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全麻与硬膜外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20-11-29刘喜文

智慧健康 2020年29期
关键词:用药量硬膜外全麻

刘喜文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0 引言

开胸手术创伤较大,属于中高危手术,受麻醉药物、手术损伤及术后疼痛等刺激因素的影响,可引起患者内分泌、神经及免疫系统的强烈应激反应,对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患者的恢复都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患者的预后[1-3]。麻醉的目的在于降低患者术中应激反应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对于患者的恢复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对开胸手术患者来说,麻醉需要兼顾开胸手术的需要和预后需求,本次研究对不同组别患者分别采取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方式,以分析两种不同麻醉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情况的影响,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于我院接受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120 例参与本次研究。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60,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对照组(n=60,采取单纯全麻)。观察组中,男性35 例,女性25 例,年龄35~70 岁,平均(53.25±12.25)岁,对照组中,男性38 例,女性22 例,年龄38~69 岁,平均(52.78±11.57)岁。两组患者上述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始实施。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无麻醉禁忌证。②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相关文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高血压无法有效控制者。②正在服用可能影响治疗的药物。③美国麻醉师协会(ASA)等级在Ⅳ级以上,麻醉风险大者[4]。④依从性差,不配合完成相关检查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术前准备好洗肺功能检测仪、麻醉机、给氧设备及相关急救药品。连接多功能监测系统,监测患者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等。术前30 min 开放静脉通道,复方乳酸钠以10 mL/kg 量给药,同时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0.1 g。麻醉诱导,给予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2 mg/kg、丙泊酚1.5 mg/kg,加压通气3~5 min 进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后控制自主呼吸,调整潮气量及呼吸频率参数,控制二氧化碳分压于30~40 mmHg。术中给予异丙酚4~8 mg/kg及芬太尼3 μg/kg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取左侧卧位,在T5~6椎间间隙进行穿刺,给予3 mL 利多卡因初步判定麻醉平面,再次注入1%利多卡因3 mL+25%布比卡因10 mL,静滴复方乳酸钠,以6 mL/h 的利多卡因持续追加。手术结束前停止硬膜外麻醉,开启镇痛泵,注入镇痛药物[5-8]。

1.3 观察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与麻醉用药量,同时统计两组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的比例。

术后对两组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

术后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定,评分0~10 分:0 分为无痛;1~3分为轻微疼痛,可忍受;4~6 分为中度疼痛,影响睡眠,但尚可忍受;7~10 分为强烈疼痛,难以耐受[9]。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苏醒、拔管时间以及用药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诱导用量及维持用药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苏醒、拔管时间及用药量对比()

表1 两组患者苏醒、拔管时间及用药量对比()

2.2 两组患者复苏期躁动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复苏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复苏期躁动发生情况(n,%)

2.3 两组患者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对比

患者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恶心、嗜睡、呕吐、头晕、认知障碍、皮肤瘙痒,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10/6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67%(25/60),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4 术后疼痛情况

观察组在术后4 h、术后2 d 的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显著下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表4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3 讨论

开胸手术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双导管控之下进行。开胸手术的切口大、暴露肋骨,手术操作中需要摆动纵膈,对胸膜产生刺激,如果刺激向高位中枢上传,将引起严重的应激反应,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甚至引起神经功能异常,给患者带来较大风险[10-13]。加快康复科(ERAS)这一概念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即在围术期阶段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来减少应激反应和术后并发症,进而促进患者康复,而“手术无痛无风险”是ERAS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麻醉在手术中对患者应激反应及对其术后康复有极大的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对于患者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14]。

全身麻醉是开胸手术中最常用的麻醉方式,具有麻醉诱导快、肌肉松弛及镇痛效果好等优势,但随着临床经验的累积发现,单纯的全麻用药量较大,术后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烦躁等症状显著,对呼吸的抑制作用明显,容易导致患者苏醒时间延缓。而硬膜外麻醉可对脊神经快速直接地产生组织作用,抑制交感神经前纤维,从而发挥镇静与镇痛的效果,有相关研究表明将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进行联合应用可减少用药量,加快患者苏醒时间,利于患者早期生理功能的恢复[15],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用药量少于对照组,苏醒期间躁动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疼痛较对照组更轻,充分表明了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全麻,具有用药量少、患者术后苏醒快、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用药量硬膜外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人文关爱护理与体位护理联用效果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一、新批准登记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半夏泻心汤临床案例用药量的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