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云山悬空寺万佛洞石窟壁画的艺术性

2020-11-28王海涛

艺术评鉴 2020年19期
关键词:学术研究

王海涛

摘要:红云山悬空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镇川镇的一座山上,由于寺庙没有较高知名度,所以景点至今仍没有被完全开发,从另一个方面讲,这样反而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一些壁画,同时由于游客稀少,在做艺术相关研究时,可以做到原汁原味地还原壁画形成时的原貌,进而给艺术探讨带来便利。

关键词:红云山悬空寺  万佛洞  石窟壁画  艺术性探讨  学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J2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9-0050-03

一、红云山悬空寺万佛洞石窟壁画基本情况简介

红云山悬空寺地处榆林市镇川郊区的一座山崖上,是在宋徽宗执政期间建立的,在山脚下眺望整座寺庙时,所见的不仅是山腰上的一处瑰宝,更是在群山之间的一处休憩之地,供人们前来参观。当爬上山,进入到悬空寺的大门,由于人烟稀少,游客较少,周遭并没有受到多少破坏,整个景区都被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第一眼所看到的也不仅仅是寺庙,在寺庙背后同样有很多神形兼备的画作供后人品读,寺庙也不仅仅是佛教的传教场所,同时也是一处亟待开发的旅游景区,景区知名度有待加强,故需要后人在保留原始地貌特色的前提下提供一些有必要的旅游服务,供游人前往。

在进入景区大门时,就有一副石窟牌楼映入眼帘,陕西省政府于2008年9月16日坐落悬空寺石窟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写着这样的一副对仗:“心静来鸿运,悬空寺凤腾霄”。这与石窟里的壁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根据佛家的思想,现代人多被功名利禄所侵扰,已经很难完全静下心来做一些根据自己的初心而定的事情了,有的时候之所以没有做到时来运转,也是因为做不到用沉静的心态去面对周遭的一切事物。当人们愿意在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下思考人生时,至少从心态上就已经战胜大多数人了,在此时也会自然而然做到鸿运当头,悬空寺也在此刻给那些虔诚之人予以寄托,心静之人的梦想终将变成现实,同时也会扶摇而上,寓意着这些人的事业、人生将会飞黄腾达。

二、壁画艺术探究

由于寺庙里的壁画已经经过了近千年的时间冲刷,确实有不少画作的颜色不如当年鲜艳,也有很多画作出现了不完整的现象,或许这种原生态样式的画作才在当今的壁画艺术中更具有考古价值吧!当进入寺庙内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利用朱砂和丹青描绘的万尊弥勒佛画像,整个画像采取了写实的手法刻画,虽然有些素质低下之人对画作用手乱涂乱画,给保留画作带来一定挑战,但整个画作所表达的大致意义仍是完整的,此佛像中的大佛屹立于画作中央,身穿红色袈裟,并带有白袍,手持两串念珠,脚上没有穿布鞋,正襟危坐于寺庙中,似乎在传诵着经文,几百年前的寺庙里还摆有陶瓷制品,当时的寺庙装潢处处都体现了佛家的特点,在大佛旁边还有一位出家之人,似乎在与大佛本人沟通着什么,由于画作上缺少相关的画作时间以及当时作画时的历史背景,因此给后人研究画作含义时带来一定难度,同时在维护方面存在一些欠佳之处,所以需要文物保护部门与旅游景区携手努力,共同让寺庙最大可能地保留原始色彩。同时在进入万佛洞以后,还会看到一些做工精致的矩形石窗,由于石窗在修建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时作画的难度比较大,人工对佛像进行雕琢之时,想必付出几多辛劳,由于寺庙内部有多处大小石窟,同时外部环境恬静,有关于佛教的种种陈设,每年当佛教传统祭祀节日到来之时,这里也会举办庙会活动庆祝节日的到来。

与此同时,除了在寺庙的中央有壁画作品供后人欣赏以外,景区内的多处石窟也有着很多佛教人物的画作,画作在具有写实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主要在于画像多以表现佛家之人在传授佛教相关知识时的场景为主,在同类寺庙中,此处的画作更具有辨识性。因为此处的画作在给后人视觉传达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也由于古人的绘画风格和绘画所用到的材料与今人相比有一定区别,画作使用什么样的叙事风格也是与当今的绘画大不相同的。擅长在壁画上作画的古人大部分都是使用比较原始的办法,因此完成一幅绘画往往也需要很长时间,作画的复杂程度或许直接影响画作的表达效果。

此处的画作不仅在线条勾勒方面有比较简洁的特点,同时也可以比较直接地点明绘画作者的观点,有助于后人研究,同时表明了北宋时期的创作风格,有助于后人了解历史不同时期的画作特点。同时画作具有一定的层次感,一般当代写生时,只会对某一特定场景做出对应的画作,缺乏层次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雷同感,又由于当下手机的普及,很多人空闲时间也都放在手机上,很难去花时间作画欣赏,而且很多人又缺乏自己独特的观点,在对画作点评时,由于美术水平不一致等原因,看待同一幅画作也可能有截然不同的感受,甚至会引起一番争论,孰对孰错虽然百可莫辩,但是画作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大致含义却是具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的,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抽象式画作,以写实为主表达佛教祭祀场景的绘画作品可以通过种种叙事形式来充分表达作者的中心思想,具有借鉴价值的同时又有一些艺术手法的存在。

古人一般会把很多时间都放在画作上,甚至有很多都是专职以绘画为生的,此类艺术壁画自然就离不开古代的各位民间大神了。由于社会生活方式和当代有诸多不同之处,人们对佛教相关内容的关注度也大不相同,北宋年间我国的开放程度还不像当今,现在艺术之间的交流完全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但当时想要与西方学者交流根本就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也一一变为了现实,当时绘画作者之间的交流也很有限,当时的政府对绘画的重视程度不够,当时的百姓也没有那么多的闲情雅致,古时候的老百姓大都用大量的时间去思考衣食住行之事,正是因为当代人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生长在一个走向复兴之路的中国,党和国家有一系列优质的政策来为平民百姓做扶持,日子必然也比古代好過的多。

写实风格的古代画作,往往会根据一幅画就把观看画作的后人带到了过去的那个朝代,一幅画从构思到形成需要一段时间,同时画作给后人留下的影响是深远的,一些不知名的寺庙由于当时的博物馆类机构管理能力不足,也没有现代的一系列管理系统,对于一些历史沿革性质的文件是难以保存的,壁画就不同了,壁画是完全镶嵌在建筑物上的美术作品,在具有观赏价值的同时,也给了后人很多的思考空间,也许当代人被很多事情所困扰,但是看到古人为了求佛的虔诚程度,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像他们那样,为了一件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牺牲一切,力争做到最完美。

同时,就壁画本身的作品而言,能给绘画者的报酬很显然也是微不足道的,这与当今世界的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与利益挂钩完全不同,虽然古话说无利不起早,但是这些绘画者有的人为了完成毕生的心血,根本就顾不上养家糊口,在古代从事艺术的人也会被周围的人当成是疯子,觉得是个不靠谱的或者不顾家的人,同时由于古代的知识产权意识欠缺,很多人在完成画作以后,都不能通过一些方法把自己的画作存档以防他人抄袭,如果是一位真正有创作天赋的平民画家,恐怕也无法和权贵之人成为的画家一样,平民百姓画家的社会地位也会逊色于权贵,因此从古代至今,艺术作品的留存正是因为多少不愿意计较个人得失的人不断奉献才得以发扬光大的。

从画作中还可以看出,画家在构图上花了很多的心思,由于壁画作品不像其他的利用纸张创作的作品,一战即决定胜负,没有第二次机会,因此在当时选取绘画者的时候,想必美术管理部门也是花了很多心思的,同时也正应了那句: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任何作品的完成都离不开绘画者的鬼使神功。人们在欣赏此类作品时,往往会最关注大佛这一核心内容,而忽视寺庙中其他人物元素的存在,在古代的寺庙中,每个人都和现在的公司一样,有不同的岗位,各司其职,在寺庙里求佛也会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也会在寺庙中收获没有出家前的人生感悟,各位出家人对佛学内容的较真程度也比当今浮躁社会的人们更专注,这些内容都是通过画作一笔一划勾勒出来的,不仅在绘画时具有良好的艺术价值,还在给后人探索发现古代画作特点时带来些许帮助。在景区内部,还有很多排列有致的佛像供游客欣赏,佛像的排列也有一些学问,并不是说古代的绘画者随随便便知道应该用什么方式去绘画,也不是随意凭借着自己的心思去构图,多数时候绘画者都是在以一种最佳的视觉传达效果去绘画作图的,同时寺庙里的画作,不仅反应了佛教的求佛场景,还涉及到道教和儒家思想的相关内容,给后人无数的想象空间的同时又不失画作的严谨性,给后人及当代社会一定的鉴赏价值。

三、壁画给后人的展望

从画作反应的主要人物方面来看,不仅涉及大佛本人,还有涉及一些寺庙中的常见人物元素和当时前来烧香敬佛的普通百姓,可以说通过此地的画作,在当时很好地反应了社会情况,也看出了当时人们对烧香拜佛的信仰程度,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独特的神态,并且当时的社会特征也在画作中若隐若现,当时人们的神情或许在当时的画作中也有体现,每个人的神情都是不一致的,这与万尊佛像截然不同。在古代的每个人都是有所差别的,可能是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使然,造成后天的兴趣爱好及个人能力有所不同。

古代以科举考试来对高水平人才进行区分,考试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偏差性,在古代的阅卷过程又不像当今的考试研究院一样,有着规范的评分标准,当时考出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阅卷者本人对这个人的看法决定的,如果和这个人有一些过节恐怕会直接影响是否中举。绘画中不仅体现着求佛之人的神情特征,也从侧面刻画着当时建筑物与当今社会的不同之处,对人物场景以外的建筑特征在画作中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在了解美术风格的同时也加强了后人对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当时社会的壁画作品一般都是以描绘山水风景为主,由于画作的风格具有极强的一致性,因此有很多不知名的优秀创作者都被时代的长河埋没于人海之中了。

当时的寺庙刻画风格一般也只以描绘佛家的相关活动为主,缺乏对外部环境的描绘,外部环境与现代有很多不同,或许这也是古人能够想到的,创作作品不仅要服务于当下,还要让作品具有与世长存的能力,可能古人们也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有着无数的憧憬与向往。往往一幅作品所描绘的内容越多,对创作者绘画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任何成功的作品都离不开现实生活,古人的求佛场景是生活中的一个常态化行为,老百姓也不只是在追求着佛家思想。儒家思想在当时是流行的,同时很多人也在对道家思想存有信奉,虽然在更远古的时期有“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学术环境,但经过多年的发展,老百姓对思想的接受程度也比过去有了显著的提高,在绘画作品中,也是不仅仅体现了佛家的传统文化,对其他方向的思想也有所提及,有助于后人理解。

四、结语

在做出以上分析以后,可知当地的绘画保留程度及旅游环境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由于后人在艺术鉴赏时,在网络资料不完备的前提下,每个人都要以身作则,为后人的研究和历史的传承提供良好的环境,或许今天某位淘气的小朋友留下到此一游的字样以后,明天就会有更多的人去争相模仿,进而会破坏画作本身,也就不利于后续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与研究了,因此提高个人素质是一项功在千秋的工作,需要所有的人都有这种意识,与此同时,画作的形成也充分反应了陕西北部地区当时的历史文化和地域色彩,要加强景区的自我管理能力,往往一个景区疏于管理会造成画作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避免这种事件的发生,应该从根源抓管理。同時由于陕北地区四季分明,夏季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画作的保存对自然环境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在此环境下难免侵受风霜雨雪的洗礼,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对壁画作品立法保护,把古人留给当代人的传世瑰宝得以继续传承。

参考文献:

[1]马丽.红云山悬空寺万佛洞石窟壁画艺术性初探[J].戏剧之家,2015(24):153-154.

[2]邹满星.奉先寺大像与石窟造像艺术——兼论唐代佛教造像的世俗性[J].唐都学刊,2009(01):55-57.

[3]武晓梅.论山西佛寺壁画佛背光的艺术特点——以唐、宋、金时期的壁画为例[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147-150.

[4]马达学.论克孜尔石窟、莫高窟与西来寺的佛画艺术[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7(02):73-77.

[5]张晓华.提问式任务型教学法在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2009(22):201-201.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声乐教育家仲伟的演唱、教学及学术成就述略
屠呦呦获“诺奖”对大学学术管理的启示
数字生活方式对高校教师学术研究之影响
现代智库事业的发展历程及特征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亟待解决的四个理论问题
论档案学术研究中的“理论派”与“实践派”
当代艺术档案的认识与收录方法
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
论文产出视角下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学术竞争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