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文学视域下的《石秀之恋》创作分析

2020-11-28杨雅雯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比较文学

杨雅雯

内容摘要:施蛰存的小说《石秀之恋》是从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一节故事衍生而来,是对中国传统文学文本的一种再书写。不过,这种书写受外国文学和文化的影响颇深,带有颠覆性和实验性的意味。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文学题材、创作方法、文学意象及思想主题等几个方面,探求这篇小说所受民族文学及外国文学影响的创作表现以及对外国文学理论与意象的突破与超越。

关键词:施蛰存 心理分析小说 比较文学 精神分析学

小说《石秀之恋》以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为蓝本,改编演绎了石秀被杨雄收留到家中的一段故事。它的故事情节虽与《水浒传》别无二致,同样是石秀智杀裴如海、递刀杨雄斩杀贼婆娘,但不同于《水浒传》中光明磊落的“拼命三郎”石秀,施蛰存笔下的石秀充满了猥琐与阴暗的小人色彩。

这种颠覆性再书写的完成与施蛰存所经受的外国文学的滋养有很大关系。施蛰存深受弗洛伊德的性学说及一些外国文学作品的影响,采用心理分析的创作手法,剖析笔下人物的内心世界,探求在社会道德的超我压抑下的性欲本我,最终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学题材与思想主题的颠覆,传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超越。笔者将在本文以比较为格局,兼顾民族传统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影响,从文学题材与创作方法、思想主题、文学意象等方面探究中国传统文学与外国文学对小说《石秀之恋》的创作影响。

一.对中国传统文学题材的颠覆性书写

《石秀之恋》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作为题材来源,这给作品蒙上了一层中国传统文学的美学色彩,不过小说的创作方法颇受外国文学的影响,与传统的中国古典文学小说创作又迥乎不同。原文本《水浒传》的小说叙述多采用上帝视角的白描手法,注重人物的行动,但《石秀之恋》则多是人物视角的内心独白,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正如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 1945》中指出,施蛰存受弗洛伊德和奥地利作家显尼支勒(Arthur Schnitzler)的影响,着重通过内心独白的方式来进行性心理的分析。①小说《石秀之恋》的文本清晰呈现了施蛰存融汇贯通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显尼支勒的性心理描写,以性欲代表石秀的“本我”,兄弟之义的道德感代表石秀的“超我”,通过心理分析的艺术手法描摹男性的力比多“性欲”过程及“本我”与“超我”的冲突过程。

这种创作方法帮助施蛰存突破了原有的兄弟之义故事主题,将小说主题转向了江湖兄弟大义与男女性欲的冲突。其实,颠覆性书写并不难,任何一段文本都有被再书写的可能,但施蛰存的创作挑战在于他并不想全然摒弃历史题材的原文本。由于《石秀之恋》的原文本《水浒传》已经明确了人物的外在行动和大致故事情节,所以未被确定的人物心理就成为了极具价值的开拓空间。施蛰存在顺着原本的故事线路层层推进的过程中,对石秀的心理变化过程做了细致而深入的描摹,尽管最终并没有改变潘巧云一干人等死去的小说结局,但故事主题已然改变。在原来的文本中,潘巧云之死是好汉义气的祭品,巩固了石秀和杨雄二人的关系;但在《石秀之恋》中,潘巧云之死恰恰代表了石秀对杨雄的背叛,因为石秀在潘巧云的死亡中实现了自己的性高潮。就这样,施蛰存成功地将“兄弟之义”的主题颠覆为读者对“兄弟之义”的怀疑。

此外,《石秀之恋》对《水浒传》的颠覆性书写的完成,除了与外国的文艺理论和创作方法的影响有关,也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蕴含了“死亡气息的色情”。如果没有这个文学意象的存在,石秀就无法在潘巧云的死亡中获得性高潮,自然也就无法实现对兄弟的背叛,《石秀之恋》的故事逻辑及思想主题恐怕最终难以完成。目前学界的研究已经指出,施蛰存小说中的蕴含了“死亡气息的色情”意象至少显现了三位他所钟爱的作家的影响,一是前文所提的显尼支勒,二是“性虐待”文学的创始作家萨德,三是美国作家爱伦·坡。

施蛰存曾言,“我一点没有改变《水浒传》中石秀故事的结构,却给了它新的解释”②。笔者以为,这种“新的解释”既是对原有小说叙事的解构,也是对中国小说艺术的创新:将西方文学的理论、文学意象与中国传统文学的母题相结合,最终突破中国传统文学文本主题与文学风格,呈现出既具有民族性也具独创性的文学样貌。

二.对外国文学理论及意象的超越与反馈

细读《石秀之恋》的文本,笔者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潘巧云虽是石秀欲望对象的中心人物,但石秀对潘巧云欲望的萌发并不在潘巧云而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家女:

“当下那年少热情的石秀,正如一个擅长着透视术的魔法师,穿过了闩闭着的房门,看出了外面秉着凤胫灯檠的穿着晚妆的潘巧云……是的,这样素洁的,轮廓很圆浑的,肥而不胖的向后伸着的美脚,这样的一种身子向着前方,左手秉着灯檠,右手平伸着,以保重她的体重的平衡的教人代为担忧的特殊的姿势,正是最近在挑着柴担打一条小巷里经过的时候,一个美丽的小家女子所曾使石秀吃惊过的。”③

这样看来,石秀的性欲的萌动是来自于一个最近偶遇的小家女子,但无奈不过一面之缘,情缘无可续接,情欲自然无从派遣,怕是一直隐隐藏在石秀的心底。恰巧此时借住在杨雄家中,遇到了貌美的潘巧云,性欲竟转接到潘巧云的身上,无名的小家女子曾经令石秀吃惊和心动的“姿态和美脚”变成“属于义兄杨雄的妻子,那个美丽的潘巧云的”。在某种程度上此时石秀对于潘巧云的性欲不过是对彼时小家女的欲望的一种填补。后来在娼妓那里,石秀又一次看到了小家女的身影:

“石秀……忽然忆起她(娼妓)好像便是从前在挑着柴担打一条小巷里走过的时候所吃惊过的美丽的小家女子。……而同时,仿佛之间,石秀又忆起了第一晚住在杨雄家里的那夜的梦幻。潘巧云的脚,小巷里的少女的脚,这个娼女的脚,现在是都现实地陈列给石秀了。”④

这又一次暗示了石秀性欲的萌芽不仅在潘巧云,也在更早的那位小家女。这不禁让笔者联想到了乔纳森·卡勒在《文学理论入门》中所提及的德里达对卢梭《忏悔录》片段所做的评述。评述所对应的文本内容是卢梭自己对德·华伦夫人的爱情的描述:在德·华伦夫人不在家时,卢梭会不停地亲吻华伦夫人所睡的床和用具,因为这些物件都是夫人所抚摸过的;但德·华伦夫人在家时,他仍然不觉得满足,要夺过德·华伦夫人已经含在口中的食物。德里达认为,无论是床还是用具都是华伦夫人不在场的替代物,卢梭用这些东西来填补对华伦夫人不在时的欲望;当华伦夫人在场时,卢梭的需求对象竟然仍是替补物而非华伦夫人本身,而且华伦夫人本身也是卢梭自己不曾了解的母亲的替代物。由此可见,欲望的满足不过是一种对之前某种事物的填补,“这些补充物激起的正是它们所延宕的事物的存在感:事物本身给人的感觉,近在咫尺的感觉或者叫原物的感觉。直接感便从中产生了。一切事物都是从这种中间状态开始的”⑤。石秀对潘巧云和娼女的性欲片段总是闪现出之前的小家女子的身影,已然暗示了此时的性欲是之前对小家女子性欲的延宕与替补物,同时也解释为什么潘巧云的死亡虽然让石秀获得了一定的性满足以后,变态的性满足在结尾处又展现为一种食欲。死亡与性满足之间的联系通过前文我们所提到的“性爱与死亡”的意象即可得出其合理性,而“性满足”与“食欲”之间合理性则在于此处:遗骸代表着潘巧云的替代物,石秀的性欲可以在潘巧云身上,也可以在潘巧云的补充物上。在《石秀之恋》中,施蛰存似乎将性欲始终描述为一种对不在场者的欲望,然后不得不借在场者达到满足。比如,对于小家女的欲望,石秀不得不借潘巧云达到满足,对潘巧云的欲望又不得不借娼妓得到满足,当潘巧云在场以后,他的欲望转移为想对她的替代物的欲望,于是竟想要食用她的遗骸。根據德里达的评述,欲望像是一个无止境的补充物的链条,⑥由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测,石秀对于小家女子的性欲也不并是最初的起点,性欲在施蛰存看来不过是一种无法被满足的欲望。而现实的道德、身份种种限制对于性的压抑使得性成为一种欲望,没有超我的压抑,本我反而不会那么强烈,正是超我使得本我出现了不得满足的匮乏,因而愈加激烈地引发了人的无理性的激情。这一点在施蛰存的另一篇文章《将军底头》中也有所呈现:花将军偏偏在即将回归自己国度的时刻爱上了一位汉族女子,与其说命运弄人,不如说正是爱欲的不可能促使此时的花将军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性欲。正如弗洛伊德所言,“性欲的产生来自于人类对性爱的压抑”⑦,在施蛰存的笔下,性压抑使得人类产生了愈发无理性的欲望,并逐渐转移为看似荒谬的对各种补充物的欲望,比如《石秀之恋》中的食用遗骸的欲望,及他另一名篇《在巴黎大戏院》吮吸女伴手帕上的鼻涕的欲望。这既丰富了施蛰存小说创作中的性欲意象(并没有局限于死亡与性欲的结合),同时也是对弗洛伊德的理论的一种反馈与延伸。

三.结论

总之,施蛰存的《石秀之恋》基于中国传统文学题材,结合了弗洛伊德的性学说,在创作中认同并消化了西方文学作家作品的一些文学涵养,在创作手法、文学意象等方面多有借鉴,最终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学题材与思想主题的颠覆,传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超越,也对外国文学文化理论与文学意象做出了一定的反馈与延伸。

参考资料

[1]施蛰存.施蛰存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40-63

[2]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159-173

[3][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年,34-42

[4]杜九霞.施蛰存笔下石秀性变态心理解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92-95

[5]谭佳林.论20世纪中国小说的性爱叙事[J].文艺争鸣,1999(01)

注 释

①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第159-173页

②杜九霞.《施蛰存笔下石秀性变态心理解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第92-95页

③施蛰存.《施蛰存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40-63

④同上,40-63

⑤[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年,第34-42页

⑥同上,第39页

⑦弗洛伊德.转引自谭佳林《论20世纪中国小说的性爱叙事》,《文艺争鸣》,1999(01),5-15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
论美国学派的负面影响与中国比较文学的危机症候
中国比较文学概论类教材编写与话语创新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介绍
国际汉学的传统与现代——第22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圆桌会议侧记
中国比较文学批评脉络管窥
法国和美国比较文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探析
《跟踪比较文学学科的复兴之路》前言
比较文学的发展与危机
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
走向世界文学阶段的比较文学:主持人话语