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

2014-10-31保继刚等

中国大学教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保继刚等

摘 要: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旅游地理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随着人才队伍的壮大与学科的发展,旅游地理研究的“学术化”转型势在必行。本文基于长期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指出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以学术研究为根基,要以“知识溢出”为目标。围绕“知识溢出”,文章论述了旅游地理学的学术研究、教师与研究者、学科教育的基本要求,明确了未来旅游地理“知识溢出”导向的学科发展方向。

关键词: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知识溢出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学科影响力越来越强,在整个地理学领域逐渐确定了其作为一门相对独立学科的地位,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1,2]。伴随学科和师资队伍的发展,旅游地理学研究水平与学术规范在诸多研究者不断反思与总结中得到提升,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开始出现“学术化”转型。在这种转型过程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厘清和共识的形成尤其重要。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解析,指出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石是学术研究,目标是“知识溢出”。同时,本文基于“知识溢出”的观点,将对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未来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一、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1.学术研究是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石

学术研究对于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石”与先导地位表现在:学术研究是产生知识的途径,学术思维可培养和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术活动是教师能够了解实践问题的途径,使知识能够服务于社会。由此,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共同点与连接点便在于“研究性”[3];学术研究经费能支持教师的交流、开展更多的活动。正是因为学术研究对于学科的知识创新、学生培养、教师水平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术必然是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学科发展断然离不开持续而深入的学术活动。

不仅如此,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还体现在通过其成果使学科在学科群中获得独立地位。甚至一些学科之所以得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盖因为某些方面的科研活动不断开展而形成独特的学科视角、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和科学方法,与既有学科形成分野,譬如环境学脱胎于地理及生物学,等等。

对于我国旅游地理学而言,由于我国旅游业在旅游地理学诞生之初及其后发展过程中的深刻影响,旅游地理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始终与旅游业的发展存在互动作用:一方面,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对科研投入、师资建设、招生规模等影响显著;另一方面,旅游地理研究在选题、成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如能满足现实需求,其科研成果和学科发展也将相应受到更大重视。因此,在讨论国内旅游地理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关系时,对“现实需求”的认知是认识二者关系及发展状况的关键一点。

2.“知识溢出”是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

学术研究的基石作用既明,则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根本就在于开展真正的学术研究,其目标则是产生“知识溢出”。此处所说的“知识溢出”,有别于经济与管理学中所指的“地区或行业之间由于知识存量差异而导致的经济、业务交往活动中知识和技术转移过程”的概念[4,5],指的是通过学术研究,形成本学科特有的学科视角、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和科学方法,在存量知识基础上不断产生增量知识[6],且这些知识对于其他学科产生借鉴意义。与“知识溢出”相近的概念有“知识增量”[6,7]、“知识贡献”[8]、“知识增长”等[9,10],这些概念也常被应用于经济与管理学中,难有清晰的界定。本文采用“知识溢出”的说法,一方面出于词意上的考量,“溢出”更能形象说明学术研究中的知识创新及其对其他学科的价值;另一方面,出于概念区分度来看,“知识溢出”较之其他概念应用更少,更容易区分,也更有利于概念的传承。

之所以认为“知识溢出”是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因为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强调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创新”、“知识贡献”,更需要追问这些创新和贡献对于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意味着什么。

一个学科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也就是逐渐产生“知识溢出”的过程。知识溢出在两个方面体现其价值:第一,知识溢出有助于学科地位的提高。在学科竞争中,一个学科能够更多地影响其他学科,将更多地获得其他学科的认可;第二,知识溢出有助于真正推进人类知识的进步。由于学术藩篱的存在,一个学术共同体往往首先接受共同体内部的知识,然后站在本学科立场审视其他学科的知识,只有其他学科真正产生有贡献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又为本学科解决学术问题所需之时,这些学科才会接受其他学科的“知识溢出”。在这个意义上,能否产生知识溢出是一个学科是否经得起其他学科检验的标志。在社会科学中尤其如此。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对于学科建设,应该以“知识溢出”为目标,高层次人才培养同样需要以此为追求。

二、以“知识溢出”审视中国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

1.学科建设历程

自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

(1)内部完善阶段。这个阶段旅游地理学仍处于“学术启蒙”时期,学者们大多有着民族振兴的理想主义色彩。旅游地理学研究在林超、吴传钧、陈传康、郭来喜、杨冠雄等老一辈学者的研究和启发下,一批青年学者大胆迈出了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步伐,构建了旅游地理学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基本明确了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向和研究途径[11]。在这个时期,研究者们自觉关注国外理论,不断反思自身不足。这个阶段中国旅游地理学知识的发展以引介西方理论为主,但是面向旅游开发的现实需求,开始探寻旅游开发的规律。从学科发展阶段看,属于内部完善阶段,即学科内部围绕学术问题完善自身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和科学方法的过程。

(2)相对停滞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恰逢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国旅游资源开发全面启动,产生了许多旅游规划的现实需求,旅游地理学家成为这些旅游规划的主力军,客观上造成旅游地理研究内容的实践驱动明显,学科本位意识下降。在这种功利性的研究取向下,旅游地理学学科整体研究选题愈发狭窄、研究规范无法建立、学者贡献评价错位,使得旅游地理学关注西方理论较少,主要面向旅游规划、资源开发等实践项目,鲜有理论探索,出现了相对停滞的状况,旅游地理学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溢出更是无从谈起。

(3)深入和创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合作日益频繁,在与国外专家的不断合作中,部分国内学者开始思考自身的差距。而国内旅游业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后,也开始显露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原来注重描述性研究的旅游地理学遇到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旅游地理学的任务、性质和发展方向。在这一阶段,学者们开始重新重视旅游地理学学科的理论建设。伴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研究规范开始与国际接轨,研究领域获得扩展,跨学科研究逐渐盛行。旅游地理学研究开始积极吸收其他学科的优秀成果,原真性、生态足迹、社区增权、地方感等不同学科(或学科分支)的理论框架被相继引入[12-15]。然而,由于学科本身知识储备有限,旅游地理学在这一阶段主要还是吸收其他学科的智慧,本学科几乎没有对其他学科产生“知识溢出”。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的学术自觉和学术眼界不断提高,开始出现追求“知识溢出”的苗头。

2.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历程的分析,从“知识溢出”的眼光来看,当前旅游地理学学科仍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知识溢出”的理想成果。虽然旅游地理学学科已经产生了一些优秀的成果,但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有理论深度的研究仍较为缺乏,被行业和其他学科认可的程度和学科影响力也还处于较低水平。

(2)缺乏“知识溢出”意识。从数量的角度上看,旅游地理学研究已经成为地理学研究中诞生“成果”最集中的分支学科之一。但在当前科研环境下,功利主义盛行,理想主义缺失,研究者往往因盲目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而忽视了学术研究的创新性,更遑论形成对其他学科有影响力的概念和理论。

(3)缺乏“知识溢出”的学术平台。当前旅游地理学学术共同体研究训练仍显不足,理论思维有所欠缺,学术批评的氛围尚未形成,且缺乏对相关理论的系统梳理,因而“知识溢出”得以产生的学术平台尚未搭建完毕。

基于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地理学学科的发展,下面将依据“知识溢出”的发展目标,略论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方向。

三、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方向

1.对学术研究的要求:形成促进“知识溢出”的学术规范

(1)建立研究规范。当前,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给旅游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大量可供研究的前沿问题。但是如果研究观念没有改变、研究规范没有建立,那么未来研究中除了案例研究的数量或者说除了发表论文的数量增加以外,将难有大的进步。虽然近年来旅游地理学研究成果的形式与内容渐趋标准化,但在方法论、认识论或者本体论等深层次的问题上仍未达成共识。因此,对于旅游地理学学科来说,建立旅游地理学学科详细的研究规范、形成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共识已显得极为迫切。

然而,如何确立有效而持续的研究规范?一方面,需要形成旅游地理学学术共同体,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形成一套有依据的且明确的规范。另一方面,在其确立后,需要将其传承,做到“既要教,也要管”。首先,教师需要在学生从事学术研究之初便使其树立学者应有的道德意识和责任心;其次,加强学术批评,对违规者给予必要的警戒;最后,建立必要的监察制度,通过杂志社和出版社严格把关,来强化规范的执行[16]。

(2)确立研究价值判断标准。由于中国旅游地理学是以区域旅游开发和规划为主线发展起来的[17],最早进入旅游地理学领域的学者最初的研究目标也恰恰着眼于通过旅游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旅游地理学界一直以服务国民经济为主攻方向,特别是在旅游地理学步入现实主义后,旅游地理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放大,研究成果价值评判错位,“学术价值”被淡化,“应用价值”成为其重要的衡量标准,致使大量应用性研究成果的出现。这些成果耗费了学者们不少研究精力和时间,却难以产生被行业和其他学科认可以及有学科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所以,从学科发展角度来讲,需要尽可能形成以“学术价值”为核心的研究成果价值判断标准。

研究成果的价值判断可以从原创性与效用度两个维度进行[18]。原创性主要指其创新的程度,而效用度则主要指的是其作用的领域。原创性可以分为增量性与启发性两个层次,效用度也可以分为应用性与理论性两个层次。应用性与理论性两个层面较为容易区分,而启发性与增量性的判断主要应该基于其成果的解释力。通俗来讲,启发性的成果即是开创了一个新的视野,而增量性的研究拓展了原有的视野。

依据这一价值判断标准,在过去三十多年“任务带学科”的学科发展过程中,中国旅游地理学多数研究不具有长期理性、整体理性,往往只关注现实中应用层面的问题,缺少对现象的进一步“抽象化”,难以提炼出理论层面问题。功利化的学术氛围使得研究者重应用性而轻理论性,也忽略了对基础问题和重大问题的研究。同时,虽然多数研究引用了西方文献中的概念与理论来解释国内的现象,但在原创性方面缺乏力度,增量性的成果不多,启发性的更少。因此,在下一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对基础问题和重大问题的思考,加强从应用性问题到理论性问题的提炼;在引用西方概念与理论时,需注重和西方概念与理论的接轨,并可以在研究中加入中国本土语境,如制度、文化、国民性等要素,来引发新的思考。

2.对教师与研究者的要求:形成有学术理想的学术共同体

(1)鼓励学术批评。学术共同体得以实现运作的基础在于开展学术共同体内的学术批评。学术批评指的是学者遵循一定学术规范,对学术思想进行的批评。批评的对象是学术思想,批评的规范是学术规范,批评的主体是学者。学术批评,是学术的生命。没有学术批评则无学术可言,学术批评不繁荣,学术也不会自己繁荣起来[19]。

从当前旅游地理学的学术研究看,虽然已经成立了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以及高校旅游地理教学研究会等机构平台,且产生了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等优秀的研究团队,但是仍没有产生真正意义的学术批评环境。一方面在学术规范上缺乏共识,难以形成对话;另一方面,研究者们也还缺乏学术批评的意识,我国文化传统中“不追究”的态度与对他人研究做出严肃的学术批评行为相抵触,所以导致多数人过分追求结果,追求目标,而不追求过程验证[20]。因此,学术批评功能的达成有赖于学术共同体的发展,有赖于研究者们角色的定位与立场的选择,只有在将学术作为一种职业的目标定位与一种学术独立的立场下,学术批评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2)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不管是旅游地理学早期理想主义阶段还是中期现实主义阶段,都存在一种以“有用”作为判断标准的工具理性。不过早期理想主义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和学术自觉性,而中期由于学术规范的缺失和评价体系的错位,致使学术自觉性下降,因而形成了与理想主义相违背的功利主义。此后,在与西方不断交流的过程中,部分研究者开始反思早期研究中学术自觉性的缺失,开始注重研究规范的树立,但在学术研究中以“有用”为标准的工具理性并没有转变,往往只借鉴了西方研究中于己“有用”的成果,但却没有形成西方得出这些成果背后的价值理性取向,所以研究问题意识薄弱,难以产出具有高价值的研究成果。更深层次的矛盾则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有用”与西方文化对于“有用”的价值判断不同,因而整体的学术环境抑制了国内学者的学术热情。

因此,下一阶段的学术研究的发展势必需要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这种回归存在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进一步参照西方理性主义,建立新的研究价值判断体系,寻求价值理性,回归近现代世俗理想主义[21];另一种途径在于摆脱“国家需求”的民族主义目标,回归古典“凡圣合一”的个人理想主义。而本文所探求的“知识溢出”则是接近于第一种途径寻求价值理性的回归的一种方式。不管是哪一种路径,在此阶段,作为学者都需要对自身角色进行反思定位,纯粹学者的作用应该是普适性的(universal),而其理想主义是作为一种批判的尺度、未来可以实现的目标而存在的,它具有批判性与长期性[20]。这部分学者已经开始意识到此问题,但这种内省式的理性回归能有多大影响力,是否能坚持,仍存在疑问。

3.对学科教育的要求:形成保障“知识溢出”的学术环境

(1)制定保障制度。当前对研究者赖以生存的环境保障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研究者生活的保障。之所以大部分研究者难以产出优秀的研究成果,很大程度在于研究精力的限制。这些研究者不仅面临着教学任务的压力,还承担了大量应用研究的任务,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市场化的旅游规划供给远不能满足需求情况下,规划的压力与诱惑并存,这些研究者常常成为旅游规划的制订者。这也导致他们分身乏术,不仅精力上难以在学术研究上下大功夫,学术与规划的思维切换上也存在矛盾,过多的应用任务阻碍了学者的创新[20]。对于此,可以通过寻求科学研究与社会应用之间的有效分工来减少研究者的应用任务,比如可以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大学与咨询公司分工的模式。此外,应用任务往往能带来不菲的收入,许多学者参与其中因迫于生活的压力,所以,提供基础研究经费来保障学者的收入也是鼓励学者更多注重学术研究的重要措施。

第二个层面是对研究者学术立场的保障及学术理想的保障。学者、知识分子这一角色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们必须处于一个独立的、中立的地位,他们的研究工作应该尽量避免受到外界的干扰,尤其不能受控于现实的经济利益或权力。他们的使命,主要体现为通过严谨的研究工作,探索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未知内容,不应将直接参与或指导实践作为首要任务[22]。但当前功利主义的盛行和理想主义的缺失,已成为阻碍当今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学者学术立场及学术理想的保障制度的建立显得格外重要与必要。

(2)改进评价体系。为了形成有利于“知识溢出”的学术环境,对于当前评价体系的改进是极其必要的,评价体系的改进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需要确立以学术规范作为学术成果的评判规则。使诸如审稿、评审项目、确定经费、评奖、鉴定、提升职称、论文答辩等活动都能遵循基本的原则,如回避、匿名、保密、申诉、复议、仲裁等,并且应该配套完备,相互支持,相互制约[16]。

另一方面,需要形成以“知识溢出”为标准的价值评价体系。对于研究成果的价值评价,可以采用上文所述的“原创性”和“效用度”作为评判标准。对于一个学者的最终评价不一定是做了多少课题,拿了多少经费,甚至出了多少本书、多少论文,最终评价的应该是知识贡献。SCI/SSCI等不是目标,而是手段,而当前的考评模式更多只是根据论文数量及其刊物级别的一种形式考评。对此,可以参照国外大学添加实质考评的形式,即从实质内容上判断一个人的真实水平,考评中包含学术界的位置,学术的整体贡献等维度,而不是仅仅根据形式上的指标[20]。

从总体趋势来看,旅游地理学学科的发展在不断进步,正是这个进步的过程,对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具体体现在其“知识溢出”的目标之上。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知识溢出”的产生需要学术研究、教师与研究者、学科教育三方面的要求,而这三方面的要求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环环相扣的。学术规范是“知识溢出”的标准、学术共同体是“知识溢出”的源泉,而学术环境是“知识溢出”的保障,三者共同演化,缺一不可。因此,只有在切实以“知识溢出”为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学术规范、学术共同体与学术环境才能得以相互促进,正向循环,最终将旅游地理学学科的发展提升至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保继刚. 从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到理想主义理性回归——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30年回顾[J]. 地理学报,2009,64(10):1184-1192.

[2] 保继刚.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J]. 旅游学刊,2010,25(10):13-17.

[3] 刘智运. 论高校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J]. 中国大学教学,2006(2):24-27.

[4] 许箫迪,王子龙,谭清美. 知识溢出效应测度的实证研究[J]. 科研管理,2007,28(5):76-86.

[5] 赵勇,白永秀. 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J]. 经济研究,2009(1):144-156.

[6] 王坤. 知识产权对象中存量知识、增量知识的区分及其功能[J]. 浙江社会科学,2009(7):54-59.

[7] 聂长建,李国强. 从“知识增量”向“知识升质”:以法学研究为例[J]. 理论与现代化,2012(3):62-69.

[8] 张建华,刘仲英.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贡献激励机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7):966-970.

[9] 石中英. 知识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教育变革[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4):1-7.

[10] 宣勇,钱佩忠. 知识增长与学科发展的关系探析[J].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21-26.

[11] 杨冠雄. 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J]. 国外人文地理,1988(1):43-46.

[12] 王宁. 旅游中的互动本真性:好客旅游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6):18-24.

[13] 章锦河,张捷.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 地理学报,2004,59(5):763-771.

[14] 左冰,保继刚. 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研究述评[J]. 旅游学刊,2008,23(4):58-63.

[15] 唐文跃. 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J]. 旅游学刊,2007,22(11):70-77.

[16] 杨奎松,谢维扬,赵世瑜等. 遵守学术规范推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J]. 中国社会科学,1999(4):49-71,205.

[17] 郭来喜,保继刚.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 地理研究,1990,9(1):78-87.

[18] Corley, K. G. & D. A. Gioia. Building theory about theory building: What constitutes a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1, 36(1): 12-32.

[19] 张茂泽. 论学术批评[J]. 学术界,2001(2):85-99.

[20] 保继刚,王宁,马波等. 旅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

[21] 毛丹. 理想主义的改塑与解构[J].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3):99-108.

[22] 保继刚,张骁鸣. 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检讨与反思[J]. 地理学报,2004,59(S1):132-138.

[责任编辑:余大品]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数字生活方式对高校教师学术研究之影响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当代艺术档案的认识与收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