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圈子的“存在”之痒

2014-02-12曹红蓓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存在终极人格

曹红蓓

(作者系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以前人格心理学家要研究一个人的人格特征,需要至少弄一些问卷之类的工具来给这个人做。而微信的流行,使得每个使用者的人格特征很大程度上都能够被自动记录下来,直接数据化了。

比如,绘画心理分析中一个基本的方法就是让你画一张图代表你自己,有时还让画两张来反映一个人的外表和内在。微信的个人相册里,抬头是一张大图和一张小图,意思是让朋友们见两图如面,这跟绘画分析的自我意象差不多。有的人两张图上都是人物,有的人两张图上都是风景,没人。前者通常是文科大脑,喜欢人。后者通常是理科大脑,喜欢大自然。如果他们都恰好从事了相应的职业,就都挺幸福的,反之就挺纠结的。有的人一张是人物,一张是风景,那就厉害了,文理兼修,干啥都成。有的人一张是人物,一张是动物,那他基本上还是个小孩。有的人一张是娃娃,一张是自己的背影,这人要么不快乐,要么不自信。有的人一张是自己的脸,另一张也是自己的脸,除了自恋,还能说些啥呢?有的人一张是自己的脚,另一张也是自己的脚,这哥们不是天才就是疯子。最匪夷所思的,一张是抽象画,另一张也是抽象画,您是要登仙了吗?

再看朋友圈。每个人在朋友圈常发的东西一般都有自己的主题。这个晒点反映了这个人的价值观,是他特相信的东西。虽然在这个世界上他相信的、认为重要的东西很多,但是他知道这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某一件东西是不是该表达他没有把握,但是他分享中最常出现的晒点一定是他认为最好的、最重要的东西。以晒孩子为主题的,说明孩子是她目前生命中最重要、最好的东西,她有空一定很愿意劝人赶紧生个小孩玩玩;坚持不懈地传教的、讲养生知识的、上心灵鸡汤的、秀恩爱的、晒旅游的、晒大餐的、大谈土豪三宝的(茶、玉、沉香)、秀自己正在看的书的、炫自己正在看的演出的、传播科学奥妙和财经视点的,都是在反复地诉说,看,这货高级啊,这才是我们活着的理由。

这么晒俗么?一点也不。上边说的那些朋友圈常见晒点,大都属于18种终极价值的范围,比如土豪三宝或其他暗示必须要花重金才能体验的被晒品,反映的是舒适、富足生活的终极价值;美景或美物图,反映的是美丽世界的终极价值;晒大餐、旅游,反映的是快乐、休闲的生活的终极价值;传教贴反映的是救世、永恒的生活的终极价值;热衷科技新知和生活小窍门反映的是睿智(对生活有成熟的理解)的终极价值;亲情贴反映的是幸福(满足)的终极价值;辛勤工作贴反映的是成就感的终极价值……总之,18种终极价值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不管因为什么样的生活过往使我们选择了这个晒点作为自己目前终极价值序列里权重最高的东西,我们都至少是清晰的、稳定的,都是值得庆幸的。可能稍微需要留神一下的是,如果你在朋友圈展示的大都是算命、运势之类的信息,或许你还在迷茫着,你的价值序列还没有构建清晰,不知道什么东西对你最重要。

看起来微信是个天然的人格特征记录工具,那么人们为什么这么热衷于使用它?没有人会发神经地说我使用微信是为了记录我的人格特征以及观察别人的人格特征,但是贱贱的心理动力学者还是会说,其实你就是为了这个。无论是早年的MSN、QQ群,还是现在的微信,所有基于线下关系的社交网络工具,能够满足我们的心理需要的功能都是差不多的。在对自我和他人人格特征的观察记录背后,隐藏着我们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呢?那就是存在感。

汪峰很喜欢歌咏的主题——存在,的确是碰到了我们的痒处。我们得想办法挠出印儿来,让那种模糊的感觉变成灼痛,要不就难以承受。我们一定要故意地去做些什么来感觉自己是“在”的,比如在金字塔身上刻字,或在朋友圈留下自己的印迹。在朋友圈留印儿远比金字塔刻字更“在”,因为立马就有反应,就有确认。我们也喜欢看朋友挠出的印儿来证明自己的“在”:世界那么大,我知道每刻都有很多事发生,然而这都不足以让我感觉到我“在”,还不如我朋友拍的他眼前的那一碟菜,这是他的菜,我认识他,因而菜很真,因而我的在也很真。我依赖那些朋友,他们是我的眼、我的脚,他们带着我“在”了更大的地方、更多的时候。朋友圈是一个大型的我。

记录自己和观察别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活得像个人。如果有一天,你朋友圈里静悄悄一道新印儿都没有,微信上也没一个人发言,如果你会因此觉得有点恐怖的话,那个就是关于“不存在”的恐怖。存在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问题是,当微信大行其道,是不是说明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缺乏存在感呢,这又是为了什么?

猜你喜欢

存在终极人格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浓缩人生的小酒馆
终极发明师
怀疑与存在: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
浅析笛卡尔之“上帝”观
终极发明师
终极发明师
终极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