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研究

2020-12-03樊巧琴

名师在线 2020年15期
关键词:德育历史过程

樊巧琴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关初中,甘肃静宁 743400)

引 言

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教育理念是要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虽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会建立相关的德育学科来开展教学,但是就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德育水平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德育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以及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树立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单一设置德育教育学科无法使学生掌握其中的精髓,所以可以将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过程中,如将德育贯穿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令历史知识和德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德育品质的提高。

一、初中历史教学进行德育的原因

(一)校园违纪现象较多

就各大媒体的报道来看,现阶段的校园霸凌事件屡增不减,而人们讨论更多的是如何改善在校园以及社会上对学生的管理,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乃是学生德育的缺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使学生没有在较早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抑或是家庭不和谐,导致学生从小叛逆,在学校中也有没有受到良好的有针对性的德育,所以校园内违纪违法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将德育贯穿到各学科中具有重要作用,这将从根本上解决恶性事件的发生问题,同时还能为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指导。

(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教学理念逐渐由原来的教书理念转向育人理念,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改善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德育品质是学习各种学科的最终目的,也是学校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因此,初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紧扣这种新型教学理念,将课本知识点与德育理念相结合,使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获取德育方面的知识。而历史学科作为具有传承性质的学科,又有各大历史伟人事迹的支撑,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德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指引,与新课程改革的初衷相吻合。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德育认识不深

研究表明,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德育方面的意识不是很深刻,他们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在教学时,相比德育渗透,普遍更乐于多补充一些课本知识。但这些知识对于德育的效果是微弱的,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1]。

例如,在讲述鸦片战争时,教师把授课的重心放在历史事件的表面教学上,并未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对“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现实认识的渗透,没有带领学生在历史事件学习中更深入探索事件发生的原因,不利于学生对事件本质的理解。所以,目前初中历史教师对德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二)教学评价机制不合理

众所周知,判断对一门学科的掌握程度,往往通过评价机制进行。无论什么学科,教师都应该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状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以便对后期教学做出针对性的改善。但就目前研究结果来看,对于学生的德育,很多教师并没有做到对学生的阶段性培养进行合理的考核和评价,因此不能为学生提供学习建议,导致学生不能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合理评判,对自己水平的评估也会出现很大偏差,容易出现负面情绪,最终对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教师应制订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德育进行定期评价,以便为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大的便利。

三、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教师只有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好的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渗入德育。兴趣作为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更深入地探索知识。但由于历史学科知识较烦琐,前后连接性较强,不仅需要学生在课上全身心投入,还需要学生在课后对知识点进行记忆,难度较高。如果学生不了解历史事迹,课堂上的德育质量就会降低。所以,教师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通过讲述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和品质,提升德育教学质量[2]。

例如,在讲授“最可爱的人”时,教师可以课前搜寻一些有关抗美援朝的纪录片,在课上进行播放。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更直观地体会到战争时期的艰辛,以及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从而更加容易记住知识,并学习前辈的优秀品质,真正做到在历史学习中渗透德育知识,提高道德水平。

(二)利用英雄形象,提高德育质量

利用好初中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将历史英雄人物作为他们的榜样,提高德育质量。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相关历史知识的培训,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掌握相关历史发展进程和事件意义。教师可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挑选精神品质较为优秀的人物作为激励榜样,给学生讲解他们的英勇事迹。例如,教学中国近代史时,许多英雄为反抗外国列强入侵,保卫祖国河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爱国情怀以及奉献精神,能够使学生的德育素质得到培养。

同时,教师不能仅仅分析正面人物,还要讲解一些负面人物的劣迹及他们背信弃义的后果,通过不同品质的对比,使学生准确把握塑造良好品质的重要性,并建立自身对他人评价的标准。

例如,在近代史中,众多爱国人物英勇赴死,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仍不缺乏胆小怕死、卖国求荣的小人。教师通过讲解这些背信弃义的人的下场,充分体现拥有优秀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达到既讲解了知识内容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目的。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确保学生在课上集中注意力,提高德育质量。例如,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形式,将知识内容通过框架形式呈现出来,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还可以将原来枯燥乏味的知识,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方式进行讲解,使内容更直观,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或者教师采用表演的方式,选择某一段历史事迹,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进行表演。学生通过前期的准备,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表演过程中的人物体验,能更加深刻地了解人物的情怀和品质[3]。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表演过程中记忆知识,更能提升自己的情怀,激发自身的爱国热情和正能量,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基于知识教学合理渗透德育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质量。

(四)体会革命精神,从中得出感悟

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替,历史上的每一次变动都体现了事物发展的结果,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都象征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在历史的潮流中,任何事物都在发展,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会为人的意愿所变动。所以,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带着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要在分析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总结经验,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可以利用历史中的典型事物,让学生领略到革命精神的重要性。如处于封建时期的中国在列强的入侵下仍然故步自封,不接受先进思想,不发展新兴技术,最终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而在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不惧艰难、不畏困难,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坚持革命斗争精神,最终解放了全中国,带领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对书本上知识的学习,以及自身对现在生活的体会,学生能够很直接地感受到先辈们前赴后继、不顾生死、不畏艰难的优良品质,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通过对这些革命英雄人物的讲解,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持之以恒、不惧艰险的品质,更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不向困难低头、不被环境的压力所击垮的精神,使其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的接班人。

(五)开展研究性学习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进行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包括上网查阅资料、走访咨询、实地考察等,再结合自己的课题和研究内容进行知识的汇总,最终得到答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我心目中的英雄”的课题,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对自己的答案进行补充。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对某一历史人物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才能深入了解他们的品质,加深对历史人物的记忆,从而被他们的品质影响,在生活中变得更加积极弘扬社会的正能量。同时,教师可以单独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分享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不仅可以了解更多的历史事件,更能促进自身在优良品质方面的塑造,使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结 语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非常关键,这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所以,教师应该将德育渗入各学科教学过程中,而历史学科尤为重要。将历史课本中的历史真实事件和人物作为素材,不仅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同时,在历史学科中渗透德育较为直观,对学生来说也比较容易理解[4]。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事件进行客观评价,为学生德育提供正确的观念。

猜你喜欢

德育历史过程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历史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