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习护生差错危险行为的调查研究

2020-11-29姜颖

智慧健康 2020年29期
关键词:护生差错生源

姜颖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0 引言

减少和杜绝护理差错是护理管理目标之一,文献报道护生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2.38%~25.7%~76.5%[1-4]。实习护生发生护理差错损害病人利益,直接影响护生临床实践,从长远来看,会影响护生职业认同感与未来职业发展,也是导致医院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临床护士直接导致护理差错不同,护理实习生存在发生护理差错的直接原因如专业基础不扎实、缺乏业务经验以及防范意识淡漠等[5]。因此,重视实习护生护理差错的预防,及时发现护生的差错危险行为并纠正,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实习护生差错危险行为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为护理教育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差错安全教育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 所院校和2 所医院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的764 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实习期间均可参与本次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①护生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生源地、报考志愿、独生子女、实习医院等;②任海蓉[6]研制的护生实习差错危险行为自评量表,该量表共6 个维度,分别为严谨性缺乏、法律意识缺乏、专注性缺乏、求知消极、方法问题和求成心理,共28 个条目,其中第 28 条为学生自我总体评价,不包含在6 个维度内。量表选项为“从不”、“偶尔”、“经常”、“总是”,分别赋值0、1、2、3 分,得分越高说明越有发生护理差错的可能。该量表的Cronbach’s 系数为0.897,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护理临教育者评估护生实习行为差错倾向性。

1.2.2 调查方法

自2017 年11 月至2019 年6 月,通过院校和医院统一发放问卷星收集资料,不可重复填写问卷,共收回问卷764 份,剔除答题时间低于5 分钟的无效问卷0 份。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两组间得分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得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再采用LSD 进行事后检验,一般资料与各维度得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实习护生的一般资料

764 名护生中,男35 名,女729 名;年龄:16-24(19.29±1.826)岁;中专123 名,大专572名,本科69 名;城镇206 名,农村558 名;报考意愿:自愿479 名,家人意愿216 名,调剂41 名,朋友建议28 名;独生子女:237 名,非独生子女527 名;实习早期162 名,中期344 名,后期258 名。四川省内实习636 名,省外128 名。

2.2 实习护生差错危险行为自评得分情况

本次调查中,20.02%(153 名)的实习护生发生过护理差错。在实习早期、中期、后期参与调查的护生分别有39 名、69 名、45 名发生了护理差错。护生实习差错危险行为总分为(42.63±7.83)分,6 个维度得分最高为求成心理,最低为严谨性缺乏,见表1。

表1 护生实习期差错危险行为各维度评分(n=764)

2.3 实习护生差错危险行为主要来源

实习护生差错危险行为得分最高的5 个条目,见表2。

表2 实习护生差错危险行为得分前5 位条目及所属维度

2.4 实习护生差错危险行为得分比较

实习护生的学历、报考志愿方式、性别对护生差错危险行为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学历、报考意愿、性别的护生差错危险行为得分比较

2.5 实习护生差错危险行为各维度与一般资料的相关性分析

学历与严谨性缺乏呈正相关(r=0.173,P<0.01),学历与法律意识缺乏呈正相关(r=0.113,P<0.01),学历与专注性缺乏呈正相关(r=0.152,P<0.01),学历与求知消极呈正相关(r=0.136,P<0.01),学历与方法问题呈负相关(r=-0.117,P<0.01),学历与求成心理不相关。年龄与方法问题呈正相关(r=0.121,P<0.01),年龄与严谨性缺乏、法律意识缺乏、专注性缺乏、求知消极、求成心理不相关。实习阶段与各维度均不相关。

2.6 实习护生的危险行为相关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实习护生的危险行为自评量表总分为因变量,以性别(男=1,女=2)、年龄(17 岁=1,18岁=2,19 岁=3,20 岁=4,21 岁=5,22 岁=6,23岁=6,24 岁=7)、学历(中专=1,大专=2,本科=3)、是否独生子女(是=1,否=2)、生源地(城镇=1、农村=2)、实习地点(省内=1,省外=2)、报考意愿(自愿=1,家人意愿=2,调剂=3,朋友建议=4)、实习阶段(早期=1,中期=2,后期=3、刚结束=4)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α入=0.05,α 出=0.10)进行分析。最终护生的学历、生源地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6.3%实习护生差错危险行为的变异程度,见表4。

表4 实习护生护理差错危险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护生实习差错危险行为的现状

本调查研究显示20.02%的护生在实习期间发生过护理差错,较其他同类研究发生率低[1-4]。在实习中期接受调查的护生护理差错发生率最高,这反应了护生在实习早期和中期最容易发生的护理差错,这可能与护生实习早期不熟悉临床环境和病人,实习中期麻痹大意和带教老师的适当放手有关[1],也有研究[7]显示,仅有28.1%的护生在实习前期能严格完整地执行“三查七对”,近三成的护生不能正确完整地描述“三查七对”的内容,这提示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在实习期间均需重视护理安全教育。

表1 和表2 可知,求成心理是护生发生护理差错的首要危险行为,求成心理得分明显高于其他维度得分,这与其他同类研究结果一致[1,2,8],相关性分析也显示护生的学历与求成心理不相关(P>0.05),可见不同学历的护生初入临床均存在急于求成问题,多项研究[9-11]发现,实习护生追求成功动机水平均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水平,尤其是在执行打针、输液、续液等护生比较感兴趣的操作时,容易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操作上,把追求操作成功作为目标,较少地考虑护理安全问题。

3.2 影响护生实习差错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

3.2.1 实习护生的学历

表3 和表4 可见,实习护生的学历对护生差错危险行为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学历的护生差错危险行为得分最高,除了求成心理,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其他学历者,魏巍等[12]的研究发现,本科护生在实习期间马斯洛各层次的需求满意度均明显低于专科护生,如果护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护生的心理状态,也会形成消极的职业态度[13],提示护理教育者应重视本科护生的实习风险控制和护理安全教育。

3.2.2 实习护生的报考志愿

表3 可见,护理专业的选择方式也会影响到护生差错危险行为的发生,调剂到护理专业的护生差错危险行为得分最高。专注性缺乏和求知消极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其他方式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沈江华等[14]的研究发现,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职业成熟度要高于非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调剂到护理专业的护生的专业思想稳定性较差,常常没有职业目标和规划,缺乏专注性。入学动机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15],调剂到护理专业的护生在求知时容易产生消极心理,这是他们在实习阶段最容易发生护理差错的重要原因。在朋友建议下选择此专业的护生最不容易发生护理差错,可能由于此年龄阶段的护生普遍存在从众心理,在选择专业时更能听取同龄朋友的意见或建议,并在一定程度上认同护理专业,在实习期间以更平和、更理智。

3.2.3 实习护生的性别

男护生的护生差错危险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女护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护生在方法问题维度得分明显地于女生,袁源等[16]的研究发现,男护生的辨析感知技能、人际关系技能、调节适应技能、自我改善技能等软技能明显优于女生,这也是男生遇事时的沉着冷静、善于用逻辑思维去解决问题等优势在减少护理差错危险行为的体现。

3.2.4 实习护生的生源地

表4 可见,实习护生的生源地对护生差错危险行为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地的护生,由于环境、家庭、教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性格特点、思维方式、专业认知、学习方法、人际交往、就业期望等方面会有不同,导致不同生源地护生对自己、他人及事物的认知评价亦存在差异[17]。

4 小结

护生存在多种差错危险行为,主要为求成心理、专注性缺乏和方法问题。护理教育者应重视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心理状态的观察和引导,关注护生护生跟师不严、护理实施后不签字、睡眠不足等具体问题。本研究采用自评问卷,未与他评方式相结合,缺乏一定的客观评价,另外本调查收集资料的时间较长,涉及多家医院和学校,并不能完全排除护生记忆不清导致重复填写问卷。

猜你喜欢

护生差错生源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基于组织行为学对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必要性分析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跨省生源调控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