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对策

2020-11-30高媛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价值判断生活世界自媒体

高媛

[摘   要]自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部分大学生用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境界是迫切的任务。通过提升大学生用网的自律意识、价值判断能力以及培养大学生打造有意义的生活等舉措,以解决大学生在运用网络过程中存在的低级趣味、炫耀炒作、造谣传谣等道德问题,其最终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在自媒体时代健康、科学地运用网络。

[关键词]自媒体;自律意识;价值判断;生活世界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33-0076-04

网络道德并不是一种新的道德行为体现形式,而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延伸,是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投影。因此,与现实生活相比,网络道德的基本价值观与现实道德的价值观高度一致,如文明、公正、诚信、友善等人类现实社会中的价值观一定也是网络社会价值观。自媒体时代飞速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同时也为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丢失了道德自控的本领,导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产生。作为网络使用主体,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的道德水平,对其失范行为进行规范,无论对于大学生的自身发展,还是对自媒体时代网络世界的道德发展,都是必须且迫切的。

一、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自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特定或不特定的群体或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它具有交互性、自主性、平等性、开放性等特点。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传播内容的良莠不齐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沉迷于低级趣味,传播速度的及时性和传播范围的广泛性使大学生都成了“传话筒”,极易造谣传谣,传播主体的平民性及监督管理的缺乏使得大学生炫耀成瘾、炒作无下限。

(一)沉迷于低级趣味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未经检验就被投放到网络上,致使网络信息庞杂多样,内容高雅低俗参差不齐。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网络娱乐文化呈现出快餐式、平面式等特点,网络平台以各种形式吸引着大学生,致使大学生很容易就在网上产生不道德行为。例如,大学生在使用浏览器时,某些浏览器会突然弹出一些不雅图片;在刷微博时,一些无聊八卦总能占据热搜。有的大学生对网络虚拟空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自我约束能力薄弱,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浏览色情照片、观看淫秽视频、查阅暴力信息等,甚至对相关信息进行转载和传播。尤其是在大学生独处时,这些不道德的行为更容易发生。还有的大学生无处排解寂寞,在不正规公众号的诱使下进入所谓的直播间观看低俗直播并用父母给的零花钱“打赏”主播,或者与多名异性网友暧昧,进行所谓的“网恋”等。这些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不爱与外界交流,但喜欢在自媒体的虚拟空间里与所谓的知心人进行交流,在网络平台上肆无忌惮地宣泄自己,批判攻击他人、批判社会。他们在这些网络低级趣味中体会到现实生活中体会不到的快感,找到了自我存在感。他们对生活意义的理解简单化、道德理想追求空虚化,心浮气躁,缺乏履行道德责任所需的精神,放弃道德信仰、遗忘道德坚守、弱化道德意志、丧失道德自律。久而久之,他们淡薄了时间观念,沉溺于网络世界,对互联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沉迷于低级趣味无法自拔,最终放弃学习,疏远朋友老师,致使精神萎靡不振、成绩下降、学业荒废,有的甚至退学。

(二)造谣传谣

传统媒体的新闻事件需要记者亲临现场进行采访,全面了解事件后写稿审稿,最终客观真实地对整个事件进行报道。与传统的报纸和电视等媒介相比,自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但是,自媒体这一显著特点也让每个普通人都成为事件的报道者和传播者。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能随时随地接收和传播各种网络信息,但这些平台对信息的审核和管理还不是很到位,难免充斥着大量的谣言和虚假信息。有的大学生政治觉悟较低、是非观念比较薄弱,面对这些谣言和虚假信息背后隐藏的祸心和异类的意识形态,不能用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做出正确判断,成了非社会主义、甚至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利用对象。部分大学生表示,在自媒体平台上有过造谣或传谣行为,他们往往价值观模糊、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众多信息,常常依据自己的从众心理或者自媒体上得来的异类价值观做出判断,对谣言进行转发、评论甚至再编辑后转发。尤其是当他们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压力较大时,更容易在压力无处释放、情绪得不到宣泄的情况下,在自媒体平台上找发泄口。另外,许多大学生会为获得所谓的关注度、点赞率或相应的利益,取得所谓的成就感、认同感,对不明真相的信息加以编辑和传播,进而不自觉地成为自媒体谣言的传播者或制造者。

(三)炫耀炒作

伴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拜金主义、攀比之风涌现,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造成了严重冲击,大学生的心理在这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也发生了变化,各种读书无用论等浮躁心理出现在大学生群体之中。有些大学生不再热衷于踏实读书、刻苦钻研,而是跑到网络世界中寻求自我实现,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很多大学生经常在自媒体平台上炫耀自己去旅行、炫耀自己的化妆品、炫耀自己高消费,并配图片发到自媒体平台上,得到其他人点赞和羡慕后,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另外,有的大学生在自媒体上发一些恶搞或者低俗视频进行自我炒作,想要以此搏得众人的关注,获得出名的机会,成为“网红”,从而获取利益。自媒体平台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催生了大学生的自我膨胀。同时,自媒体平台缺乏监管的绝对自由和虚拟特性,使得大学生不必担心现实生活中群体的道德压力,有的大学生甚至出现了双重人格,在现实生活中低调谦虚,在网络中虚荣膨胀。

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首先,大学生群体一般处在18 到25 岁的年龄阶段,是由心理不成熟逐渐向成熟过渡的时期,他们生活在校园里,缺少社會经验,既喜欢新鲜刺激,又追求个性化。在虚拟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可以“放飞自己”,不受时空限制,自主选择权最大化,但大学生心理尚在建设之中,自控能力没有及时形成,处理问题时依赖心理强,包罗万象的网络加剧了部分大学生对数据和虚拟世界的依赖,在没有规范和他人约束的情况下,自身控制能力不足,易出现网络失范。

其次,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教育相对欠缺,有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薄弱,更不用说他们的网络价值观念、网络道德情感和网络道德意志了。进入大学后,有的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逐渐突出,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网络道德意识薄弱,导致社会责任感淡化,进而助长了放纵心理,使其自我约束能力较弱。

最后,大学生从原来三点一线枯燥的高中生活进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有点无所适从,导致种种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与排解,有的大学生很可能去网上发泄。网络的弱规范性又放纵了大学生人性系统当中那些劣性因素的萌生和泛滥,这使得大学生原本不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再次受到冲击 。很多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弱,面对低级趣味的一时快感,选择纵容自己,无法自拔,最终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网络道德问题。如沉溺于低级趣味,正是因为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部分大学生自制力不强,容易被外界的不良信息诱惑,难以控制内心的欲望与冲动,从而出现失范行为。

(二) 大学生自身主流价值观念模糊

在传统的高校德育中,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道德理论教学将我国的主流意识价值观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在教师教育的影响下接受信息,并且逐渐内化为个人意识,进而在行动中表现出来。但是随着自媒体网络时代的到来,有的大学生深入接触网络,“95后”的他们不再完全听从于教育者的说教,而是更习惯于根据自己所了解到的现实社会信息和网络信息来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很容易受到网络中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易受失真信息的误导,如西方异化思想和西方腐朽生活思想,盲目跟风。

自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的不良价值观对部分大学生心中的主流价值观具有极大的瓦解与破坏作用,使得他们价值观模糊。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模糊,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就会产生怀疑的态度,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德育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和渗透力大大减弱。在面对自媒体海量的网络信息时,很多大学生价值观模糊,一方面不能根据主流价值观做出自己的正确判断,选择参考多数人的意见、参考同学朋友的意见去辨别真假与善恶,甚至有人凭自己的感觉和直觉,不去查阅相关资料和书籍或参考专家意见,更多的是选择相信“大众的眼光”,偏听自信,造谣传谣,最终给社会带来了很大危害。另一方面,有的大学生根据网络上的不良引导做出错误的判断,跟着炫耀炒作,给社会风气带来不良影响。

(三)大学生的心理困境和心理疾病

当前,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阶段,面临多元的压力是他们的现实状况,内有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和情感压力,外有经济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等,这些压力的综合作用使得有些大学生产生了很多心理困惑和心理疾病。

在以前,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心理调适、与同伴沟通交流、户外运动、去图书馆看书等健康的方式来释放压力,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他们似乎不再愿意通过以前的方式来释放压力了。网络具有虚拟性、便捷性,能舒缓、排解大学生的诸多压力,所以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网络世界中释放自我。当然,网络中也有健康的释放压力方式,例如,看正能量的电影、听韵律优美的音乐等,但是由于一些大学生在压力下已经产生了很多心理疾病,他们一方面通过简单粗暴的语言在自媒体中记叙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评论、通过与网友互相谩骂等网络行为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他们通过自媒体炫耀自己,寻求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达到缓解压力的目的。还有,他们通过网络中的低级趣味,寻求一时的刺激,企图忘却压力。网络中不正确的压力释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

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路径探索

(一)提高用网的自律意识

首先,要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水平,将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放在首位,使网络道德修养转化为道德信念,进而以内在的道德信念指导外在的道德行为,提高网络道德自律水平。道德修养指人们按照其所处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要求,通过磨炼自己而养成良好品性所进行的一系列外求或者内省的道德活动。通过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大学生才能在网络信息中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进而在网络道德行为中严以律己。大学生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继承中国革命传统。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道德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以来已经深入全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当中,大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一部分,应该将它发扬光大,内化于身,进而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中国革命道德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美德,具有明显的时代价值。大学生想要提升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必须在内化传统道德的同时,对中国革命道德加以学习和继承。中国革命道德内涵丰富,大学生应该把中国革命道德作为自身道德的发展方向,牢记使命,积极实践,培养爱国情怀和奉献意识,以“中国梦”的实现为己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添力。

其次,“慎独”对于大学生提高网络道德自律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慎独”是指人在无人监管的条件下,不降低对自身的道德要求,对自身的道德信念更加注重,对于自身不道德的想法和行为零容忍,让自身的道德自律意识发挥有效作用。当代大学生想要在网络世界里实现“慎独”,必须做到两个方面:一是时刻提醒自己,在网络世界里实现“慎独”是为了自身网络道德免于失范,为了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为了他人。“慎独”的真正目的是强化自身的道德素质,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二是“慎独”要从点滴做起,大学生要做到在网络世界里不是不犯“大错”就行,“小错”也应避免。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上辱骂别人、偷偷浏览他人的隐私等,“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看似小的错误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最后,大学生要提高自制力。自制力是调控、约束自我情绪和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成长期,身心还没有发展完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还未形成。对于有些事情没有正确的判断标准,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使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受到影响,最终使自身成长受到影响。尤其是在网络世界,网络环境复杂多变,给大学生的自制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许多大学生面对网络世界中的各种诱惑,逐渐迷失了自我,所以要提高在网络世界中的自制力。一方面,大学生要对自身有充分的认识,一个拥有良好自我认识的人,自制力往往比较强。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拥有坚强的意志,一个拥有坚强意志的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选择并坚持自己的准则。

(二)培养价值判断能力

首先,大学生要培养价值判断能力,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世界中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大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座灯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衡量是非善恶提供了价值标杆。大学生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本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提高自身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自觉屏蔽负面价值观,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认真学习思政课程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于心最有效的途径。思政课程为大学生学习和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机会和时间。大学生应积极参与思政课堂,主动学习思政课程,用正确的道德理论武装自己,明辨善恶,这样方能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把握住正确的方向。

其次,回归事物本真,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有些大学生之所以出现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是因为没有回归网络的本真。互联网就其本质来说,是分享、互动、虚拟、服务。在网络世界,大学生必须始终把握这些本质,遵循网络发展的规律。互联网自产生起,目的就是服务人类,而不是“主宰”人类的生活,因此,大学生要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利用网络优势,了解时事、学习新知、结交朋友、与人沟通、休闲娱乐,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生活。

最后,大学生要养成善于思考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是由于人们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缺失而引发的。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正是由于盲从,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深刻认识所听到和看到以及所做的事,只顾一时的享受。因而,必须重新提升和培养大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其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第一,大学生要学会怀疑。学会怀疑就是解放思想,不被条条框框所束缚,从而发展个性。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活动的时候,要对网络上一些来源不明的信息保持怀疑的态度,对于自己的网络行为也要保持怀疑,善于应用辩证法思考问题、分析利弊,将不良信息和行为拒之门外。第二,大学生要学会善于观察,善于观察问题意味着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随、颠倒是非。“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于网络道德失范,大学生要学会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去看待问题。要仔细观察身边的网络道德行为,对失范的危害认真总结,对他人的失范行为加以劝阻,对己加勉。第三,大学生要善思、善悟。在网络道德中,大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和顿悟,善于发现自身的问题,进而加以改进。

(三)打造积极向上的生活世界

首先,大学生要适时反省自己,及时进行心理调适。道德心理是道德知识、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要求以及道德文化的心理反应,对于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完善的道德人格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道德心理调适是从网络道德意识到网络道德行为变规范的中间环节,是网络道德自律的关键节点。大学生要经常反思自己,时刻关注自己的精神状态,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积极参加心理辅导,利用正当心理网站和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优势资源进行积极的网上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和训练,利用网络的便利性,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解除心理困惑,保持自己不偏离网络道德规范的轨道,将报复、恶作剧、故意炫耀等不良的做法扼杀在摇篮里,统一道德认识。还有,大学生应进行适当的意志锻炼,坚持现实人格与网上虚拟人格的统一,而不是相互冲突、分裂,要以意志控制自己,形成遵循网络道德的坚强意志品质。

其次,重视同伴及榜样的力量。同伴是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力量,同伴为个人的道德标准提供了评判的机会,为个人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去促进道德的提升,同时深化和扩展了在家庭中所学到的零碎的道德知识,使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得到进一步增强。研究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能提高个体的网络道德水平,同时还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较高的自尊水平有利于青少年表现出良好的网上行为。同伴关系不良、低自尊则是导致青少年不良网上行为产生的原因,因此,大学生应重视同伴关系对规范自己网络道德的力量,积极结交网络道德行为良好的朋友。还有,有的社会学家认为,人们一生中形成的大多数习惯都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而习得,因此大学生如果发现自己网络道德有失范之处,应该为自己找一个网络道德行为良好的榜样,深入与其相处,学习改正自身行为。

最后,在改善网络道德心理和深入与同学相处的同时,大学生可以与同学一起丰富自己的课外活动,走出网络、走向室外,排遣寂寞无聊,走进图书馆,获得真知,走近老师同学,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自己青春的渴望,进而打造积极向上的生活世界,远离网络道德失范。

综上所述,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发展水平。自媒体时代,网络世界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变得越来越明显,大学生网络暴力、网络诚信缺失、网络侵权、网络诈骗、网络滥用、网络学术不端等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一次次以事实证明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现状令人担忧。为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国家的未来,我们不能任由其发展,应回归事物本真,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寻找解决办法,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大学生规范网络道德行为,使网络这把双刃剑正确有效地发挥作用。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众多,破难题要抓关键,应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加强其自律能力。在国家法律、学校以及网络等他律辅助下,大学生一定能够恪守良知、抵制诱惑、有效地控制失范。

[   參   考   文   献   ]

[1]  陈茜.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其有效防范与教育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4):42-44.

[2]  肖永梅,胡树祥.论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4):63-67.

[3]  朱庆葆,王永义.以文化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J].教育文化论坛,2015 (4) :154-155.

[4]  金炜.论高校体育的道德培养功能[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5.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价值判断生活世界自媒体
量刑的价值判断及公正量刑的实现途径探析
浅析技术异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谈刑法学中五个关系的研究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
马克思实践哲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合理路径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
浅析高等美术基础课教学的误区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