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景音乐在一日活动中的巧妙运用

2020-12-03

名师在线 2020年31期
关键词:背景音乐环节笔者

刘 晓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乐安路幼儿园,山东青岛 266000)

引 言

音乐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恰当地利用整合策略——把幼儿一日活动看作一个教育整体,将音乐恰如其分地融入其中是教师的思想主线。在以往的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只有在音乐活动时间才会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方式非常单一。其实,音乐方面的教育,不仅可以在教育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进行,使幼儿生活在音乐的环境中[1]。例如,在幼儿进餐、盥洗及游戏时,教师都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配以不同的背景音乐。

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背景音乐,是指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包括课前、课中、课后),根据幼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音乐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也可以理解为这种背景音乐是作为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手段而选择的音乐,并非纯音乐活动中的音乐。

一、教育活动中的背景音乐——引发联想、打开思维

(一)选用背景音乐的技巧

1.要根据活动主题内容选定背景音乐

合适的背景音乐可以缓和或激发幼儿的情绪,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要根据活动的主题内容来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这是非常重要的[2]。

“假如我是太阳”是一节语言活动,活动从幼儿讲述“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没有太阳我们会怎么样”开始,进行到最后时,请幼儿用语言讲述“假如我是一个太阳,会怎么样”。教师要引导幼儿用简短、有感情的语言进行创编,让每个幼儿都发挥想象,自由地创编。这时,教师可以选择班德瑞的《迷雾森林》作为幼儿朗诵诗歌的背景音乐。音乐由黑管开场,与横笛优美的旋律,交叠出犹如梦幻般的感觉,四周隐约响起了风铃声,配合远处隐约的弦乐,就好像夏季降下湖畔的晨雾,浑身透着清凉却又暖在心头。这首乐曲创设的氛围,会让幼儿产生深刻的感受,在语言创编的过程中也会非常积极。虽然幼儿的语言是那么的稚嫩,但那是他们的心声。

2.要根据活动适时适量地使用背景音乐

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活动是否需要有背景音乐的支持,而且背景音乐的数目也必须适当,过多的背景音乐可能会适得其反,降低幼儿的学习效率。播放背景音乐的时机一般应在幼儿欣赏体验和创作阶段,在一个活动中,背景音乐的数目应保持在一至两段为最佳,不能充斥整个活动过程,要有张有弛[3]。

(二)运用背景音乐的注意问题

背景音乐在幼儿活动的感知与体验环节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运用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要控制好背景音乐的音量大小,音量不能过大,以不会影响幼儿完成主要任务的注意力为最佳。

第二,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来选择不同乐器所演奏的不同旋律。

第三,幼儿教师要注意背景音乐播放的时机,教师在向幼儿明确任务时,可关闭背景音乐,而在调动幼儿创造的积极性和创造的过程中需要背景音乐的支持[4]。

二、过渡环节中的背景音乐——暗示要求,优化衔接

幼儿园一日活动存在的问题是: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结构往往会比较松散,不够紧凑,环节之间的衔接比较生硬。《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倡教师在安排一日活动时尽量减少隐形的浪费。根据以上情况,笔者在生活环节安排了音乐活动,其优点是:一是在研究中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一日活动和过渡环节的处理方式,统筹安排,有利于一日活动各环节过渡时间紧凑,丰富各环节的组织形式,优化幼儿一日活动的内容,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并能有效贯彻和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二是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与幼儿的良好互动,避免教师过多的说教,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发挥幼儿自我调节的功能,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5]。

(一)活化背景音乐的运用

1.各环节的固定音乐

以前,每到过渡环节,教师往往会用琴声来提醒幼儿。而现在,笔者会选择用固定的音乐来代替琴声,这样既增加了幼儿的兴趣,又解放了教师的眼睛和双手,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幼儿,如指导幼儿如何更好地将玩具放回原处、排除幼儿如厕的安全隐患、解决幼儿之间突发的矛盾冲突等。

2.定期更换过渡音乐

各环节过渡音乐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当根据主题活动、季节等进行更换,也可以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世界名曲等。例如,春季时,可以选择《春天在哪里》;过新年的主题活动时可选择《金蛇狂舞》;六一儿童节的主题活动可选择《庆祝六一》等。

(二)挖掘背景音乐的价值

在组织幼儿进行环节过渡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的教育价值,让幼儿成为音乐的主人[6]。刚开始使用背景音乐时,笔者会请表现力比较好的幼儿带动其他幼儿参与,但是一些比较调皮的幼儿会在座位上说话、打闹,性格比较内向的幼儿也只是机械地学其他小朋友的动作。这一现象让笔者关注到了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7]。因此,笔者请调皮的幼儿带头参与活动,果然教室里安静了许多;也请性格内向的幼儿带头参与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笔者还让他们根据音乐自主创编不同的动作。一段时间后,这些幼儿都比以前变得主动了许多。此外,笔者还发现,平日里幼儿之间不能相互交往,因此利用过渡环节背景音乐时间,笔者让幼儿两两之间进行合作表演,并且每次合作的幼儿都不相同,这样一天当中多次的过渡环节,每个幼儿都可以和多个小朋友进行交往了。

三、生活活动中的背景音乐——愉悦性情,提升品位

在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如在进餐、盥洗、游戏时间等,教师都可以配上不同的背景音乐辅助各项活动,使幼儿的一日生活在轻松的音乐氛围中进行[8]。

(一)播放轻柔音乐,为幼儿营造舒适的午睡环境

教师可以提前在寝室里用很低的音量播放轻柔的音乐,当幼儿走进寝室的时候,听到轻柔、优美的音乐,受音乐的暗示,脚步就会变轻了。幼儿躺在小床上后,这时教师用较低的声音说:“闭上眼睛来享受音乐吧。”慢慢地,幼儿会在优美的音乐中入睡。午睡的时候给幼儿放舒缓的音乐,幼儿形成条件反射,很快就会入睡[9]。

(二)播放相应音乐,提高幼儿盥洗的兴趣

以前,我们班的幼儿在盥洗的时候,总有几个幼儿不积极。后来,笔者把背景音乐融入幼儿的盥洗活动中,利用幼儿的特点,选用了《讲卫生》这首歌曲。后来,每当响起这首歌时,幼儿就会主动去盥洗,效果非常显著。之后,笔者又逐步加入了更多的音乐元素,如“音乐游戏”“律动”等来提高幼儿的盥洗兴趣。

(三)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增加幼儿的食欲

在幼儿吃饭的时候,笔者通常会播放钢琴曲、小提琴曲等来增加幼儿的食欲。

(四)其他环节

早晨入园,选择清新活泼、充满朝气的幼儿音乐,如《早晨啊,多么美好》;开展户外游戏,选择节奏鲜明、欢快活泼的音乐,如《我们的生活多么好》等,使幼儿始终保持愉快的情绪,在游戏中得到快乐与发展[10]。

结 语

音乐是打开心灵的钥匙,让音乐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能帮助幼儿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因此,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选取合适的乐曲作为幼儿园各项活动的背景音乐,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11]。

猜你喜欢

背景音乐环节笔者
PANEL AUDIO全宅影院+背景音乐解决方案 重庆渝北影院式住宅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全宅影音集成系统中最温馨的环节 室内光线控制系统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背景音乐
谚语趣画
背景音乐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