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吸引器头类管腔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

2020-11-29曹海虹陈东方汤莉刘亚琴

智慧健康 2020年29期
关键词:管腔纱布合格率

曹海虹,陈东方,汤莉,刘亚琴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北京 100091)

0 引言

管腔类器械如各类开颅、剖腹探查、脊柱手术及妇科人流手术使用的吸引器头,在手术中主要用于吸取血液,体液,脓液等污物,在使用后会沾有较多污染物且由于管腔细长、管径细小,管腔内残留的污染物不易被彻底清洗造成细菌黏附形成生物膜,阻碍消毒灭菌因子穿透,造成灭菌失败,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1]。

器械使用后1h 内不及时处理,残留污染物即会变干,不易再彻底清洗干净,若不能保证清洗质量,就会影响灭菌效果[2]。现实工作中手术器械使用后难以做到第一时间回收至消毒供应中心及时清洗,因此必须对使用后的手术器械进行适当的保湿及预处理,才能提高清洗效果[3]。

为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法,确保管腔器械的清洗质量,我们选择具有管腔器械代表性的吸引器头,采用三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其清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

我院每日妇科手术平均40-50 台,选取2018 年5 月非特殊感染患者人流手术使用后的吸引器头600件随机分3 组,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

1.2 预处理方法

将人流手术使用后的600件吸引器头随机分为A、B、C 三组,每组200 件,均使用高压水枪冲洗掉管腔内外肉眼可见的血液及污物后,再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预处理。A 组放置4h 后进行清洗;B 组浸泡于1:270 多酶清洗剂内4h 后清洗;C 组使用特殊延长喷嘴将泡沫型保湿剂喷入吸引器头管腔内,边喷边退出,充满整个管腔,放置4h 后清洗。

清洗时,先将三组器械均采用高压水腔冲洗15s,然后放入超声波清洗器(美的赛夫SIDigital)中作用10min 后取出,然后置于专用清洗架上,将三组器械分别放入同一台全自动清洗机(倍力曼WD290 型)中选择标准器械清洗程序(P5)进行清洗。器械的标准程序包括预洗、主洗(加酶)、漂洗Ⅰ、漂洗Ⅱ、消毒(加油)、干燥。

1.3 清洗效果评价

对清洗后的3 组吸引器头,由2 名工作5 年以上且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分别进行放大镜下检测、乙醇检测及ATP 荧光检测进行评价,根据标准共同确定清洗质量是否合格[4]。

1.3.1 放大镜检测法

借助5 倍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每件器械表面,凹槽,管腔内等处。器械洁净的标准为:器械各面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锈斑、残留物质等,任一处不达标则视为不合格。

1.3.2 乙醇检测清洗质量法

用清洁白纱布堵住待检测管腔器械的一端,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95%乙醇,从管腔的另一端注入,快速用清洁白纱布堵住管腔的乙醇注入端口,用手指压在堵住管腔两断的白纱布,反复摇晃震荡器械约30s,将管腔一端倾斜放在平铺有白纱布的弯盘上,再将堵在该端口的白纱布快速拉开,使管腔内的乙醇浸在弯盘中的白纱布上,观察浸过95%乙醇的白纱布颜色变化,如白纱布颜色未发生改变,判定为清洗质量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1.3.3 ATP 荧光检测法

用ATP 采样棉棒,在吸引器头表面及管腔内旋转涂擦,采样后将棉棒放回,掰断阀门释放荧光反应试剂,与棉棒充分接触后,将测试棉棒插入检测仪内,测试仪会计算出是否残留生物负荷,检测结果可以直接用通过(Pass)/不通过(Fail)进行判断。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A 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用3 种不同预处理方法清洗后的吸引器头,清洗质量检测均有不合格存在,其中ATP 荧光检测阳性率最高,乙醇检测阳性率高于放大镜下检测。清洗质量检测结果:C 组合格率最高;A 组最低;B、C 组较A 组均明显提高,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与C 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3 种方法预处理后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

3 讨论

表1 结果表明:清洗质量检测结果:C 组合格率最高;A 组ATP 检测合格率仅为67.0%,清洗不彻底,直接导致灭菌失败,必须正确预处理才能保证清洗质量;B、C 组较A 组清洗质量均明显提高,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 组与C 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 组、C 组分别采用多酶液浸泡及泡沫保湿剂喷满管腔预处理后再清洗,均能达到的较好的清洗效果。

多酶清洗剂含有脂防酶、蛋白分解酶和淀粉酶等多种酶活性,去污能力较强,将其用于器械的保湿处理,可以快速分解污染器械上各种有机污染物,防止污物干涸导致清洗失败,可提高器械的清洗合格率[5]。但随着保湿时间的延长且稀释后酶的活性降低,对污物的分解能力也随之降低,最好一次性使用或每4h 更换一次[6]。

泡沫型保湿剂(鲁沃夫保湿剂强效气泡型)具有多酶活性,其含独特的保湿因子,具有保湿、预洗、抑菌三重功效;细腻持久的泡沫可完全覆盖器械表面及管腔,可有效分解血液、组织液、分泌物等有机污染物,有效防止有机物干涸,对已干涸的有机污染物亦有较好的软化作用[7];无毒、易冲洗、无残留、PH 值中性、无腐蚀性,不会损伤任何材质类器械;使用时可利用特殊延长喷嘴喷洒到器械及管腔内,可使管腔内壁有效保湿,明显提高清洗效果;且使用方便,无需稀释及配制,依从性好。

复用医疗器械清洗不彻底往往是导致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8]。不能及时清洗的器械进行正确的预处理是保证清洗质量的关键,可减少器械的返洗数量,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减少环境和人员再次污染的风险,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器械清洗的合格率,保证灭菌的质量[9]。

管腔类器械结构复杂、管腔细长、管径细小,清洗难度大,一旦黏附的有机物干涸将不易彻底清洗[10]。本研究对不能及时清洗的吸引器头类管腔器械,采用多酶液浸泡及泡沫保湿剂喷满管腔进行预处理,再进行清洗,很好的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达到较好的清洗效果,为消毒灭菌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管腔纱布合格率
根因分析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清洗刷在不同管腔器械清洗中的探讨
不“怕”火的纱布
冠状动脉CTA检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
两种干燥设备对管腔器械干燥效果分析
品管圈在降低精细管腔类器械直径≤5mm清洗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
不漏水的纱布
防水的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