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析

2020-12-06陈瑶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2期
关键词:教师角色情境教学核心素养

陈瑶进

【摘要】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時代背景下,初中物理的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情境教学、教师的角色、教学结课艺术等三方面,探讨如何引领学生快乐走进课堂,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有效教学;情境教学;教师角色;结课艺术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核心素养的提出,给物理教学目标和教学行为给予了新的期望和指导。

那么,在当今这个课改时代,作为教学一线教师要深入体会到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阵地,应努力创新教学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欲望,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对物理教学中的种种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我们应如何引领学生走进课堂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本文通过分析当今物理课堂教学情况,结合笔者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特别是在农村中学的物理课堂教学,很多是纯理论的知识灌输,学生的主体性不强,进入实验室亲身经历实验探究过程机会很少,缺乏相应的学科素养,意志力薄弱,认识不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把学习物理作为内在需要和学习目的,从而不能形成自觉探索的执着信念。

2.学生思维能力弱化。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对学生的学科素养教育,但不少老师教学观念仍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满堂灌”,事事包办。例如,分析复杂例题时,更是读题、画图、标条件,一包到底,严重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另外,不少老师注重让学生死记硬背,靠大量的重复考试训练学生,以提高考试分数,但这样却弱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物理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应试教育的观念造成实验课被理论课代替的现象,确实使大多数教师认为实验做不如讲,只是追求表面的验证理论,没有尊重学生的好奇天性进行物理教学。另外,有学生实验活动时变成模仿操作活动,往往是教师将所有实验器材准备齐全,学生机械地进行物理操作,造成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现象。

4.教师日常教学的因素。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填鸭式”教学、“一言堂”、单一方向地传授知识,与学生双边互动非常少,学生仿佛置身度外,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形成物理难学的消极的心理,出现课堂沉默现象。

二、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积极引导和学生的主动思考下,一定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和能力,完成教学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实现学生素养全面提高的核心环节。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走进课堂,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呢?面对教学中种种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笔者认为,教师应积极创设恰当的思维情境、实验情境、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体的角色中,从主导走向学生的主体。

(一)运用情境教学,打造课堂新活力

情境教学倡导情趣和意象,具有形象逼真,情深意长的特点,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在的动力,让学生真正地自主地投入到物理学习活动之中,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使课堂教学效率更加显著的重要教学方法。

1.利用实验情境激活课堂

1)运用实验情境引入新课。实验是引入新课教学的基础,准确定位教学内容,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求知欲,满足学生好奇心,能有效促进学生有意识地听课。例如,讲《物态变化》这一章中,笔者在教学液体沸点的特点时,用“油锅取物”的实验来引入教学。教学时,先设疑激趣说,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油锅取物”实验,即将“油”(油是植物油和醋的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后手直接从油锅中取硬币。此话一出,学生哗然。接着进行实验,将盛油的大烧杯加热到油沸腾,让学生观察确认。稍停片刻后说:今天就让同学们来见证奇迹,老师直接将手伸进烧杯“油”中将硬币取出。在将手将要伸进“油”中的时候,稍停片刻,此时,学生会带着渴望、期待、担心的复杂心理来观察。当笔者将手伸进沸腾的“油锅”中片刻后将硬币取出,手安然无恙,教室顿然响起热烈掌声,此时,有些学生惊呆了。由此让学生产生极大的疑惑,学生自然渴望知道这个“神奇”现象的奥秘,这样的实验巧妙地让学生带着疑惑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中,课堂学习氛围自然就会活跃起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设计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实验。如果一个实验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往往终生难忘。例如,在教学《大气压强》这一章,笔者就设计这样的实验:将小试管放入大试管中,开口向下,接着设问,现将拿小试管的手放开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都会认为小试管向下掉落。接着演示,验证学生的猜测是正确的。接着将大试管装满水,将小试管底插入大试管约1/3处,然后倒置过来,管口向下。接着问学生,现在将拿小试管的手放开,又会看到什么现象?让学生思考片刻后再回答。如果有学生猜测小试管下落,此时应追问学生猜测的理由,沉思片刻以激起学生求知欲望。接下来放开拿小试管的手,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现象发生了:大试管口有水慢慢流出,小试管缓慢上升。实验现象与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冲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物理的新奇有趣。

2.引入生活素材情境,营造精彩课堂

《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物理教学生活化,物理教学要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把生活素材引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之中能够有效地把枯燥的物理学习内容形象化,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上要有效运用生活素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入手来教学物理知识,指导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教学的真实性和时代感。如,“纸锅烧开水”的小实验,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烧开水的用具,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用纸锅来烧水,你们觉得可以吗?能把水烧开吗?然后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实验,让学生看到纸锅里的水烧开了,但纸锅却安然无羔。这样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新知识的学习产生矛盾,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样联系生活的物理教学更加具有真实性和时代感,有效地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最终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扮演好教师的角色

课程改革核心是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参与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则应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善于捕捉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及时优化教学进程,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扮演着不断启发,不断设问,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角色。同时,教师必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各种有效教学手段,帮助和指导学生成长,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实际教学中,为提高效率,很多教师会盘剥学生思考探究的时间,将一些需要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的知识内容直接传授给学生,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失去很多能力培養的机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一线教学的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适时进行角色转换,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出发,认真观察和倾听,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为,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知识,共同发展的教学情景。通过适当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引领下,通过思维碰撞过程,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再通过师生互动,顺着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营造快乐的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努力提高教学结课艺术

精彩新课引入能产生“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同样巧妙的课堂结尾也可以达到“课虽尽,趣已生”的境界,能让学生期待下节课的开始,产生一种渴望感,对教学活动和内容能起到系统的慨括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能有效帮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内化。

1.善于巧设悬念。巧设疑障使教学内容留有余地,使学生达到欲罢不能,产生猜测、期待、渴望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以达到必欲释疑而寻根问底之效果,从而激发学生思维、探索,以进一步获取知识。例如,讲完电流的磁场以后,出示一个电磁铁,然后布置学生课后制作简单电磁铁,在下一堂课要展示比较谁的电磁铁威力大,吸引的铁钉多,而且要说明是为什么,以此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使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为下一节课学习新知识打下很好的铺垫。

2.注重言语激情。在课堂教学结尾时,通过具有感染力的言语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例如,讲《热机和社会发展》这节课结束时,笔者用这样的结束语: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载人航天之梦已圆,天宫一号、嫦娥一号对接成功,各式各样卫星,都归功于我国的长征系列火箭,同时用长征系列火箭还为外国发射卫星,标志着我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结尾时,老师能精心设计好教学情境,注重结课的艺术性,巧妙运用,能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渴望感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产生积极参与下节课学习的动机,会收到事半功倍和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要提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关键,以科学有效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引领学生走进课堂,综合各种有效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乐在其中,思在其中,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完美体现出物理的真实、科学应用的独有魅力,以期最终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廖伯琴.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项家庆.教师课堂教学常见技能问题[M].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

[3]邹尚智.有效教学案例评析[M].开明出版社.

[4]彭前程.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物理教学[J].中学物理 , 2016.

猜你喜欢

教师角色情境教学核心素养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