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互动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体现

2020-11-30杨海燕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音乐教师师生互动音乐教学

杨海燕

摘要:师生互动对于教学质量的左右影响明显。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即使音乐学科被视作艺术类教学副课,也同样需要加重对于师生关系构建的合理重视。毕竟只有良性师生互动关系,才可以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开心学习。同时,日益巩固学习效果,完成学生的实践成长,最终助推学生其他科目综合学习。基于此,本文从音乐课程的师生互动入手,讲述师生关系对于教学效率影响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师生互动;高中;音乐教学;学生;音乐教师

前言:

音乐课程相比于其他课程而言,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运用教学的占比是更多倾向于实践感受教学。课程最大的艺术特点也是抽象教育多过刻板理论教育。因此,高中阶段音乐学科教学中,音乐教师的教学引导以及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对于音乐课程的成效开展至关重要,必须对有效师生互动增深关注。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时才能收获良性学习体验,进而提升音乐审美。

1.营造良性的音乐课堂教学环境

在基于对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良性价值了解基础上,进行师生互动教学的合理使用,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应用出明显的教学助力优势。因此,在高中阶段的音乐课程教学中,音乐教师积极构建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在正式的课堂时间内,明确出师生互动的穿插设计,全面掌握师生互动教学的实施要点,最终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因地制宜,既保证基础教学工作的合理展开,又以此为基的深化师生和谐互动关系的延伸连接,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基于此,音乐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落实互动教学的有效作用,就需要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氛围入手,营造轻松欢愉的教学环境,为该节课堂内的后续互动打下基础交流基调。同时,音乐教师针对教学内容,适时引导学生发言,鼓励学生勇敢表达,对学生提出的音乐见解给予表扬,从而再次完成课堂教学氛围的友好深化。例如:在《辽阔的草原》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是否见过草原?对草原的理解是什么?引出学生的主观表达,进而结合歌词、编曲让学生判断该首歌曲的音乐风格,引出音乐知识点讨论,使课堂环境轻松、自由,助力音乐教学效率提升。

2.深入讲解音乐理论知识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更多的时间安排都被分配于正课学习,在课下时间较少会进行专门的音乐巩固。但是,学生的放松调剂工具之一,却是音乐。因此,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想真实提升教学质量,保证课堂教学实际有效,就需要在正式授课之前,先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班级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困境,进而结合实际教学难题针对教学,因材施教。只有这样,在音乐理论教学设计前置的过程中,音乐教师才可以充分利用好师生互动关系,灵活的引出师生对话,并逐步构建全面友好、平等的师生互动模式,从教育的根本源头进行教学内容的科学深化,进而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例如:在进行《牡丹江》教学时,音乐教师可以以其他流行歌曲中关联到牡丹江元素提炼对比为核心,抓住学生的思维挖掘,进而使用多媒体播放《牡丹江》歌曲的一些片段,让学生仔细欣赏。然后在学生欣赏完毕后,与学生进行“你问我答”,既让学生对于民族音乐风格有多变的感受视角,又使教学模式的灵活多样紧抓学生的参与心理,理论与学习高效结合,复听、回看也不显枯燥。

3.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实际应用

在当今的信息化网络时代,大部分学生都有网络过度沉迷问题。即使是压力较大的高中学生,也是如此。因此,音乐教师正视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时代化的学习阻碍因素累积。不仅可以转为危机,良性的引导学生使用多媒体进行音乐学习空间拓展,还可以使音乐教师自身不断更新教学资源,走进学生的音乐心理,使课堂音乐教学更加灵活,更加多元,师生互动关系更加深层、更加实效。例如:音乐教师对于当下的一些基础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教学课件等的基础使用,可以相对的进行减少。而是在此基础上,带给学生新鲜感,如使用微课模式、智能手机动态演示模式、短视频特效模式等将音乐教学与时下最流行的教学元素进行结合,进一步优化課堂教学效果,并助推师生互动关系的良性深化。如:在《我和我的祖国》的教学中,音乐教师不仅可以结合学生的追星心理,播放一些明星合唱应援视频,吸引学生的听讲注意力。同时制作一些特色化音乐知识解读视频,将该首歌曲所涉及的音乐风格、音乐符号、音乐特点等多元呈现,打破学生的对该首曲目的刻板认知。也可以留出学生实践空间,让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交流讨论,高效总结。

4.拓展教学资源,优化师生互动情况

师生互动教学的核心是互动的意愿,只有学生与教师都具有高热情的交流意愿,那么,互动教学才能实际有效。因此,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将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然后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互动教学的课前设计,可以在正式的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引导学生加入互动氛围,对课堂主要教学内容内化理解,并对以此为基的延伸拓展兴致满满。而这一特点也可以大大的与传统局限教学差异明确,强调并凸显了教学模式转换对于教学效率提升的实质影响。例如:音乐教师在教授《歌唱美丽的家乡》时,不仅可以引出学生对家乡情感的自主内化,还可以将“家乡”作为主题,引出学生的其他相关音乐试举例,如《外婆的澎湖湾》、《人说山西好风光》、《家乡美》等。重点侧重在互动过程中的学生视角感受,让学生学会主题化看待音乐风格。这样一来,课堂音乐教学的教学主题不受限制,教学资源也可以灵活变动,学生的参与感也在互动活动中被极大落实,利于学生学习素养、审美素养、情感素养等的全面提升,为师生互动教学打下坚实根基。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音乐课程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最主要也最有效的教学形式。音乐教师良性的搭建师生互动桥梁,不仅可以在课堂时间内提升当节课程的教学效率,还可以对学生未来的综合成长影响深远。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适时掌握教学机缘点,科学的穿插互动教学,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羁绊交流,可以不断的提高互动教学成效,并夯实音乐教育根基。

参考文献:

[1]雷蕾.新课程标准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路径探究[J].华夏教师,2019(24):74.

[2]钟海燕.高中音乐课的互动教学构建及实施分析[J].北方音乐,2018,38(24):173+175.

[3]崔玉.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戏剧之家,2018(29):193.

猜你喜欢

音乐教师师生互动音乐教学
课改15年山区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关于浅谈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
浅论高职高专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