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加强小学德育教学策略研究

2020-12-06张小丽

学生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小学德育

张小丽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德育已成为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少年是祖国的栋梁和希望,着重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缺乏德育的教学环节是不健全的,学校及教师应该将德育的培养渗透到学校教育工作的每一环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品德,做文明的青少年。

关键词:小学;德育;策略研究

引言

伴随着我国素質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小学生教育方面,不再一味的注重学生的成绩、能力,而是将学生的德育也纳入了评判标准的依据[1]。但是,目前很多小学的教育工作者对德育培养的重视度不够,认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教授给学生知识,而忽视德育的发展。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确保德育的发展才是使学生学习成功以及教师教育成功的保障。

一、联系实际,在生活之中培养学生德育素养

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应该做到联系实际,从学生生活学习中的问题来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可以采用情景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德育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例如,在讲授“不要随意乱丢垃圾”的课程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生活,参观公园或者带领学生观察街道环卫工人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环卫工人的辛苦,以及乱丢垃圾给公园以及街道造成的后果。

“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学习环境,会影响他的生活以及品格。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为人品德高尚,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由此,我们不可以忽视外部环境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大部分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很容易被别人渲染。所以教师要考虑多种因素进行德育教学,寓教育与生活之中,有效利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德育培养。

二、以理服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不要经常找学生训话,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教师要教会学生讲道理,尽量将要讲述的内容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坚持以理服人。例如,有一位教师发现自己班级的小学生经常炫耀自己家庭条件,并且说过“我家里很有钱,我爸爸说我不学习也没关系,将来继承家产就可以”。随后,教师将学生叫到办公室,给学生讲了关于过于自信最后功亏一篑的故事后,那位学生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从此以后不再炫耀开始认真学习。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讲道理,但是小学生的思绪简单,教师不能刻板的讲述知识和道理,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不同以及心理特点的差异性,将知识内容进行更加通俗易懂的讲解,从而改正学生不良的习惯。例如,给学生讲述蕴含道理的小故事,提高学生对德育课堂的兴趣,并且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记忆深刻,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更有利于学生明白如何判定事物的是非,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修养[2]。

三、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榜样带给学生的力量是无止境的,它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努力效仿榜样的行为,自愿接受知识教育以及道德情感教育[3]。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榜样应该是身边熟悉的人或者物,不可以将榜样过分夸大甚至神化,而是这些榜样是以普通人的模样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使学生自主学习榜样。因此,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要求学生的事情,教师一定要先完成,这样才会使榜样更具说服力,使学生自主的执行任务。

例如,学校要求小学生按时做体操和眼保健操。虽然眼保健操并不难完成,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需要一些耐心的,因为有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是困难的,但不乏也有一些学生偷懒敷衍。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主动提出和学生一起完成眼保健操,并且坚持每天都认真完成。这样学生看到教师都如此认真,自然就会认真完成,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教师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教师指引学生学习、陪伴学生成长,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榜样。教师应该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四、巧用案例,引导学生

教师在渗透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学习内容,巧用小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案例来提高德育的效果。教师应该了解大部分小学生都会犯过的错误,总结经验并将这些道理讲述给学生,让他们规避这些错误。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避免犯错。例如,某个学校四周的墙面很矮,学生轻而易举的就能翻出去,于是很多学生经常偷偷地跑出去,虽然没有发生事故,但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此时教师应该列举有关此类事件的案例,告诫学生其危险性,让小学生自己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巧妙地运营案例警戒学生,比教师严肃的批评学生效果更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加强小学德育德育教学的力度,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加强对德育教学宣传工作,将德育工作渗透在学校教育管理以及制定规章制度的各个环节中来。教师应该联系实际,使用学生容易明白的语言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王天蔚.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2]蒋雨宏.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德育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7.

[3]李怡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聊城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小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