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一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策略探究

2020-12-03

名师在线 2020年31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文化

张 填

(江苏省南通市十里坊小学,江苏南通 226000)

引 言

一年级新生刚从幼儿园毕业,对学校生活充满向往。而小学阶段相较于幼儿园时期,学习环境的不同、教学方式的差异、教学评价的改变都让学生感到陌生。因此,班主任应以班级文化作为突破口,从构建温馨的物质文化、严谨的制度文化和个性的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入手,教育人、感染人、熏陶人,迎合学生的兴趣,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悄无声息地让“规范”走进学生心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温馨环境作前提

环境对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温馨的教室环境布置,是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意义,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因此,营造一个温馨环境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一般可分为三个板块。

(一)德园馨香

德园馨香板块主要是传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国拥有5000多年光辉历史,是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与之相应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地被继承和发扬。例如,教师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将生动的图片与充满童趣的文字相结合,让一年级学生在《孔融让梨》的故事中学会尊老爱幼的谦让品德;在《囊萤映雪》的故事中体会不畏艰辛的刻苦学习精神;在《精忠报国》的故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一个个图文并茂的小故事,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

(二)生物基地

大自然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生命,使世界充满了活力。每一种植物和每一种动物都在向我们展示生命的光辉。一盆盆绿意盎然的植物,一尾尾自在悠闲的小金鱼,让整个教室生机勃勃。一年级学生以照顾者的身份参与到这些小生物的成长中,他们每天都把植物小心翼翼地搬出教室晒晒太阳,浇浇水;细心地为小金鱼换水、喂食……正是由于亲身经历弱小生命的成长,渐渐地,在课间活动时,学生的脚步慢了下来,说话的声调柔和了下来……生物基地的出现不仅让学生自觉约束了自己的日常行为,还培养了学生强烈的责任感。

(三)我型我秀

一年级学生进入一个新的班级,面对新同学、新教师,迫切地想要向大家证明自己,针对这一需要,班主任开辟了“我型我秀”板块,展示学生的作品和荣誉。每个月面向全班学生做一次征集,如绘画作品、书法作品、手抄报、荣誉证书等。每位学生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表扬和肯定,班主任提供的这一自我展示的平台,不仅能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树立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能起到榜样作用,带动其他同学积极向上、共同进步。

二、严谨规范是重点

(一)诵读儿歌知规范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阶段,正是学习规则、了解制度的重要时期,而儿歌颂读正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有效方法。儿歌朗朗上口、简单易记,能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规范,形成规范意识。例如,《课上纪律歌》:上课时,坐正直,两手放平看老师。要发言,先举手,老师允许再开口。下课时,看课表,先把用具准备好。楼中走路靠右行,不打不闹不追跑。安全礼让记心间,学校纪律要记牢。

充满童趣的歌谣,简洁明了的口令,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使其在潜移默化中记住了校园纪律。

(二)体验训练见行动

儿歌的诵读只是让学生初步建立起规则意识,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形成习惯,还需要落实到体验和训练的过程中。具体可采用三步训练法。

第一,“演”中理解。理解是班规发挥作用的基础。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虽然规章制度是以童谣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文字仍有些空洞,不够形象。这时教师可以让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进行表演,如“进校门时,怎样跟教师、同学问好?”“下课后,怎样整理书本和学具?”通过一个个生动的表演,将规范落到实处。

第二,“赛”中进步。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布置相同的任务,最后评价每个小组的完成质量。例如,在中午就餐时,教师可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组吃饭最安静,并珍惜粮食。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又能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作为主导者,要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使每位学生信服竞争结果,从而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第三,“树”中督促。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是个人成长的精神支撑。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在恰当的时候给予表扬,并让每位学生都能认识到榜样的优点,从而督促自身的行为,积极向榜样学习。

(三)评比制度来激励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个体行为具有不稳定性。评比的作用就像一面镜子,能让学生进行参照,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与之配套的是建立一个奖励机制。例如,在学生刚入学时建立成长册。一周得到15 个优的学生由班主任发一封表扬信,并给家长报喜。通过成长册的评比,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予以表扬与鼓励,进一步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可以对学生的不足,予以批评与提醒,来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个性发展为核心

班级精神是一种抽象无形的力量。一年级的班主任在班级精神的塑造上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每位学生都获得个性化发展。

(一)个性标志物

每个班级都应该有高度概括本班精神文化个性和特色的标志物,如班徽、班训、班歌等。每个班级、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理解。例如,一(5)班命名为“繁星中队”,一颗颗五颜六色的星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汇聚在一起。它是由本班的一名男生和他的妈妈一起设计的,寓意着班级里每一位学生就像天上的星星,每一颗星星都有自己的轨迹,都能点缀夜空。作为班级的象征,这些标志物将精神文化变得具体、有形,彰显班级文化的个性。

(二)人人参与的管理机制

一个纪律严明、积极向上的班集体,除有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需要有一群素质良好、工作得力的班干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是为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管理他人的机会。事实上,成绩并不是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每位学生都有个性特征与专长。班主任可以采取“轮换制”,按照学习、安全、卫生、教室布置等多个方面设立若干个岗位,如领读员、环保小卫士、图书管理员、纪律监督员……每组学生都有自己相应的岗位,并佩戴充满童趣的岗位徽章,一周轮换一次,让人人都成为班级的小主人,都能为班级出一份力。

结 语

总之,班级文化的塑造,是一个相对系统和复杂的体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对班级文化的有效把握。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学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段特征创设的班级文化环境,能让学校教育深入学生的心灵,有利于他们发展个性、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文化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班级“无课日”
年味里的“虎文化”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谁远谁近?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