作战;二是群众条件较好,人口较多,能大批扩大红军;三是经济条件较好,粮食较多,利于补充军需。最后,会议作出《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的战略方针》的决定:“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①这一决议在会议上是一致通过的,张国焘并没有表示反对。但他会后却“自恃掌握的兵力多,个人野心大大膨胀”,“处处作梗,借以要挟,取得红军总政委的职位”,“暗中仍酝酿南下四川、西康边境地区”。② 当时红四方面军有八万多人,而红一方面军经过长征之后只有三万人左右。同时张国焘自建党之初就长期担任党的主要领导,资历较深。这二者构成了张国焘后来对抗中央、分裂红军的物质基础和心理动因。

关于张国焘分裂红军的过程,在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有如下记述:“9月9日,他(指张国焘——引者注)背着中共中央电令右路军政委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企图分裂和危害党中央。担任右路军参谋长的叶剑英看到电报后,立刻报告毛泽东。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紧急磋商,为了贯彻北上方针,并避免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冲突,决定连夜率红一、三军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当时红四方面军有的干部不明真相,主张武力阻拦。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坚决制止这种行动,维护了红军的团结。”③这里提到的9月9日的张国焘“背着中共中央”给陈昌浩发出的“企图分裂和危害党中央”的电报就是所谓的“密电”,围绕这封电报的争议就构成了“密电”问题。

二、“密电”问题的主要争议

“密电”问题的争议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密电”是否存在;二是“密电”里有没有“武力解决中央”的内容。

“密电”是时任红军总政委张国焘发给时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前敌指挥部政委陈昌浩和前敌总指挥徐向前的,因此张、陈、徐三人就成为“密电”问题的最核心的当事人。④同时据时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的叶剑英所述,他曾偷阅过电报内容并私下拿给毛泽东过目,因此叶、毛二人应属于“密电”的第二圈层的密切接触者。有关“密电”的争议,最主要的资料就来源于这些当事人和亲历者。

(一)“密电”存在与否。对于这一问题,支持方的主要依据是叶剑英的回忆,这在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叶剑英传》中有详细叙述:“那天,前敌指挥部开会,新任总政治部主任陈昌浩⑤讲话。他正讲得兴高采烈的时候,译电员进来,把一份报告交给了我。我一看电报报头是给陈昌浩的,便递给了他。他讲话正在兴头上,没顾得上看,又顺手给了我。我一看,才知道是张国焘发来的,语气很强硬。我看到这个电报后,觉得这是大事情,应该马上报告毛主席。我心里很着急,但表面上很沉着,把电报装进口袋里。过了一个时候,我出去拉尿,就趁这个机会,飞跑去找毛主席。他看完电报后很紧张,从口袋里拿出一根很短的铅笔和一张卷烟纸,迅速把电报内容记了下来。然后对我说:‘你赶紧先回去,不要让他们发现你到这里来了。我赶紧跑回去,会还没有开完,陈昌浩还在讲话,我把电报交回给他,没有出漏子。”⑥

这段记述是“密电”事件亲历者的事后回忆,具有较高的可信性,本来应该足以解决“密电”存在与否的争议。然而,以下三个论据的存在,又使这一问题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一是“密电”档案的缺失。“密电”作为党史和军史上一份极为重要的文件,至今一直没有被找到。按照军事科学院的党史研究学者刘统的说法,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这份事关重大的“密电”原件,至今未果;长征期间所有的往来电报都完好地保存在中央档案馆里,尤其是1935年9月间的电报,每天都有明确的记录,但是唯独没有找到这封9月9日张国焘的“密电”。⑦二是核心当事人张国焘的否认。长征结束后的1937年3月23日—3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主题之一就是批判张国焘路线。会上,张国焘对自己的错误做了检讨,承认自己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犯了路线错误、退却逃跑错误、反党反中央错误。对北上问题,承认自己对中央的方针发生怀疑。⑧同时,针对会议中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如肃反、反对中央、阿坝会议、杀害“龙潭三杰”之一的胡底等,张国焘都承认是自己的罪恶。但对于在南下前夕图谋“用武力解决中央”一事,张国焘却断然否认。⑨三是徐向前的否认。1982年8月14日,徐向前在與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同志谈话时曾郑重地说,1935年9月,“接张国焘要我们南下的电报后,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同意南下。至于张国焘是否发过要用‘武力解决中央的电报,我负责地对你们说,我是没有看到过的。”⑩

(二)“密电”是否含有“武力解决中央”的内容。如果密电存在,那么它是否含有“武力解决中央”的内容?这又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前引叶剑英的回忆资料中没有提到电报的具体内容,只是指出电报的“语气很强硬”。有关电报内容的最重要来源是毛泽东于1937年3月30日在延安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批判张国焘的发言。毛泽东说:“左路军和右路军的时候,叶剑英把秘密的命令偷来给我们看,我们便不得不单独北上了。因为这电报上说‘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当时如果稍微不慎重,那么会打起来的。”?由于“密电”原件至今没有找到,毛泽东的这一发言就成为“密电”内容的最权威的来源。但尽管毛泽东在当时做了长篇发言,对张国焘的错误开展了系统而严厉的批判,并指责其行为可能造成红军内战的严重后果——“会打起来的”,但也没有提到张国焘要“武力解决中央”的内容。

那么,有关密电中的“武力解决中央”的内容又源自何处呢?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最早提到“武力解决中央”的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宣传部代部长的凯丰。他于1937年2月27日在延安发布了数万字的长篇批判文章《党中央与国焘路线分歧在哪里》。文中写到:“北上战略是中央政治局决定的,不经过中央政治局,没有任何人有权力改变这种方针。国焘身为政委应当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命令。可国焘却能用私人的意志去改变这一战略方针,还有什么政治委员的资格?……以这样一个糊涂的政治委员怎样还能去加强党在红军的绝对领导?因为国焘自己对党与红军的关系都是这样糊涂,所以他下面的干部不能不叫出‘武力解决中央的话来。在国焘给徐、陈的密令,要彻底对中央开展斗争。”?凯丰的这篇文章是最早提及“密电”和“武力解决中央”表述的材料。?文章中的这些表述,把张国焘错误的性质提升到党的“路线斗争”的高度,成为拉开全面批判张国焘路线大幕的序曲。

三、分析与结论

关于“密电”问题,学术界在两个问题上各执一词,并均有相关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

(一)“密电”存在与否。综合各种材料来看,张国焘违反党中央在两河口会议上的决议、指示陈、徐南下的电报应该是存在的。除了上述叶剑英和毛泽东的相关陈述材料之外,张国焘、徐向前这些红四方面军的当事人事实上也并未否定“密电”的存在,只是否定其中“武力解决中央”的内容。相反,前引徐向前的话中有关“接张国焘要我们南下的电报后”等内容,也佐证了“密电”的存在。至于“密电”档案的缺失,虽然在论证“密电”的存在方面缺失了一个关键的证据,但并不影响其他大量证据材料综合起来得出这一结论。

(二)密电是否包含“武力解决党中央”的内容。从前引资料可以看出,不管是毛泽东的发言,还是凯丰的批判文章,都只提到张国焘“密电”中有关“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的内容,徐向前更是明确地否定了“武力解决中央”内容的存在。当时,张国焘的分裂行为使党中央和红军面临极为严重的危机,给当时党和红军主要负责人之一的毛泽东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心理烙印。直到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在谈到与张国焘分裂时还提到:“那时靠剑英,不忘这一条。否则,中央当俘虏。”?1956年,在回答埃德加·斯诺提出的“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这一问题时,毛泽东的答案是1935年长征途中与张国焘的斗争之时:“当时党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因此到了1937年,到达陕北后的党中央对张国焘路线开展了严厉的批判,甚至一度有出现了批判过火和扩大化现象。可以想象,在1937年对张国焘路线的批判中,如果张国焘“密电”中有“武力解决中央”的内容,毫无疑问会被拿出来大张鞑伐。然而毛泽东、叶剑英等当事人虽然对张国焘进行了严厉批判,但均未明确指出其有“武力解决中央”的表示。即便是作为这一问题起源的凯丰长文《党中央与国焘路线分歧在哪里》,也只是提出“因为国焘自己对党与红军的关系都是这样糊涂,所以他下面的干部不能不叫出‘武力解决中央的话来”,并没有說张国焘“密电”中有这样的话。事实上,正是由于凯丰在这样的表述之后紧接着说“在国焘给徐、陈的密令,要彻底对中央开展斗争”。这就很容易使人产生张国焘试图“武力解决中央”的联想。在1937年之后批判国焘路线的热潮中,这样的观点很容易以讹传讹,广为传播。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张国焘发出“密电”一事应该是确实发生过的,其主要内容“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并不包括“武力解决中央”的内容。而之所以会产生“武力解决中央”这一说法并广为流行,是与特定时期的斗争需要和政治氛围密切相关的。

[注释]

①《中国中央政治局决定——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1935年6月28日.载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16页.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页.

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页.

④按照叶剑英的说法,“密电”是发给陈昌浩的;而按照凯丰的说法,“密电”是发给徐向前和陈昌浩的.参见《叶剑英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盛仁学编《张国焘研究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3页.

⑤当时,陈昌浩兼任红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委和红四方面军政委.

⑥叶剑英传[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⑦刘统.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M].三联出版社,2016年版:第152页.

⑧⑨刘统.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M].三联出版社,2016年版:第455页.

⑩“徐向前元帅生前的肺腑之言”,载《炎黄春秋》1993年第1期.

?毛泽东年谱(上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65页.转引自刘统著《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三联出版社2016年版:第458页.

?盛仁学.张国焘研究资料[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3页.

?刘统.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M].三联出版社,2016年版:第451页.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页.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注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73页.

猜你喜欢

密电存在张国焘
外交密电如何传送?
外交密电如何传送?(答读者问)
浅蓝
怀疑与存在: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
浅析笛卡尔之“上帝”观
微信圈子的“存在”之痒
张国焘叛逃有新说
张国焘也是“猪八戒”
党中央在长征中同张国焘错误的斗争
按照实际情况坚持正确指挥——徐向前同志与张国焘斗争的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